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互联网 幸福的味道

商业帝国——关于阿里巴巴的进阶学习

2019-01-06  本文已影响6人  比特跃动

导语:人的成长与公司的成长相辅相成。

本文脉络图


阿里中供系

最有阿里味儿的一群人——马云

美团点评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王慧文说过“所有新经济公司里,只有阿里的组织能力过关,包括美团在内的公司都不过关”、“阿里巴巴我还是很服的,它今天能支撑这么多业务,还不出乱子”。

2018年11月22日下午,马云在2018阿里巴巴校友见面会上说。“当年我们有一个理想,说未来世界500强中,有200个CEO来自于阿里巴巴,现在我要稍微调整一下,未来中国的500个好公司中,有200个CEO来自于阿里巴巴。”

根据近些年阿里系创业公司图谱,发现王慧文和马云老师的话不无根据。

一方面源自外界的赞美,另一方面是马云先生自己的豪言壮语,阿里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帝国?

根据资料显示:阿里巴巴集团早期是做B2B外贸业务,地推的产品,在阿里巴巴内部被称为中供产品。这群销售人员则被称为中供系。阿里中供产品在早期供养了淘宝、支付宝等业务,是阿里早期的现金奶牛。

阿里中供产品

阿里中供系被称为最有阿里味儿的一个群体。中供系出现了很多知名的业界高管。

阿里巴巴中供系代表人物

B2B业务类似于O2O,需要地推,标准意义上阿里中供系基本就是销售精英,相关资料显示,其销售要点包括5个方面:

5个销售要点

第1,设置金银铜制度,销售员当月的业绩决定其下个月的提成,提成比例分为三档,金牌提成15%,银牌提成12%,铜牌提成9%;第2,建立内部共享系统,并严格执行,比如,录入客户数据,如果有人没有录入,直接罚款;第3,鼓励销售员将遇到的问题带回公司,大家群策群力,每次开会不用设置,过多的问题,一天解决一个反对问题足矣,坚持将已解决的问题要录入题库;第4,模仿GE,设置百万俱乐部,以资奖励;第5,鼓励PK 或者对赌的形式,以提升业绩。

阿里的销售模式,是很容易学到的表面功夫,也可以很轻松推广到很多公司,为什么当年阿里能够一路战胜环球资源、ebay易趣等公司呢?我认为可以从领军者格局,和公司对人才的培养两方面来认识。



一、 格局


赢在细节、输在格局——马云

格局

有一句俗话:再大的烙饼也大不过烙它的锅,这个锅就是格局。下文将从3个方面讲述阿里的格局。

阿里巴巴格局

1、商业模式

放眼全球,最好的商业模式是什么?是Google、IBM、GE、J.P. Morgan 还是……?其实最好的商业模式是国家。国家就是把原来的政府推翻,把一个地方围起来,然后建立军队,抵御外敌,建立警察,维护秩序,建立政府,服务于老百姓,只要让耕田都有饭吃,做生意的有钱挣,国家就可以收税了。现在的公司纷纷建立生态,其实说白了跟建立国家没有什么区别,把这些企业邀请进来,让耕田的有饭吃,做生意的有钱赚,然后这些公司就可以收税了。马云的商业帝国思想说的就是理念。

2、最重要元素

帝国最重要的元素是什么?古语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当经济危机来临的时候,股东会首先抛弃你,然后是员工,最后才是客户。所以平台型企业的价值在于有多少群众,即有多少个买家、卖家,而非自己有多少军队,所以这也能解释为什么阿里巴巴一直强调公司将客户放在第一位,员工放在第二位,股东放在第三位。中国企业由于成立时间较短,创始人精力旺盛,所以一些职业经理人不可避免的取悦老板,而非取悦客户,但是这种做法是错误的,会导致企业短寿,陷入恶性循环中。

3、高层能力

最高层应该具备什么能力?创始人抑或说职业经理人作为公司的最高层,始终应该关心人力资源和战略,及价值观和布局,至少具备三点基本能力,首先是具有布局思维,即每一年都要想十年后的业务发展。作为最高层的领导者,要积极研究最大的不可控变量,在中国是政策,在美国可能就是华尔街。领军者需要应该不断的观察竞争对手的动向,揣摩潜在的竞争对手,评估自己的业务是否能进入对竞争对手的领地,最后领导者应该极其擅长给企业树立假想敌,比如马云,给阿里巴巴设立了环球资源、ebay易趣、沃尔玛、银行业再到微信这些假想敌,他通过一个个视觉化的敌人,在不同阶段,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



二、人才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管仲

人才

根据涛动周期论所示,世界经济的重心的特点有转向轻资产、高智商人才的特征。

康波周期

所以人才才成为未来科技公司的重要筹码。但是人才不可能一味引进,关键还是要自立更生。那么阿里巴巴是如何培养自己的人才的呢?下文从4个方面进行阐述。

阿里巴巴人才培养

1、价值观

阿里巴巴是一个格外重视价值观的公司,先后创立了独孤九剑、六脉神剑价值观。价值观应该源自创始团队,创始团队根据自己犯过的错误,决定弘扬什么,反对什么,并将使命,愿景,价值观梳理成具体文字。给员工塑造和价值观之后,使用价值观便可解决一切问题。如果价值观出现问题,大家大脑的频率都不在一个频道上,那么无论业绩多么好,都要被开除。

价值观是上演兄弟情、营造美好团队的基石之一,另一块基石是能力。如下图,有些“小白兔”虽然价值观很合拍,但是能力没有达到要求,也需要离开团队。

阿里巴巴人才九宫格

2、管理原则

管理的原则是将规则执行到底,没有特例,特例提高了管理成本,如果实在需要特例就更改规则。慈不带兵,带队伍就得心狠,需要把底下的人往死里逼,拿刀架在别人的脖子上,才能激发别人真正的潜力,建立评价721的评价机制:员工分为20%的优秀员工,70%的中间水平,和10%的末尾员工。别跟员工谈吉他,弹吉他能出业绩吗?也不要借钱给同事!自己仁慈就是好老板吗?什么是好老板?赞誉、谩骂、业绩竞争都是表象,自己的成长才是真的,好领导能让你听到自己的骨头成长的声音,好领导会关注自己的成长,关注团队的成长,也会关注别人的成长。这种人注定可遇不可求。

领导者在不同的能力象限内,应该有不同的做法。在业务开展的前期,自己没有能力,一定要挖到一个懂业务,且拥有能力的人帮助自己。管理者应该讨论,每一个层次的员工的标准动作是什么,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否则就算把自己弄的很累,员工也不会觉得有什么好。

管理者与队员之间的关系

领导者向任何人了解情况,是权力之所在,必须通过谁布置任务是信任之所在。主管做的好,可以参加经理会议,同样经理如果做得好的话,也可以参加另一个上级的会议,晋升前先平调,旧地的业绩不落新地仍然增长,那么这个人就晋升。

管理风格

如果高层领导具有毛泽东或者林彪这样的管理风格,主动向你了解公司情况的话,并不一定代表着你们关系好,因为向你询问是他们的权力。员工还是应该先做好份内的事情,再做一些20%的额外事情,让直接上级满意自己,切记,有能力也不可放纵。如果靠着自己的狗腿,升职之后,开展业务往往感觉会很累:有幸,能力配得上位置的话,只不过是人累而已,放几天假就可以轻松下来。不幸,能力配不上位置的话,就会焦虑,会失眠,这就是心累,放一个月假状态也永远回不来。且,连续狗腿升职的概率较小。

3、培养机制

阿里巴巴中供系团队早期引入了政委机制,政委了解员工的事业、心理、家庭等,是走入员工生活的那一群HR,政委善于做真实的自己,真是为他人着想,传递正确的价值观。他们的能力应该是比司令的能力还要强,且甘于做二把手的胸襟。

但是培养人才,传授技能的最大障碍在于新人的内心深处是否认可自己,所以应该先让老人,带着新人,去签单给新人看,然后老人在讲解其中的方法和逻辑。

为了选拔人才、防止地方势力,需要建立轮岗机制。轮岗有两个好处,第一,每个区域都干得好,才能证明能力好。第二,在一个区太久了,就会有传统势力,容易有小山头,所以,阿里中供系早期,最长三年要换一次,一般一年可能就要换了。中供系的升职不一定会加薪,还有可能会降薪。

最后,团队中的人应该擅长把现在的子弹打光,且永远认为未来会比现在更好。(但仍应避免避免涸泽而渔)。警惕团队中出现存量思维的人,存量思维是指机会不大的客户就不会走进脑汁去搞,有存量思维的人容易产生暮气。

4、业务

在新业务开展的时候,首先要考虑大环境,原有巨头占领的是什么业务市场,避免与其正面交锋。其次修炼内功,建立数据化运营体系,领导者才能够预测业绩变化。跨国集团的组织反应能力非常慢,开展新业务时任用野路子出身的人,好比野战部队,战斗迅速。公司后期达到稳定阶段,需要系统化、精细化的管理,野路子的人如果能力不能匹配,往往需要“挥泪斩马谡”,引入有国际化背景的人才。

当业务已经进入到了平稳期的时候,自己成为这个领域的霸主之后,需要将之前的给员工的物质奖励降低,激发他们新的潜能。

当公司的原有业务已经饱和的时候,就要重新开始布局,一方面连通上下游,积极布局其他,如07年阿里一拆五,另一方面调整公司内部架构。但是公司出台的政策、业务调整、管理体系的调整,背后都是有缘由的,所以刚改规则的时候,需要多加论证。脑子里有新业务的时候,不要急着对团队去讲,否则团队中的成员将会害怕自己的团队失业,你先让他把一件事做好,在事到临头,提前两三个月的时候再跟他们讲。在新开设核心业务时,为帮助业务完成,且新组织不脱离控制,可以有选择性的安排一个自己的创始人。

2007阿里巴巴达摩五指

如果不巧遇到了经济寒冬、或者整体环境不好,比如现在的经济,根据阿里巴巴的经验,企业应做三方面: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



总结:

金银铜牌制度的销售模式,很精妙,据说是马云设计的,很佩服马老师,估计推广到很多场景都可以运用。

1、平台型企业最好的商业模式学习对象是国家,平台型企业最重要的元素的买家和卖家,企业的管理者需要阶段性设立可视化的敌人,增强团队的凝聚力。

2、慈不带兵,管理不允许出现特例,否则就去更改规则。价值观出现问题、能力出现问题的员工都应该离开团队。让新人信任老人,才能更好的培养新人。原有业务趋于饱和,要积极重新布局,但是只有在公司的组织能力溢出的情况下,在主营业务之外寻找其他业务,才能成功。

欢迎关注作者其他平台

知乎:https://www.zhihu.com/people/zhao-yue-62-24/posts

豆瓣:https://www.douban.com/people/181001528/

简书:https://www.jianshu.com/u/505e89457641

微信公众号:

公众号ID:AppleGossip

参考资料:

1、《阿里局》ISBN:9787545463347

2、10万阿里离职员工都在做什么? “阿里系”创业版图揭秘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