照镜子
照镜子🦜🦜
——平棘酒徒
我们每个人出门之前都会照一下镜子,为什么要照一下镜子呢?因为不照镜子就不知道自己的模样,不知道自己脸红了,牙黄了,头发白了,领子歪了。
穿衣打扮时,如果不照一下镜子就不能知道美丑;说话和做事时,如果不看看书,读读历史,问一问良师诤友,就不知道对错。
良师诤友的话,如苦口的良药不是谁都能听得进去的。项羽放走沛公,听不进亚父范增的逆耳忠言;刘备兴兵伐吴,听不进军师诸葛亮的百般苦劝。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如果没有良师益友的指正,即使你天天三省其身也没有任何用处。从古至今,闻过则喜,从谏如流的人是令人崇敬的。敢于承认自己错误的人更是伟大的。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就曾经发布过罪己诏:
“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害百姓、糜费天下者,悉罢之。”
聪明一世被人们称作智慧化身的诸葛亮也曾自贬三级,向后主刘婵写下了《街亭自贬疏》:臣以弱才,叨窃非据,亲秉旄钺以厉三军,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至有街亭违命之阙,箕谷不戒之失,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料事多暗,《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
我等俗人,即无良师,也无诤友,对于难以取舍,感到迷茫之事,怎么办呢,只有兼听这个办法了。
古人云,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一个人的认识总是片面的,正如井底之老蛙,坐井观天,不知外面的世界,不如一只小鸟。三月而亡的蛐蛐,不如历经三个寒暑的曲鳝。
事物总是复杂的多面的,正如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正如几个盲人摸大象,摸到象牙像萝卜,摸到尾巴像绳子,摸到耳朵像蒲扇,摸到大腿像柱子,摸到身子像墙壁。
只有综合大家的看法,才能有全面的正确的认识。只有各抒己见,充分的辩论,才能有最好的答案。
这方面孙仲谋给大家,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曹操遗权书曰:“近著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是战是降,孙权一时也那不定主意,为什么呢,文官主降,武将主战,你说让他听谁的呢?好在谋士鲁肃请来了诸葛亮舌战江东群儒,驳倒了那些投降派,孙权才下了决心,联刘抗曹。
刚才举了一个主战派战胜投降派,一个方驳倒另一方的例子,其实更多的辩论是势均力敌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出现了如此局面,最后只能凭君主拍板一锤定音了。
君主会不会拍错呢?会的,而且拍错的事例很多。君主怎么才能少犯错误呢,只有亲近正直的贤人,远离奸邪的小人。
但是自古以来,大奸似忠,大佞似信,贤人和小人真的难以分清,如果分不清那怎么办呢?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看看他们的立场,看看他们吃着谁的饭,端着谁的碗,代表的谁的利益。
俗话说,脚站得歪的人,不会有正直的影子,屁股坐得偏的人,办不了公平的事。吃肉的豺狼不会对小绵羊仁慈恻隐,殷勤给鸡拜年的黄鼠狼包藏着祸心。风雨同舟,并肩作战的都有共同的利益,共同的敌人。
正如一则寓言所讲:秋天到了,森林里召开御寒保暖筹备会议,就该多听听留鸟的意见;就该禁止那些遇到困难就跑路的候鸟扯蛋!
燕子呀,天鹅呀,天一冷,它们就跑了,它们在会上,只能叽叽嘎嘎地添乱!
只有那些,生于斯,死于斯,的麻雀,
没有长翅膀的蛤蟆才会有真知灼见。
那些孩子老婆户口房子都在国外的大雁,
那些一直吃着外国粮食的鸽子,
那些被资本势力控制装在笼子里的八哥鹦鹉,
怎能关心寒冷彻骨,冰天雪地的北国冬天!
每个人的能力不同,对事物的看法也各不相同。
小马被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
问问老牛吧,
老牛说:“水很浅,刚没小腿,能趟过去。”
问问松鼠吧
松鼠大叫:“水太深,别过河,会淹死你的!”
是啊,如果两个人身高能力天壤之别,对事物的看法也会大相径庭。几个人的身份地位不同,对一件事的回答,也会言不由衷。
邹忌明知不如城北徐公之美,偏爱他的妻子,害怕他的妾媵,有求于他的宾客,都信誓旦旦地说,邹忌之美,远胜徐公!
君主不但应该听一听状元宰相的意见,更应该听听庶民的意见。战国之时,曹刿说过:“肉食者逼,未能远谋。”这句话被鲁庄公采纳,邀请曹刿和他同乘一辆战车指挥作战,最终竟然取得的对齐作战的胜利。
自古以来,办大事,成大业的不乏鸡鸣狗盗之徒。孟尝君囚于秦,秦昭王欲杀之,赖狗盗之徒窃得狐白裘送于昭王之幸姬,幸姬为言昭王,孟尝君方得获释。
恐秦昭王反悔,孟尝君星夜奔走。夜半逃至函谷关,关法鸡鸣而出客。众人一筹莫展之际,一门客为鸡鸣数声,群鸡齐鸣,孟尝君得脱。
80多年前,中央红军历尽千辛万苦穿越茫茫松潘草地后,日夜兼程,来到腊子口前。只见腊子口周围高山耸立,两侧的千丈悬崖如刀削斧劈,谷底的腊子河奔腾咆哮,水流湍急。
甘南王鲁大昌为阻止红军北上抗日,在腊子口布下重兵,在桥头和两侧的山腰上以及山崖上修筑了无数个碉堡,居高临下,利用交叉火力网封死了腊子口。
中央红军开路先锋红4团,连续冲锋死伤惨重,隘口却久攻不下。团首长随即调整作战部署,改用正面佯攻、迂回突袭的战术,攻取腊子口。
然而,攀上千仞绝壁,迂回突袭谈何容易?正当大家一筹莫展之时,一个17岁的苗族小战士云贵川站了出来。他找来一根长竿,竿头绑上铁钩,硬生生地从绝壁上,一段一段攀到了山顶。
随后,他将随身携带的长绳放下,山崖下的15名红军突击队员拽着绳索,挨个攀到崖顶,跟着云贵川迂回到敌人的背后。
当一捆捆手榴弹突然从天而降倾泻在敌人还没来得及“盖顶”的碉堡上,敌人猝不及防,哀嚎一片。正面进攻的红军随即冲杀过去,一鼓作气拿下了腊子口天险。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从古到今,完备详实的作战计划,从来都是群策群力,否则哪来的五路伐蜀,七擒孟获,十面埋伏。
——史载:(韩)信与李(左车)共议地面,指九里山为中央,东至定国山,西至鸡鸣山,南至凤凰山,北至大河,四下八方,留兵四野,十面埋伏。”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自古以来成就伟大的事业的英雄都需要众人的支持。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没有礼贤下士,
哪来群贤毕至,上疏献计,
没有集思广益,
哪来方案完善缜密,如无缝的天衣。
刘备伐蜀,
庞统提出了上中下三策,
上策:奇袭成都:
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璋既不武,又素无预备,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
中策:
杀刘璋守将,稳扎稳打。
下策:退守白帝城。
退还白帝,连引荆州,徐还图之。
谏 官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齐王闻过则喜,下令曰: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当然了,闻过则喜的君主和帝王,自古以来没有几个。虽然帝王也是人,也会犯错,只是给帝王提意见,挑毛病,如揭龙鳞,随时都有杀头的危险。
为了规谏帝王改过自新,几千年来,无数古圣先贤费尽了苦心。相传于舜帝时,已设“纳言”一职。《吕氏春秋·自知》记载,商汤王时已有“司过之士”。史载,周代设立的谏官制度延续秦汉至唐宋。
敲警钟
古人云,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孟子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只是保持忧患意识,时刻敲响警钟,真是不容易做到啊!
国人历来报喜不报忧,谁若没事找事,总在那敲响警钟,扰乱君主之心,贁其歌舞升平醉死梦生之雅兴,一定会自讨苦吃,轻则丢官罢职,重则身败名裂,祸及子孙。
就连君主做梦,叫醒他都有危险,有的君主会梦中杀人!
——原创河北赵州陈明辉
——2023年8月23日
——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