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书法大家,政治生涯大起大落,用生命书写正直与忠诚

2017-06-05  本文已影响0人  天际边的彩虹

他是一位非常有成就的书法家,也是唐朝初年的一位政治家。他的书法师承欧阳询和虞世南,但是又不同于他们,有自己的立意与创新。褚遂良(公元596年—公元659年),他是唐代书法的真正开创者,承上启下,卓然成为唐代书法的中流砥柱。然而,在艺术上取得了非凡成就的他,在政治上却经历了大起大落,最后客死他乡,过了100余年后,他的忠诚才得到李唐王朝的认可。

褚遂良不但学识渊博,性格也极为耿直,敢于坚持原则,有时连唐太宗的面子也不给。古代皇帝,每天的言行举止会被记录下来,作为史料留存,褚遂良有段时间出任起居郎,负责这项工作。有一天,唐太宗问他:“你还在兼管起居注的事,记的那些东西,我能看看都记了什么吗?”他回答说:“今天之所以设立我来记录这些,就是充当古时史官的作用,善恶必记,以使皇帝不犯过错。我还没听说过做皇帝的自己要看这些东西呢。”唐太宗又问:“我如果有不妥当的地方,你也要记下来吗?”他回答得十分干脆:“臣的职责在于秉笔直书,皇上您的言行我是一定会记录的。”

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太宗卧病不起。那时,房玄龄已死,李勣因为被猜忌而遭贬。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便成了太宗顾命托孤的大臣。唐太宗李世民临死的时候召长孙无忌和褚遂良进入卧室内对他们说:“当年汉武帝托孤于霍光,刘备托孤于诸葛亮,朕如今将身后事全托付给你们了!太子孝顺仁义,你们也都知道,你们必须尽诚辅佐,永保宗社!”对太子李治说:“有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在,你不用为大唐江山担忧。”又对褚遂良说:“长孙无忌对我竭尽忠诚,我能拥有大唐江山,他出力非常大,我死之后,不要让小人进谗言挑拨离间啊。”

永徽六年(公元655年),唐高宗李治想要废黜王皇后,册立太宗的才人昭仪武氏(则天)为皇后。有一天,他传召太尉长孙无忌、褚遂良、司空李勣和尚书左仆射于志宁四位重臣入内殿开御前会议。这些人事前得到消息,商议如何劝谏,但谁也不想放这头一炮,褚遂良主动请缨说:“今天皇上宣召,多半是为了后宫的事,皇上主意既然已经定了,违抗者必然是死罪。太尉是皇上的舅舅,司空是功臣,不可以让皇上承担杀舅舅和功臣的不好名声。我褚遂良乃是平民起家,没有汗马功劳,到了今天这个地位,而且接受先帝托孤,不以死谏诤,无颜去见先帝!”李勣称病没有去内殿。进入内殿后,高宗对他们说:“罪莫大于绝嗣,皇后没有子嗣,武昭仪有,如今朕想立武昭仪为皇后,你们看怎么样?”褚遂良答道:“皇后出身名家,是先帝为陛下娶的,先帝临死的时候,拉着陛下的手对我说:‘朕的好儿子好儿媳,如今就托付给你了。’这些话都是陛下亲耳听到的,言犹在耳。也没听说皇后有什么过错,怎么能够轻易废掉呢!我不敢曲意顺从陛下,去违背先帝的遗愿!”高宗听后非常不高兴,第二天又言及此事,褚遂良说:“陛下一定要更换皇后,我请求遴选全国的世家望族,何必非武氏不可。武氏曾经侍奉过先帝,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天下人的耳目,怎么能遮掩得住呢?千秋万代之后,人们又将怎么评价陛下呢?愿陛下三思而后行!我今天触怒陛下,罪该处死。”说完将朝笏放在殿内台阶上,解下头巾磕头直至血流满面,说道:“还给陛下朝笏,请陛下让我回老家吧。”唐高宗勃然大怒,命令侍卫直接把他架出去,一直在隔帘内偷听的武则天气得不得了,咬牙切齿地喊道:“怎么不现在就杀了这老东西!”长孙无忌连忙劝说到:“褚遂良是先朝顾命大臣,有罪也不可以加刑。”于志宁在一旁吓得不敢说话,一声不吭。在关键的时候,善于迎合旨意的李绩却这样说了一句话:“此乃陛下家事,不合问外人。”

最终,李治不顾褚遂良等人的反对,册立武则天为皇后。褚遂良因为违背圣意,先是被贬为潭州(今湖南长沙)都督。后又被贬到桂州(今广西桂林)任都督。武则天还不解气,不久又将他贬为爱州(今越南清化)刺史,褚遂良在流放中绝望地死去。

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武则天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弥留之际,她下了道遗诏,里边有这样一句话,特别引人注目:“其王、萧二族及褚遂良、韩瑗等子孙亲属当时缘累者,咸令复业。”这相当于给褚遂良等人平反。武则天终究不是一个小女人,当过皇帝之后,阅遍群臣,她虽然恨褚遂良的迂腐,却不得不佩服他的正直与忠诚。

贞元五年(公元789年),在褚遂良去世百余年后,唐德宗下诏,将他的画像绘于凌烟阁上,让他享有与唐初的开国功臣们同样的荣耀。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