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诗两章
十八岁的站台(外一章)
◎吕政保
十八岁的站台,微缩了江南景致。有灿烂的花,有生机勃勃的树,有绿得可爱的草。十八岁的站台,是梦启航的地方。
十八岁之前,我可以在哥哥面前淘气,在妈妈怀里撒娇,在老师的眼里捣蛋,十八岁的站台上,我得把稳重与担当放进生命的行囊。
一节军列驶进我十八岁的站点。我戴着红花,穿着军装,跟爸爸妈妈告别,把背影留给家乡的山山水水,刷新昨日的梦,写进新的篇章。
高中女生说在部队干两年就回来,这在站台待你;朝她狡黠一笑,长头发女生,难为你没看出我十八岁的鸿鹄志向。
是的,十八岁的站台,告别少年,走向成人;是的,十八岁的站台,放下幼稚,拾起成熟;是的,十八岁的站台,漠视欢轻狂与懦弱,看重血性与坚强。
列车驶出站台,驶向远方,远方有无数的等待,有无限的遐想:那座还没见面的绿色军营,肯定准备好了温暖的怀抱,会不会有一匹骏马,任我扬鞭,驰骋风云?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十八岁的站台,一个脚踏实地又渴望飞翔的舞台。
父亲用锄头耕耘日子,用镰刀收获稻谷;我用钢枪守护蓝天,坐军舰遨游海洋。
抗洪抢险印着我的足迹,比武场上洒下我汗水,十八岁,一个不容辜负的年岁。十八岁的站台哟,那么的英武俊朗,那么的血气方刚!
![](https://img.haomeiwen.com/i17959725/d7b4cfe2b67a2103.jpg)
触摸历史的体温
游红色景点,心情自是多了份尊崇。烈士陵园,迈庄重步伐,献一花圈,三鞠躬,神情肃穆,心敬情诚。
祭奠英烈,不让历史孤独地沉睡!
人去物在,触景伤怀,历史的苦难留给了历史,往日的悲壮凝结成文字。今天的幸福,遗物若能言,必道且珍且惜。
红缨枪、望远镜、砍刀、土炮,皆锈迹斑斑。当然历史不会生锈。历史用明亮的眼睛远眺未来。
历史大都封装进一个个玻璃柜台。幸有一处,旧房旧床,床上整齐地叠着一件破旧而洁净的红军衣裳。
是哪位先烈的等待与期盼?
没有拦物。
我走过去,轻轻地坐在床沿,用敬军礼的右手,小心地触摸那件当年硝烟弥漫中走过来红军衣裳:红色领章,衣着补丁,现已褪色成一股历史的沧桑与厚重。轻轻地触摸着,我感到了衣裳的体温,那是一位年轻的长者的体温,那是一种有血性、有信仰、视死如归的体温。当然,我也执着地传递着自己的体温。传递体温,是世上再好不过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