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短情长
纸短情长
徐枕亚《玉梨魂》第八章:“言尽于此,愿君之勿忘也。芳兰两种,割爱相赠,此花尚非俗品,一名小荷,一名一品,病中得此,足慰岑寂,且可为养心之一助焉。临颖神驰,书不成字,纸短情长,伏惟珍重。”
曾经听爸爸讲起,给妈妈写过一封信,确切说是一封情书,抄了《红豆》表达相思之情。近日又读到沈复的《浮生六记》,里边写“余携“愿生生世世为夫妇”图童二方,余执朱文,芸执白文,以为往来书信之用。”沈复和芸娘的爱情虽结局让人心疼,却也度过了一段让世人艳羡的美好时光。他们青梅竹马,情投意合,或诗酒猖狂,拾翠寻芳;或琴棋适性,曲水流觞;或看花枝堆锦绣,或听鸟语弄笙簧。分居两地的时日,书信传情,红笺小字还有“愿生生世世为夫妇”的印章。纸窗竹榻,烛光细微,一纸家书,纸短情长。
记得以前看过李清照写《醉花阴》寄予丈夫赵明诚。李清照和赵明诚婚后不久,丈夫赵明诚就负笈远游,留李清照一人独守深闺,深深思念远游的丈夫。时届重九,每逢佳节倍思亲,李清照便写了《醉花阴》寄给远方的丈夫。赵明诚回信:“词函收悉……明诚自愧弗逮,务欲胜汝。闭门谢客,忌食忘寝三日夜,得五十阙,杂汝作以示友人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绝佳。’吾诘之,德夫答曰:‘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只言片语间,是浓浓的思念情愁。
从前的车马很慢,书信很远,才有了李清照的“云中谁寄锦书来”,才留下了那么些许令后人读来艳羡的纸短情长。
从前读王小波的《爱你就像爱生命》,每每看到小波在信的开头写道“你好哇,李银河!”总是会在脑海中幻想,这到底是怎样可爱的一个男人,会吐露这般纯净又可爱的话语。他总是在信的结尾处写“祝你今天愉快。你明天的愉快留着我明天再祝。”不知当时李银河每次打开信件时是怎样一番神情,内心是否被撩动。不知道为什么,他平淡无奇的话语间无处不流露着他的深情,他的挚爱,他的一往无前,他的坚持不懈,细水长流。
周恩来给邓颖超的信中写“你的信太过官方,都不说想我”,邓颖超回信写“周总理是大忙人,哪有时间来想我”,周总理又回“闲人怎么知道忙人多想闲人” 。一来一往之间,让我们 看到了周总理的另一面,让后人惊叹于他的才情过人。
于是我也幻想能坐拥一方田园山水,白日种梅赏荷,夜晚听竹抚琴,能有一个知心的人儿,畅谈古今,赌书泼茶。偶有两地三别,写一封简短的信,传一份长长的情。
偶尔静下来写一封信,让生活慢下来,虽纸短,却情长。
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我不仅爱你的灵魂,我也要爱你的肉体。
———摘自沈从文写给张兆和的情书
![](https://img.haomeiwen.com/i7772939/900aa1507b5deeab.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