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丽读书笔记

如何讲好自己的故事(建议收藏)

2025-04-24  本文已影响0人  安丽成长进化圈

人的一生要讲很多故事,如果你也想靠故事提高影响力,我建议你先学习如何讲好自己的故事。

关于你是谁,你有怎样的魅力,你有怎样的价值观,你为什么值得信赖, 都可以通过讲好自己的故事来回答。

当然讲故事也是一门技术活。

1、讲好个人故事,要追问自己4个问题

#目的:我想达到什么目的?

需要好好讲个人故事的场合,通常带有较强的目的性。要么是为了争取机会,要么是为了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所以,首先要问讲个人故事的目的是什么,不同的目的决定了要选择的事件的截面不同。

#读者:这个故事是写给谁看的?

在讲故事时,对象感的建立尤其重要,针对不同类型的读者,选择的故事写法也会不同。

#观点 :我到底想表达什么意思?

在故事中提炼自己的核心观点,是把故事写出影响力的关键,否则就会变成简单的事实铺陈。最好能赋予故事以意义,赋予故事以观点。

那我们实际生活中最常见的个人故事有4种:自我介绍、IP故事、产品故事、社交分享。

首先是职场中的自我介绍。

像在这个面试中,我们不是只要告诉面试官我做过什么就行了,更重要的是用故事化的叙述,向面试官证明你是一个怎样的人。

不同的写作意图,决定了你要选择哪些关键事件,从哪些角度去写,以及如何用具体实例、数据和场景等故事细节来论证。

书里也给咱们总结了自我介绍的故事名片怎么写:

名片故事=职业身份定位+生活化标签=价值观和人生态度。

2、IP故事:如何讲好一个“人设”故事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用户的注意力只能记住 “独特的灵魂”。与其纠结于剧情的复杂反转,不如先打磨出一个能让用户 “一眼心动,久处不厌” 的人设。

记住:最好的人设故事,不是创作者的自嗨,而是为用户打造一个 “可以代入的平行人生”。当你的角色能在用户心中掀起波澜,故事自然会像蒲公英一样,借着情感的风,吹向更广阔的世界。

所以一篇个人IP故事就成了做个人品牌的标配。我们需要通过故事介绍自己的专业、凸显个人魅力、传递价值观,并且推广我们的产品或服务。

比如书里举了一个做优势解读的IP故事。

她的故事是很有看点的,但是写出来就特别的枯燥。

关键就是没有想清楚咱们前面说的几个问题:

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目的

这篇文章是写给谁看的?——读者

我到底要表达什么样的意思?——观点

哪些关键事件能够帮助我论述以上观点?——关键事件

那我们就可以用光芒模版去梳理故事:

光芒模版+暗淡过往+转折事件+柳暗花明+再次受挫+新的光芒+结局明朗+感悟升华

你们看这样内容质感完全不一样了。

走弯路逆优势——碰运气找到优势——迷茫时专业解读坚定优势。

这个故事会让读者自然代入进去,觉得自己可能就是那个依然在走弯路的人,也可能是那个到处碰运气找热爱、找优势的人,也可能是那个摇摆不定、纠结 的人。

当我们学会用故事勾勒 “客户理想中的自己”,用细节编织 “产品融入生活的场景”,用情感搭建 “信任与认同的桥梁”,成交就不再是冰冷的数字交换,而是客户为 “成为更好的自己” 投出的一票。

3、把握这3个关键点,用故事来卖产品

那我们接下来看看,就如何用故事卖产品。

用故事卖产品要做到3个方面:解决一个问题、困惑;赋予物品一个情感属性;给读者一种美好的期待。

解决一个问题困惑,其实就是给读者一个购买动机,如果不写出他的问题和困惑,他压根不会觉得这件事和他有关系。

推荐一个理财课程,解决的是用户不会理财的具体困惑;

推荐一款有机农产品,解决的是用户的食品安全焦虑;

PPT设计师,能给那些不会做PPT 的人提供高级演示效果参考。

核心问题一个就够了,比如在推荐一款面霜时,如果它同时能美白、补水、去皱,那就等于是没有特点。同理,应该找到用户在某个需求上的核心困惑,一个就够了。

赋予物品一个情感属性。

卖苹果时,如果只说“这种苹果太好吃了”,就会让人觉得很普通。更明智的做法是给它赋予一种情感属性,比如“甜过初恋”“只卖每棵苹果树上光照最好的那10%的苹果”“最丑的苹果最甜”。

给读者一种美好的期待。

如果让你推荐一款可以记录每日饮食和健身计划的本子,要怎么讲故事?

“推荐一款好用的本子,方便记录,符合大多数健身达人的使用习惯,让你轻松养成好习惯,收获健康”,类似这样的表述极度缺乏吸引力。换成让人有美好期待的广告语呢?

“每个女孩都渴望一次变身,写满这一本,换一个新我。”

如果减肥塑身是一次变身,那么写满这本本子就代表变身的过程。

变身,其实就是这本本子被赋予的情感属性。它带给读者的美好期待就是换一个新我。

其实不管各行各业的,你都要会发朋友圈,要塑造一个更立体的人物形象。

除了有专业知识,也要适度分享有温度的生活碎片,让自己不仅有专业名片,也要有生活化标签。

朋友圈不是广告栏,而是 “立体人生的微剧场”。

真正的 IP 人设,应该像邻居家的朋友 —— 他懂专业、有温度,还能让你在他的生活里看到自己的影子。当你的朋友圈不再是 “营销阵地”,而是 “价值观的输出窗口”“情感的连接桥梁”“生活的共鸣载体”,客户自然会从 “点赞之交” 变成 “信任之交”,甚至用真金白银为你投票。

就像前者发朋友圈是:今天上课真不错,有收获。

那肯定没有多少人想看。

如果改成这样子:

有价值、有故事还有独立的观察和判断,就让内容变得更具有可读性了,个人IP形象也更加立体了。

我想说,每个人都是带着故事出生的 —— 你走过的路、遇过的人、摔过的跤、流过的泪,都在编织成只属于你的 “人生叙事”。

写故事不是文人的专利,而是每个普通人的权利:它让我们在碎片化的生活里,找到自己的坐标系;在迷茫困惑时,看见来路的意义;在与世界对话时,传递不可替代的温度。

今天就行动:打开手机备忘录,写下第一个故事片段 —— 可以是 “早上上班路上看见的一朵花”,可以是 “昨晚和孩子的一次对话”,甚至可以是 “此刻突然涌上来的一点小情绪”。

记住:最好的故事永远在路上,而你,就是最好的讲述者。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