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我读张爱玲

2017-07-25  本文已影响14人  96a6ebfa4e9d

刚才翻看张爱玲写的一本散文集《流言》。感觉她的思维很活跃。

我喜欢看她写的文章,很活。可以说她的文章是有生命力的。

还有种感觉就是,她并不遥远。但是有的作家就不一样,写出来的文章很死板,看一会儿就觉得没意思。像个死人没有生机。张爱玲写的文章就不一样,活生生的感觉,仿佛她就是自己所在的这个年代里的人,而不是民国的人。

她所说的话,应该是说出了人的本质、共有的一些特点,而不是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语言。像和她同一个时代的作家有很多,语言特点就有很大差别,这也许是她能有成就的原因之一吧。语言,与众不同。

不知道她为什么有那么活跃的思维呢?感觉她应该始终是在保持着自己的意识,没有被改变过。始终都有自己独特的思考,活的那么独一无二,不去向世俗妥协。这一点,一般人很难做到。她,始终是她自己的模样,而不是别人希望的那种。更不是为了别人活。可以说,她是为了自己活的。她把自己活成了文学长河里的一颗星。她生在民国,不属于民国,她属于文学。

写作,是她的生命。她执着于写作,但是又不被写作束缚,这一点难得。

我看张爱玲的照片,今天才发现,她的眼神似乎是特别冷。有一种特别的穿透力,似乎是看你一眼就能把你看透那种。有一种令人敬畏的感觉。

也许是命运,给了她这种洞悉人性的能力吧。自小家庭就没有温暖,遇到胡兰成也不是个专情的男人,更不是居家过日子的人。一路下来,寒冷比温暖多的多。也许正是这份冷,锻炼了她能冷眼看世界,冷眼看的更清楚,更透彻。她,好像是生活的一个旁观者。始终都是站在局外。

她喜欢看书,我看她写的散文里,提到了不少她看过的书。

有人说张爱玲是天才,这个天才是怎么成长的。自然有适应她生长的环境。她吸取了有利于她生长的营养。很多人都喜欢研究她,我对她也有兴趣。感觉她太特别了,简直就不是世俗里的人,胆子特别大,敢做出与众不同的选择,把写作当生命一样看待,很佩服她这样一个人。一个女人,而且是民国时代的一个女人,能活成这样,很出色。

她,有点儿迷一样的存在,但是又不觉得她遥远,也许那么多的张迷,也和我一样,有太多的问题想知道吧。

胡兰成说要在三生石旁等着张爱玲,我觉得张爱玲应该不会再和他有缘了。那么没意志的胡兰成,根本就配不上张爱玲,张爱玲倒像是个男人,坚强有责任感,胡兰成像是个没奶吃的孩子,有奶就是娘,活的太不像个男人。

灵魂,她们俩的灵魂一个在天堂,一个在地狱,不可能再有相遇了。

遇到胡兰成,也许是因为慈悲心中的那种力量所致吧。对胡兰成有一种怜悯之情。也许还有感激之情。正如张爱玲说的那句,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她写的书,是越看越着迷。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