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牛
用牛,是农耕生活的活化石。从春秋战国时代开始逐步使用耕牛耕整土地,一直延续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
祖先们通过与大自然进行斗争,逐步驯服了一些动物为人类驱使,其中牛、马、驴、骡等大型动物为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笔者出生于长江三角洲冲击平原与皖南山区交界处,这里役使的耕牛既有黄牛也有水牛。黄牛喜干燥,皮实毛密,毛孔很细,不喜下水,夏天天气炎热只能在树荫下乘凉,不像水牛,夏日劳作之余整个身子浸在水中,得以消暑和解乏。水牛之所以被称谓水牛,应该与这个习性颇有关系。黄牛的毛色其实不全是黄色的,背脊上经常夹杂着一些黑毛,如果没有短而尖的角,外形与马颇为相似。黄牛的脖子较长,站着的时候脖子下面挂着薄而长的璞,好像豆浆锅里捞起的豆皮,这应该是进化过程中为利于头颈散热演变而成的。
用牛无论黄牛还是水牛,不管雄雌都要经过"教牛"的过程,牛发育成熟之后,首先要进行"穿鼻",人们事先准备好一根三、四寸长的硬质木头,木头的一端留成圆柱状,另一端削成圆锥状,中间部分略细一点,农人称作"牛鼻键"。穿鼻的时候,把牛的四肢绑在木桩上,几个壮汉固定住牛头,穿鼻手用一根消过毒的铁钎迅速穿破牛鼻两孔之间的薄薄连接处,再将制着好的"牛鼻键"穿过,圆柱体一头挡在鼻孔外部,连接圆锥的地方系上一根麻绳,一般为了牛鼻早日痊愈,将麻绳盘系在牛头上,这叫"抛牛",一般在山野放牛时都把牛这样"抛"着,只有用牛时才将牛绳解下牵在手里。牛绳系在牛鼻左边,用牛的时候让牛向左便吆喝"牵子",让牛向右边吆喝"撇子",叫牛停下吆喝"瓦"。农人一般用三个早晨便可以把牛初步教会,初次教牛称"开教"。
用牛用牛是对役使牛耕作的总称。牛的力量是通过四肢前行发出的,祖先们因此发明了"轭",轭呈弓形,一般用弯曲的树干制成,轭的两端分别钉上一只小铁圈,小铁圈上分别挂上一根铁链,铁链的另一端根据牛身的长短系在农具上。用牛一般从犁田开始,犁田是指把休整一冬的泥土翻过来。连接牛轭两根铁链的横木叫犁木盘,是一根约一尺半长的横木,两端两个固定的小铁圈被两根牛链勾住,中间相反方向一个固定的铁圈连在"犁弯"的前端铁钩上,所有连接处都是钩与圈的结合。耕作的田一般分冻水田和花草田。冻水田一般从田边缘着田埂绕圈犁,又叫拖田。花草田是指种了紫云英做肥料的比较贫瘠的田,紫云英喜阴干,系旱田,要从中间开始犁,又称"开万"犁,这对犁者技术要求较高,第一犁犁出的一条"万"要根据田地的形状开出,第二犁便沿着这条"万"往回犁,这样一犁一犁直到犁完整块田,技术好的一气呵成,技术差的要"荡犁"多趟。水牛脚的两趾之间缝隙较大,最怕石子杠进去,但体力优于黄牛,适合耕作泥脚较深的田。黄牛腿细脚相对较小,脚趾之间缝隙很小,石子几乎夹不进去,但足力稍逊水牛,比较适合耕作泥脚浅、石子多的垦荒田或旱地。
用牛 用牛犁完的水田分为苗田和稻田,苗田与稻田的比例一般在1:10左右,犁完的水田要经过一种带铁齿的农具"耖"来平整,就是把高处的泥土耖到低处,一般土质较好的水田耖完后便可以直接插秧了。苗田经过耖之后一般还需用一种读音"攘"的阔木齿耖"攘"过。
用牛土质较硬的田需要一种长方形装有两排半月状铁齿的农具"耙",为了增加耙的重量,人必须站在耙上被牛拉着走,弯月形的耙齿把较硬的土块碾碎。田地茎叶较多留在表面不利于插秧及秧苗难以扎根,人们通常使用一种农具轧磙将浮草轧到土层深处。
用牛当然,不同地区由于耕作习惯不同形成了不一样的耕作方式,目的都是使土质更加均匀,更加有利于根须生长。和稀泥其实是牛最不愿从事的劳动,就是让牛去踩泥巴,泥巴随着多次踩踏越来越有粘性,牛每次抬起脚会越来越用力,对体力的消耗特别大,一般农人是不轻易让耕牛去和稀泥的,踩过的泥巴是制作砖坯的原料。牛在农耕时代代表着重要的生产力,也是重要的生产资料,农民在耕作之余对牛也是倍加惜顾,放牛、喂牛都是从不懈怠的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