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light写作打卡——w6)林妹妹——那个活出自我的女子
小时候看《红楼梦》,和宝玉一样,最爱林妹妹,甚至极端到没有宝玉黛玉的章节一概不看。
走过转瞬即逝的青春,经历了成长的疼痛,世事的变迁,林妹妹逐渐成为我最恨的一个角色了,这种恨里多少有恨其不争、恨铁不成钢的意味。
甚至无数次调侃: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谁碰上就祸祸谁。
那个年龄的我,眼里心里是争、是抢,是想名、是要利,是满满的金玉良缘、门当户对,是难以抑制的打翻那些哭哭啼啼、踩踏那些不争不抢。
又拾《红楼梦》,猛然发觉林妹妹是活出真自我的典范,是那一枝出淤泥而不染的清莲,她在儒家思想禁锢的环境里,在寄人篱下的背景下,不妥协、不盲从、不违背初心。
良好教养的家世背景底蕴
林黛玉为姑苏人氏,五岁时因父做官迁居扬州。属于长在烟雨江南的女子,骨子里有江南女子的敏感细腻。
父亲林如海之祖,曾袭过列侯,是开国元勋之后,到林如海的时候,经五世。起初时,只封袭三世,因当时“隆恩盛德,远迈前代”,额外加恩,至如海之父,又袭了一代。
林家虽系钟鼎之家,也是书香之族,是一个世代尊奉儒家文化的家族。自小便生于官宦之家、书香萦绕的氛围,是林黛玉才气的积淀,也是不从众、不媚俗的底气所在。
原本已经可以世袭候位的林如海,凭借着满腹经纶参加科举考试,一举中探花。相当现在主动放弃已经报送一流名校的资格不用,重新参加高考。这份胆识和磊落是很多富贵公子缺少的魄力和自信。
黛玉的父母对黛玉“爱如珍宝”, “有假充养子之意”,“使他读书识得几个字”,以《红楼梦》才情兼具细数来看,林黛玉是一等一的,由此可见读书功底的深厚。
林如海在林黛玉去荣国府前一年被钦点为巡盐御史。他送林黛玉前去贾府的路上,告知黛玉:汝父年将半百,再无续室之意。父母之间的深情可想而知,也影响了林黛玉对于感情的至真至纯、揉不得半点沙子。
绛珠仙子的眼泪
《红楼梦》第一章写到:只因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霞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便得久延岁月。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其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
很多时候,提起林黛玉,就相当于提起了一汪汪抹不尽眼泪的姑娘,然而这眼泪除了某一世未了情缘,更多的是现世寄人篱下的凄苦,难以与人道的苦闷心酸,还有原本正处于青春期十二岁孩子天然的多愁善感。
突然想起自己的十一二岁,那时候的我多数会为别人的一个白眼难过很久,会为家长无意的调侃生一肚子闷气,还会为莫名的情绪波动伤感半天,那时候的泪点是极低的,看书为故事里的人物时而笑逐颜开,时而默默流泪。
回顾每一个人的十一二岁,那原本就是一个天真孩子最自然的状态,哭是一会儿,笑也是一会儿,可如今的评论,把林黛玉置于一个二十岁女子的年龄,说这哭是耍小性、是胡搅蛮缠。
然而这眼泪却是一个敏感的女孩子最无助的情感流露,母亲早年亡故,父亲不在身边,父母缺失的安全感可想而知,虽然有贾母的宠爱,然而林黛玉却需要花费更大的心力讨老太太欢心,因为这是她唯一的依靠。
离开贾母,还是能时时处处感觉到不一样的对待,比如分首饰玩意儿,别人拣剩下的才轮到她,虽然不是每次如此,但疏离感油然而生,宝玉因心心念念的为她,便把自己心爱的送去,表面上黛玉和宝玉拌起嘴来,实则是无依无靠的凄凉哀伤。
林黛玉的哭,是书中既定的宿世情海孽缘,是一种知恩图报的偿还,但俗世里,这哭是对自己身世凄凉的哀叹,是对寄人篱下、受人冷眼的一种孤苦难安。
真自我的林妹妹
林妹妹是只应天上有的一种存在,她眉目轻蹙,点点含愁。娴静若临水照花,行动若流云泻月。心巧性灵,若空谷幽兰,如泉澄澈,冰清,似秋日寂寞林里,复照青苔上的落日余晖,疏朗,淡泊。
大观园里,宝钗、史湘云等人规劝宝玉要走“仕途经济 之路,宝玉听得逆耳,随口说:林妹妹从不说这样混账的话。
在那个儒家思想无孔不入的时代里,每个人都传袭了按照世俗要求做人的思想,而唯独宝玉黛玉忠于自己的内心,敢于做自我。
然而做自己的代价是巨大的,宝玉的不想从政,不喜经济,被贾政数次打的惨不忍睹,身边的姐妹自然也慢慢随流俗以从众,一方面林黛玉没有像宝钗那样的家庭准备“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推手,另一方面,林黛玉骨子里对于机关算尽是厌恶更是不耻。
也在十一二岁时候读《红楼梦》,看见宝钗扑蝶偷听到丫鬟的私密话后,使了个金蝉脱壳,把祸水转给了本就孤苦无依的林黛玉,那个时候的我是意难平的,还不知人间竟有这样的心机手段,竟有这样的无耻下做。
反观林黛玉,是她不会吗?大观园里一等一的才情非林妹妹莫属,薛宝钗也望尘莫及,但林黛玉不愿更不耻。
面对自己期待的爱情被贾家和薛家家族利益利用后,林黛玉采用了“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林黛玉用无自由毋宁死来向一切的反抗、压迫抗衡。
在那个需要长成社会标准样子的年代里,林黛玉是唯一一个坚持到“我本质本洁来还洁去”的女子,也是不从众、不随俗、不卑不亢做自己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