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2024-03-07
#得到/电子书/资治通鉴(附考异)(全六册) #
清泰元年,甲午,公元934年
1、有司百方敛民财,仅得六万,帝怒,下军巡使狱,昼夜督责,囚系满狱,贫者至自经、赴井。而军士游市肆皆有骄色,市人聚诟之曰:“汝曹为主力战,立功良苦,反使我辈鞭胸杖背,出财为赏,汝曹犹扬扬自得,不愧天地乎!”
李从珂许下的诺言,搞得失了民心,大概也能埋葬自己,
2、是时,竭左藏旧物及诸道贡献,乃至太后、太妃器服簪珥皆出之,才及二十万缗,帝患之。李专美夜直,帝让之曰:“卿名有才,不能为我谋此,留才安所施乎?”专美谢曰:“臣驽劣,陛下擢任过分,然军赏不给,非臣之责也。窃思自长兴之季,赏赉亟行,卒以是骄。继以山陵及出师,帑藏遂涸。虽有无穷之财,终不能满骄卒之心,故陛下拱手于危困之中而得天下。夫国之存亡,不专系于厚赏,亦在修法度,立纪纲。陛下苟不改覆车之辙,臣恐徒困百姓,存亡未可知也。今财力尽于此矣,宜据所有均给之,何必践初言乎!”帝以为然。壬辰,诏禁军在凤翔归命者,自杨思权、尹晖等各赐二马、一驼、钱七十缗,下至军人钱二十缗,其在京者各十缗。军士无厌,犹怨望,为谣言曰:“除去菩萨,扶立生铁。”以闵帝仁弱,帝刚严,有悔心故也。
李从珂出尔反尔,连军心也失了
3、帝与石敬瑭皆以勇力善斗,事明宗为左右,然心竞,素不相悦。帝即位,敬瑭不得已入朝,山陵既毕,不敢言归。时敬瑭久病羸瘠,太后及魏国公主屡为之言,而凤翔旧将佐多劝帝留之,惟韩昭胤、李专美以为赵延寿在汴,不宜猜忌敬瑭。帝亦见其骨立,不以为虞,乃曰:“石郎不惟密亲,兼自少与吾同艰难,今我为天子,非石郎尚谁托哉!”乃复以为河东节度使。
评书里常说:撞破铁笼逃虎豹,顿开金锁走蛟龙
4、丁未,阶州刺史赵澄降蜀。
己酉,张虔钊、孙汉韶举族迁于成都。
(六月,)文州都指挥使成延龟举州附蜀。
后唐西部疆域不断丢失
5、刘昫与冯道昏姻。昫性苛察,李愚刚褊,道既出镇,二人论议多不合。事有应改者,愚谓昫曰:“此贤亲家所为,更之不亦便乎!”昫恨之,由是动成忿争,至相诟骂,各欲非时求见,事多凝滞。帝患之,欲更命相,问所亲信以朝臣闻望宜为相者,皆以尚书左丞姚、太常卿卢文纪、秘书监崔居俭对,论其才行,互有优劣。帝不能决,乃置其名于琉璃瓶,夜焚香祝天,且以箸挟之,首得文纪,次得。秋,七月,辛亥,以文纪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宰相这种重要职务,居然抽签来定,皇帝也太过儿戏了,李愚让刘朐修改政策的说法更是屁话
6、蜀主得风疾逾年,至是增剧。甲子,立子东川节度使、同平章事、亲卫马步都指挥使仁赞为太子,仍监国。……
是夕殂、秘不发丧。
王处回夜启义兴门告赵季良,处回泣不已,季良正色曰:“今强将握兵,专伺时变,宜速立嗣君以绝觊觎,岂可但相泣邪!”处回收泪谢之。季良教处回见李仁罕,审其词旨然后告之。处回至仁罕第,仁罕设备而出,遂不以实告。
丙寅,宣遗制,命太子仁赞更名昶。丁卯,即皇帝位。
主少国疑,蜀国虽然和平权力交接,实际暗流涌动,惊险不已
7、初,帝以王玫对左藏见财失实,故以刘昫代判三司。昫命判官高延赏钩考穷核,皆积年逋欠之数,奸吏利其征责丐取,故存之。昫具奏其状,且请察其可征者急督之,必无可偿者悉蠲之,韩昭胤极言其便。八月,庚午,诏长兴以前户部及诸道逋租三百三十八万,虚烦簿籍,咸蠲免勿征。贫民大悦,而三司吏怨之。
财务亏空由来已久,直接免除有利于民众,同时减少了贪腐的空间
8、蜀卫圣诸军都指挥使、武信节度使李仁罕自恃宿将有功,复受顾托,求判六军,令进奏吏宋从会以意谕枢密院,又至学士院侦草麻。蜀主不得已,甲寅,加仁罕兼中书令,判六军事;以左匡圣都指挥使、保宁节度使赵廷隐兼侍中,为之副。
孟昶是个软弱的人,花蕊夫人的诗只是陈述事实
9、蜀奉銮肃卫都指挥使、昭武节度使兼侍中李肇闻蜀主即位,顾望,不时入朝,至汉州,留与亲戚燕饮逾旬。冬,十月,庚午,始至成都,称足疾,扶杖入朝,见蜀主不拜。
蜀中的官员对十五岁的孟昶并不买账,也不知道后来三十多年他是怎么熬过来的,这跟刘禅的经历有些相似
10、蜀捧圣控鹤都指挥使张公铎与医官使韩继勋、丰德库使韩保贞、茶酒库使安思谦等皆事蜀主于藩邸,素怨李仁罕,共谮之,云仁罕有异志,蜀主令继勋等与赵季良、赵廷隐谋,因仁罕入朝,命武士执而杀之。癸未,下诏暴其罪,并其子继宏及宋从会等数人皆伏诛。是日,李肇释杖而拜。
诱杀李仕罕不知究竟是朝廷内争权夺利还是孟昶要立威,表面看起来对孟昶是有利的
11、汉主命判六军秦王弘度募宿卫兵千人,皆市井无赖子弟,弘度昵之。同平章事杨洞潜谏曰:“秦王,国之冢嫡,宜亲端士。使之治军已过矣,况昵群小乎!”汉主曰:“小儿教以戎事,过烦公忧。”终不戒弘度。洞潜出,见卫士掠商人金帛,商人不敢诉,叹曰:“政乱如此,安用宰相!”因谢病归第。久之,不召,遂卒。
不爱惜民众的君主结局都不会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