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形散而神不散”
(谢绝一切转载)
“形散神不散”最初是肖云儒在1961年5月12日《人民日报》“笔谈散文”专栏的一篇名为《形散神不散》的短文中提出来的。他说:“师陀同志说‘散文忌散’很精辟,但另一方面‘散文贵散’,说的确切些,就是‘形散神不散’。”由此误解由此而来,并非说肖云儒说错了,而是这种提法很容易导致误解。事实上,误解绵绵不绝直至今日,从课堂散播到文坛,从报刊到书籍,最终定格为一种教条。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无数“散”的文章,以及所谓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表现为诸如“我的故乡”、“ 一个女人的一生”这样的大题材,洋洋洒洒三五千字甚至万言,其中不乏名家,且作品常被人追捧。国人写作永远都是以古为尊,信奉教条,却不解其意,对散文的理解集体中了形散而神不散的毒。散文的散,不是形散,而是没有韵,非韵文的意思,这就是散文,因此小说也是散文的一种(广义)。
由于理论界的不恰当解读,导致了混乱,作者们总觉得好散文是形散神凝,这是对散文的理解望文生义的结果。
形散神不散意思是万一形散了,神不要散,是万一,而非必须“散”。
好散文无不是形聚神聚,哪里有什么散的形状的散文呢?
理论家能找出一篇给我看看么?
大家看看周梁胡林的散文就知道了,唐宋八大家更是短小精悍。
周作人梁实秋胡适林语堂,这四位是近现代散文前十名的,看好了基本上散文就可以了。
其实很好理解,文章是为了表达,散为何呢?要表达多少意思?何不再写一篇?文章是多义的,这是内容决定的,内容像一块石头,它有无数意义,并非要多个内容表达多个意义。文章的意义是蕴含着的,自然会被解读为多个寓意,而非弄一堆颜色各异的石头给读者看。
如果作者需要绕着弯子写一件事,那个弯路一定也是奔着心中的那块石头,这不是散,而是必要的开采,开采的过程是必要的,必须写,此种情形的“散”,仍然是“不散”,而非“形散”。
形神从来都是统一的,没有单独可以剥离出来的“散”,可以剥离的“散”就是啰嗦话。
当今文坛流行某种所谓“大散文”“文化散文”,某些评论家为之喝彩(十年前开始),我认为是闲扯散文,凑字数的散文,失去了散文的美,这些人应该回炉,读一读唐宋八大家和五四散文,再读一读英国随笔和小品文。
附小石潭记,由“闻水声”到“下见小潭”,柳宗元不写路上见闻,因为那就是“散”,“闻水声”是形神兼备,何来“散”?
小石潭记
【作者】柳宗元 【朝代】唐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