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拜,拖延症
如果你花费整整3个月的时间向一个人请教该怎么成为有远大眼光和卓越见识的人,而他对你说的第一件事是:“今天能做的事,绝不拖到明天。”,听到这句耳熟能详的话,你会怎么想?
“得了吧。”彼得喃喃自语道。
“无意冒犯,我是说,博士。”帕特里克忍不住插嘴,“只是我们在寻找某些更……呃,我也说不好……更深刻的东西,我猜是吧。”
这是彼得和帕特里克的反应,应该也是我们大多数人面对这件事情的正常反应。
今日事今日毕,只有少数人才会这么做。并且拖延并不是什么坏习惯,拖延并不是不做,只是在截止时间前或者是把这件事留到后面做,并且拖延有时候会让我们的办事效率更高,让我们在最短的时间里完成所有的事情。
作为一个拖延症患者,这就是我对拖延的态度和理解。
但是在《找回你的生命礼物》这本书中,我看到了一种新奇的解释,下面分享一下。
加里博士把生活中需要完成或者解决的问题比作一个起点,它有存在的目的,也有着特定的能量。把一个圆圈比做这件事的完成,那么拖延就是在这个圆画一半的时候停止了,圆圈无法继续完成,那么这个圆圈中积蓄的能量会受到束缚或流失掉,然后你就无法拥有原本属于你的能量。所以拖延症患者特别擅长给生活制造干扰。
在这个新奇的比喻中,你应该会有一知半解。
其实现在的我会很少拖延,不知道是不是心理素质变差了。每次到任务截止时看到自己还没有完成,我真的会很焦虑,具体表现就是脑子一团乱,头疼,然后就是想要摆烂。
可能是之前焦虑怕了,现在我会提早完成任务,虽然不是最早,但是至少完成之后自己的心情会很稳定,然后注意力也会更加集中,心理负担会减少。
不知道是不是受到身边同学的影响,我觉得大学生的心理还是挺脆弱的,就是一件小事也会把我们的好心情打碎,让我们低迷一下午或者是很轻易的崩溃。
在这种状态下,拖延就像是一颗炸弹,如果不改变,它很有可能让我们风轻云淡的日子变成惊涛骇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