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学的勇气》2

2020-05-03  本文已影响0人  语味悠长

继续说教学的悖论。

帕克说好的教学来自自身认同而不是教学技术。但是,技巧也能够帮助我更充分地表达我的自我认同。

这是不是我们常说的教学的技术和教学的艺术。

如果仅仅停留在教学的技术层面,就没有教学的艺术。如果有了教学的艺术,技术也会得到提高。

帕克认为分离认识事物是后天训练的,小孩要学会区分冷和热以防受到伤害,要学会区分对和错以防伤害别人。但是,当我们步入成年,在思维与情感、自我与专业、阴暗与光明之间进行区分而陷入各种困境时,同样重要的是我们必须保持、恢复这种接受悖论的能力。

为什么说保持与恢复呢?

因为帕克认为我们是带着天生的对立统一的本能来到这个世界的。

人既想和群体在一起,也有要独处的自行矛盾的需要。人类的本性适合于建立各种关系。没有一个丰富的、滋养我们的关系网,我们就会枯萎和死亡。同样,人的内心保留着封存的秘密,没有其他人可以进入或者了解。如果我们未能拥抱我们最终的孤独,而只是在与其他人的交流中找寻生活的意义,我们也会枯萎死亡。

他人的导向在某些生活阶段以某种角色出现可能对我们很有用,但是,我们内心隐秘的本质探索越深,就越熟知我们必不可少的孤独而处之泰然,以保持身心健康、完整。

我们对孤独和群体的需求是一样的,这两种需求彼此对立,构成了一对很大的矛盾,一旦被拆开分离,原本都赋予生命活力的两种存在状态就蜕变为无生气的幽灵。

与群体相分离的孤独是寂寞,是与世隔绝。与孤独相分离的群体是人群,是聚集很多人发出众多噪音的疏离的人群。

正如潘霍华所言:

让不能孤独的人提防群体,让不合群的人提防孤独。


如果对于不能全面认识世界的人来说,对于以分离认识事物的文化中的人来说,对于非此即彼的极端思维的人来说,他们仅仅知道日复一日地挣扎于孤独与群体之间,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因为他们对孤独与群体之间丰富地辩证关系一无所知。

我们常常说自己是内向型人格或外向型人格,就是在把自己放在非此即彼的盒子当中,未能拥抱人类自身的辩证本性。

呼吸就是一种对立统一。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