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学的土壤
宋朝可以说是在五代十国的分裂之后的又一个统一的政权,虽然实际上,它始终没能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统一,因为与它同时(时间上可能稍有先后参差)存在的,在南方和北方,都有一些政权,比如辽、金、西夏、大理等。但是,无论如何,宋朝建立了,文化和文学发展的核心地域,主要是在宋朝管辖的圈子里的。
学习这个时间阶段的文学历史,我看了些宋文学相关的书,也在喜马拉雅听书,还在网上查一些资料。但是我有些了,宋不像唐,在唐朝重点写唐诗基本是OK的。但是在宋,宋词自然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但是宋的诗、词、文都很厉害,而且创作这些文体类型的作者,又有很大一批是重复的,比如苏轼,文章排在唐宋八大家之列,词至今仍有无数的迷弟迷妹,诗也有很高的成就。因此,不仅从作者看是这样交错着的,从各文体的发展轨迹和变化演进看,也是相互交错着,相互影响着的。
所以我本来想写写宋词,但是我觉着我没法把它从这个历史阶段的其他文体中单独拆出来,于是就一起写写那个时代的大环境吧。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曾经在社会上极其严厉的阶级分界线上,逐渐增加了过度阶层的群体,随着唐朝对南北朝门阀体系的全面打破,到了宋朝时候,小地主阶级得到了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小自耕农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农业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与此同时,大城市对商业持开放态度,首都开封出现了夜市,晚上烧烤羊肉串的叫卖声此起彼伏,随着市场和贸易的活跃,经济快速繁荣起来。加上夜市上有文艺演出,文化也更加深入的走向市井,参与文化活动的人,无论从创作还是从接受上都日渐增多。
宋朝受唐朝藩镇割据危害的影响,一直规避武将做大,这导致另一个极端,宋朝文人官僚的权力很大。宋朝是一个基本属于文人说了算的朝代,这种军事上的不重视和无实权,也导致了宋朝在当时“国际”上没有什么话语权,基本上都是靠对外上贡来维系,这种方式在开始自己经济还行,受贡者胃口还没那么大的时候还行,等到后来,就逐渐成了社会关系的重要矛盾。针对“国内”的发展以及“国际”的形势,部分文人想要改变宋朝在“国际”上孱弱的形象,宋朝政治上先后经历范仲淹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然而任何“变”的行为,必然会对一些“守”的势力产生冲击,在宋朝就体现为新旧党争,这种争斗是宋朝统治阶级内部的主要斗争,而这种斗争对宋代文学的内容和思想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我在喜马拉雅听南京大学莫砺锋教授讲的《唐宋文学专题》,他提到如果要研究唐诗和宋诗的差异,从宏观上去做研究,是可以作为一个课题方向的,因为微观研究的课题已经有很多了。我回顾一下莫老师讲的大环境思路。讨论宏观性,可以从下面这四个方面入手。
一是科举制,科举虽然从隋朝发明,唐代已经采纳,但是真正发挥大作用是在宋代,在宋代,科举制真正成了寒门学子可以跃龙门的一条道路。宋代科举录取的人数远超唐朝,而且基本上摒弃了唐朝科举的内定制,宋代科举基本上就是靠学子自己的实力说话的,科举选拔的公平性得到了很大的保障。因此,客观上宋代参与文学学习的人更多了,真正有才学的人可以通过科举制真正地进入仕途了。也因此,宋代参与文学的人基本上都在仕途上了,虽然有些是高官、有些被贬谪、也有个别的不得志,但是基本都有为官的经历,这样的作者身份也使得文学内容更侧重讲时事、讲民生、讲治国,从承载的内容上极大地丰富了宋代文学的实质和意义,客观上,那些曾经有过的,重浮夸、重形式、重表面的写作手法,被自然地淘汰了。
二是理学的研究和盛行,理学本性上是讲道,不是很重视文学,但是理学以儒为主,吸收佛道思想,形成一种新的文化学术思想,这种思想对当时搞文学的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理学的盛行客观上对宋人思辨能力有了极大的提升,对宋代文人的影响自然也是润物细无声的。也因此,宋诗的说理性更强,我觉得也因此宋代文学在说理性和逻辑性上更突出,这是宋代文学作品的重要特点。比如李白写庐山,会说“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而苏轼写庐山,会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三是科学水平的大幅提升,活字印刷术的使用,使得在宋代书籍的普及度很广,书籍的传播比此前朝代以手抄为主的方式,是一个革命性的变化。客观上,使得大家“读万卷书”有了可能,因为条件具备了,只要想看,买到书是比较容易的,不像唐代,想看书找不到手抄本,就没得看。杜甫在他的诗文里会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他很看重多读书这件事情,杜甫的时候读万卷书,不仅仅是得自己想看,更重要的是得自己有那么多书,能找到那么多书,但是类似的找书难的问题,在宋人那里要轻松多了,也因此文学作品中的内容在宋人那里,重视“读万卷书”的说法出现的就少很多了,因为只要他们想看,大都可以了,难度下降太多了。
四是宋代经济高度发达,远远超过以往的朝代,宋代文化也同样是高度发达的。宋代文学参与者的士大夫气节非常正统,宋代文人都有很高的主人翁思想,他们把治理和管理国家当做自己的根本任务,文人的性格中大都有一种非常刚强的气节在。成吉思汗的蒙古铁骑横扫欧亚的时候,普天之下,马蹄能到的地方,很少有能抵抗几个月的势力,唯一的例外,是在后人眼里羸弱的南宋,它让蒙古整整花了44年的时间。而在整个南宋势力完全被灭亡的那一刻,留给蒙古人的是,是陆秀夫背着少帝投海自尽,跟随他们一起投海的,有将军、战士、官僚、还有老百姓,足有十万人,这是宋朝人的气节,政权灭亡了,但是气节还在,精神还在。这个气节是研究宋代文学需要注意的非常重要的一点。
这种土壤之下生长,宋朝文学的繁荣是自觉性的,也是历史的必然。
宋代的文学主要是诗词散文。这时期也出现了戏曲小说,但是留存很少,虽然尚未未成气候,但是毕竟开启了文学新的篇章。宋杂剧是我国古代戏剧的雏形,在杂剧和南方民间歌舞基础上形成了戏曲形式;南宋后期有了市井文学,在说话艺术基础上产生了书面文学作品,这是我国俗文学的发端。这是宋代文学为后世元曲和明清小说埋下的种子!
宋代的散文也有很高的成就。以欧阳修为领袖推动的第二次古文运动,使得平易畅达、从容婉转的散文新风格真正地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第二次古文运动是相对韩愈、柳宗元的古文运动而言的。韩柳倡导的古文运动发生在中唐时期,主要针对注重形式上词藻精美、内容中空洞无物的骈文而开展的,所谓的古文是针对骈文而言,主要指先秦、汉朝的散文,它们行文自由,无格式约束,内容则反映现实,表达感情。古文运动的核心目标是恢复儒学,通过反对骈文的形式来推行。我理解大致是,我们从政治上要推行儒学了,需要推广载体,但是传统的骈文形式主义严重,无法准确承载儒学思想内容,于是就革了它的名吧,通过一场运动。
历来的斗争都是会有反复的,韩柳的古文运动也不例外,到晚唐时期已经日渐衰落,对于措辞造句的讲究重新占了上风,文人又趋向于关注形式而无内容的创作,于是北宋欧阳修发起了第二次古文运动。
所以通俗来说,古文运动的主张,就是别那么在乎外表,着重关注内容吧,内容倾向于对时事有关注、有讨论、有建议、有价值才好。这样想来,跨过时空,跨些领域,对今天很多外貌协会的人来讲,这种主张也是很有批判价值的,比如今天那么多塌房的,看起来冠冕堂皇,却原来腹内草莽,甚至是一肚子坏水。
经过欧阳修倡导的第二次古文运动后,散文取得了很好的发展,骈文从此没啥存在空间了。实际上,我想这两场古文运动不仅对散文,对后来发展起来的戏曲、小说等文体,以及目前我们写文的思路,都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关注内容,关注思想,关注情感成为重点。也因此韩愈欧阳修在中国文学史是非常重要的人物,他们的思想和行动直接影响了中国文学史上千年。
宋诗也有很好的成绩,也有很多才华横溢的创作者。有一部分诗人学习白居易,成为白居易体,白居易对宋诗的影响非常深远,白居易跟韩柳同时代,他跟元稹几乎在第一次古文运动同一时期,发起了另一场文学运动——新乐府运动,新乐府运动的对象是诗。具体的要求通俗来说,就是写诗应该考虑让大家能读懂,简洁明了,不要绕来绕去,更重要是要讲时事,讲民生,说些有用的东西,不要虚头八脑的,看起来对仗工整,花里胡哨,实际上讲的啥,谁也不明白,那就没意思了。白居易的一句话成为新乐府运动的纲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宋诗作者还有不少人学习晚唐的诗人贾岛他们,这部分称为晚唐体,作者主要是一些隐逸僧侣。
宋诗还有相当一部分作者学习李商隐,这部分称为西昆体,人还不少,李商隐是晚唐诗人,跟同期的杜牧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在格律要求,措辞造句方面极为讲究,也有很多的经典名句,比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西昆体在追随学习李商隐的过程中,却做得不是很好,他们主要保留了李商隐对于形式和措辞造句的要求,而没有学习李商隐诗歌里承载的其他比如对情感、对时事、对前途、对国家的内容。因此西昆体总体来讲是过于追求形式了,不好。
宋代文学成就最高的无疑是词。宋词继承五代十国的风格,南唐后主李煜的词已经“眼界始大,感慨遂深”,具有很高格局视野和文学造诣了。词从宋初开始经过不少人的创新发展,迅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这些人有柳永、晏殊、欧阳修、苏轼、周邦彦、李清照、辛弃疾、姜夔等。他们在词调、内容、题材、音律、境界、风格等诸多方面极大地推动了词的发展,留下了至今依然熠熠生辉的篇章。宋词基本分为: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李清照)、豪放派(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两大类,还有一种为花间派。
社会作为文学发展的土壤,对文学的发展影响深远。宋代文学在宋代政治、经济、生活的大环境下,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我暂时只能窥探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