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生存法则》读后感@3E女子商学院+张维轩

2018-09-12  本文已影响0人  Vivianana

记得一年前参加一次分享会,一位创业者分享她走上创业之路的经历,结束时不忘提醒:其实建议大家不要轻易选择创业,这并不是一条容易的路。现在想来,我潜意识里一直埋着一颗想要创业的种子,那时候只想着等到自己意志磨练得更加成熟,羽翼更加丰满。只是没想到真正开始创业会这么快。

初读《创业生存法则》这本书,作者在前期花了大量的篇幅讲解融资,寻找合适的投资人这个主题,在后面的板块中也实时融入这个部分。细读下来收益、感触颇多。

在一开始萌生创业这个想法时,我与合伙人都想法一致,做商业计划书、融资、开干。初次与珊珊姐聊起自己的项目时也是信誓旦旦地说要准备融资。才经过短短的几个月,通过与朋友多方深入了解,学习,自己首先否绝了前期融资的计划。一方面,新项目还没正式开始,盲目见投资人难有说服力;而且过早地融资如果遇到像书中所说的“不良”投资人,恐怕项目难按自己的规划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地运行下去。另一方面,就像张胜江老师所说,创业不一定要做“独角兽”,先保证活下去就行。对于我们这样年轻,尚缺乏经验的创业者来说,先根据自身实力小步前进,做出些小成绩才是最佳,如果运气好拿到融资,也难避免误入“烧钱”的歧途。

前段时间看得到的直播,脱不花也说到一个创业团队在能生存的情况下越晚拿融资越好,资本是“嗜血”的,一旦走上融资之路,后面的路就说不准了。

张胜江老师自己做众创空间,也分析了前两年大火的孵化器项目一些不完善的地方,现在自己的公司也正办公于孵化器,公司前东家创业初期的艰难时刻是得益于孵化器的帮助,一路走到现在也看到了一些局限的地方。办公环境公司、人员繁多冗杂,但各种不搭界的领域的公司融在一个大空间里,没有起到“众创”的交流氛围,而这样的大环境有时候也成为上门的求职者望而却步的原因。

之前有过在联合办公环境工作的经验,现在回想起来,里面大多是互联网创新公司,互相之间有许多可交流,学习甚至合作的机会,空间偶尔还会和媒体联合举办活动,倒是不错的选择。

书的后半部分也讲到了用户痛点,品牌运营和危机公关等公司发展中必备的技能,特别是总结一些企业在某些方面踩过的雷区,也确实给了自身引以为戒的参考标尺。总结这段时间的运营经历,有很多已经意识到的错误,也有一些尚且在潜伏期的问题都在书中找到了相似的影子。最大的感受是,创业一开始不一定就想明白了,但运营的过程正是一条试错修正之路。还是那句话,只要活着,一切都有希望!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