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淡了又何干?
大年初二,按照很多地方的传统,这是女儿回娘家拜年的日子。
可能是生了两个女儿的缘故,也可能是因为从小姥爷重男轻女给妈妈带来的心理伤害的缘故。
总之,在我很小的时候妈妈就对我说,男孩女孩都一样的,将来长大出嫁了,别管啥时候想回娘家都可以。
后来,每当听哪个女朋友过年想回娘家,却要刻意错开年三十儿和初一时,我心里总有某种对妈妈的感激,妈妈在这一点上,给了我更多的力量和自由选择。
今天大年初二,内蒙古降温,一天没出家门,呆在家里与父在一起,孩子很淘气,但是父母对孩子比我有耐心得多。
大家见面聊天时,都会说年味淡了,小时候如何如何,言语之中,有着对现在年味的不满足。
我的记忆中,小时候的年味确实也要比现在浓很多,那时候,我们这个县城楼房很少,大家都住着平房,年初二的时候,还是拜年高峰的日子。
大家你来我往的拜年,有些是关系近的,有些平时关系其实不怎么近,但是过年的时候,也会你家我家的走动。
对于内蒙古的风俗来说,喝酒是少不了的。到了下午,基本上遇到的人,都会满身酒气了。
而现在,拜年的人确实少多了。父母都退休了,同事间的往来少了很多,爸爸的一些老同学,据说初十前都在家和儿女团聚,他们要等到孩子们都上班了,再同学间聚一聚。
以前,孩子的节奏要跟随父母,而如今父母的节奏要跟随孩子,这就是岁月,这就是生活,这就是彼此的爱。
对我来讲,2018年因为工作原因,整整一年没有回家,到了年末的那段日子,心里真的是翻腾起了想家的情绪。
这次过年回来,没有联系同学,也不想做太多外出的打算,就是想多陪陪父母,然后不间断地写点东西。
其实,无论是春节,还是平日,过日子的始终是人,不用太在意外境是否年味够浓,也不用在意别人是在喝酒打牌或者聚会,
和家人相处,最关键的是,看到彼此想要的状态,然后不断调整迁就,找到彼此都认可的状态,就是最好的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