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讯 | 家国印记摄影展12月30日在上海久事美术馆开幕

2019-12-31  本文已影响0人  艺诺艺术

—展览名称—

《家国印记 摄影展》

·

—开幕时间—

2019年12月30日

展览开幕式需凭邀请函入场

·

—展览时间—

2019年12月30日—2020年3月1日

·

—展览地点—

上海久事美术馆

(中山东一路27号6层)

关于展览

由上海久事(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久事美术馆主办的“家国印记 摄影展”于12月30日起在上海久事美术馆正式对外展出,展览分为“外滩”、“幸福生存”、“中国56个民族”、“上海浦江两岸老工业”4大板块,共112件作品组成,展览将持续到2020年3月1日。

在中国摄影界,陈海汶是个人尽皆知的名字,他生于1958年的上海,小时候家境贫寒但却热爱画画,新中国主题绘画作品深深印刻在他心里,1983年有了人生第一台海鸥4B双反相机,他将印刻在心里的画面结构应用到摄影中,心无旁骛的坚守着摄影人这一身份。

《2011年 上海弄堂》  图/陈海汶摄影


他镜头下的上海具有一种穿越时代的永恒性。作为一名上海摄影师,他的摄影生涯充斥着对上海这座城市深厚的情怀,他以电影拍摄的技术规格将外滩建筑内曾经的功能和情景予以再现,用“图片电影”生动的将上海外滩的故事变成了“可触摸、可视化的现实”。

他擅长将镜头对准都市底层的生活人群,由于有着浓厚的底层生活积累,陈海汶的镜头在表现人生苦难方面几乎不露痕迹,他用不事张扬的敏锐目光揭示出百姓生存的密码,“幸福生存”板块里的黑白摄影作品,他用微微粗化的颗粒和精彩的黑白影调纪实着都市人平凡的日常生活,质朴的生活还原和恢复了我们作为人的天性和满足,所谓幸福感,可能就是这样产生的。

本次展览还将呈现新中国建立后唯一一组中华各民族“全家福”组照中的部分照片。这一组中国56个民族组照是弥足珍贵的民族文献式的底片,这些作品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也前所未有地呈现了中国各民族人民的幸福的精神面貌。除此之外,展览还展示了陈海汶和他的团队深入民族和部落拍摄记录的各少数民族日常生活和人文风俗,这种类似人类学家的田野调查方式,不仅使陈海汶更好地将稍纵即逝的文化定格留存,也让他遇见了许多印象深刻的人和事。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之魂,同样的,每座城市也有自各自的历史精神,对于家乡上海,陈海汶自然有许多拍不完的故事和记忆。陈海汶的父亲是解放后的第一代工人,童年时光的工厂生活深深的烙印在他的记忆中,此次展览最后一个板块“上海浦江两岸老工业”记录了浦江两岸的炼钢厂、造船厂、修船厂、港口码头等,这些场景在他的镜头下构成了中国历史上特有的 “工业情节”,在历经沧桑的斑斑履痕背后,往日工业场景的雄伟轮廓和宏大气势依稀可见。

《2003年 上钢三厂》   图/陈海汶摄影

关于艺术家

陈海汶

职业摄影者,1958年出生于上海。

上海老照相机制造博物馆创办人

曾负责主持《上海摄影》杂志工作十年;中国摄影金像奖第八、第九届获得者;多次担任中外摄影界重要赛事评委并策划组织主持过一些摄影活动。

曾先后主编、主拍、出品、出版发行的主要人文专题摄影画册有:《和谐中华——中国56个民族剪影》、《中国的五十六民族》、《世界遗产在中国》、《幸福生存——陈海汶旅途中的影像记忆》、《上海老工业》、《上海印象》、《中国上海》、《夜上海》、《数字上海》、《航拍上海》、《繁华静处的老房子——上海静安历史建筑》、《繁华静处的老房子2-上海静安历史文化风貌区》、《经典黄浦》、《传承——上海市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上海老房子》、《上海石库门》、《鲜活的上海弄堂——田子坊》、《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摄影家》15册、《5.12中国汶川大地震》、《与梧桐交织的风景——百年思南路上的思南公馆》、《外滩》、《看见英格兰》、《被纪念的那些日子——上海迪士尼工程建设影像日记》、《梧桐深处 建筑可阅读》、《上海赛事》等。

此次“家国印记 摄影展”是久事美术馆2020年展出季的开年之作,久事美术馆自2018年开放以来,已先后成功举办了多个各具特色的展览,涵盖了油画、色粉画、中国画、雕塑、影像等多个艺术门类。随着“上海久事美术馆”(中山东一路27号6层)、“外滩18号久事艺术空间”(中山东一路18号2层)、“上海久事艺术沙龙”(北京东路230号1层)和久事国际艺术中心(中山东一路1号)相继对市民开放,以外滩建筑为载体的久事美术馆群落已基本形成。在2020年,上海久事美术馆将举办更多,更优质的艺术展览,让更多的观众能通过展览走进外滩建筑。久事美术馆正日益成为久事集团弘扬传播海派文化,助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的重要平台。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