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与学读书写作站:肥隼读西游之六——拜师学艺前的为“猴”处世法则
话说猴王在南赡部洲寻道无果,又作筏出海,飘过西海后,到了西牛贺洲地界。
上岸不久,便遇到一位樵夫。这位樵夫呐,是个孝子,也是《西游记》中出现的第一个孝子。猴王邀其一同前往学习长生之道,樵夫以“供养老母,不能修行”拒绝。后面还会出现其他孝子,等全部出场后再议。
之后,猴王在樵夫指引下,找到了神仙洞府,也就是“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进入了洞府,菩提祖师问猴王:“既是逐渐行来的也罢。你姓甚么?”
猴王说:“我无性。人若骂我,我也不恼;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陪个礼儿就罢了。一生无性。”
祖师问的是姓氏,猴王却不经意间理解为祖师在问它的脾气、气性。
这个答案虽是答非所问,但也从侧面揭示了猴王在它三百多年的岁月里所形成的为“猴”处世法则、理念、性格。
01
为什么会“人若骂我,我也不恼;若打我,我也不嗔”
“人若骂我,我也不恼;若打我,我也不嗔”(下简称“不恼不嗔”),简直是一个拥有绝好脾气的佛系青年。
这个法则、理念、性格,同看官在后面所熟悉的齐天大圣孙悟空相比,可能有一些出入。比如,齐天大圣孙悟空的绝大部分时候,都展现出一种勇敢好斗、桀骜不驯、嫉恶如仇、急躁毛糙、杀伐果断的特征。
区别是有的,可能还很大,但是辩证地看,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合情合理的。
形势决定任务。自身的情况不同,外界的形势不同,对待事物可能也会采取不同的态度、措施、方法。
让我们抛开脑海中那个本事通天的齐天大圣,把目光放在那个三百多岁的猴子、那个奔波近十年追求长生之道的猴子、那个出门靠走出海靠船的猴子身上。
它原先也只是花果山猴群中的普通一猴,只是在机缘巧合下靠着纵身一跃的勇气当上了猴王。虽然当了猴王,但由于自身和其他猴子也差不多,如果不仁不义,也会被猴群抛弃。
只有拥有一个好性格,团结尽可能多的猴子,当前的位置才能够得到持续巩固。就算有时可能也会有一些冲动、任性,但是三百多年的岁月足以让这种性格、对待事物的态度稳固下来。
出海后,又来到南赡部洲。这时,已没有猴王的地位,只是一个普通的老猴子,如何才能在充斥名利的红尘中得以存活、生存,进而在夹缝中追寻心中的梦,可能更需要“不恼不嗔”。
看到这里,是不是发现我们社会中的普通人,包括我们年老的父母亲人,他们在不如意时、在求生存时、在为我们争取利益时,是不是也像极了“不恼不嗔”。
形势不好时,可能会大概率选择这个处事法则。
换个说法,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老猴子,一把年纪,什么都没有,拼没法拼,打又打不过。不这样办,在没有足够的实力时装×,猴王可能出不了南赡部洲,《西游记》的故事也会在第一回就全剧终。
02
当前“不恼不嗔”的人,不会永远“不恼不嗔”。
形势变化时,也会“又恼又嗔”
能够隐忍的人,可能只是隐忍一时。
隐忍,或者说不争、不怒,都是当下选项中的最优抉择。
随着形势发展,必然会带来一些变化。
没有学得通天本领的猴王,奉行“不恼不嗔”,谁都不敢惹、见谁都要敬三分。
但是,随着实力增长,社会地位的上升,以及身边人的吹捧谄媚,原先丧失的自信心也会逐步重新建立,甚至膨胀至难以自控的程度。比如,在大闹天宫时,高喊“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自认天下再无敌手,小瞧了天下英雄。
再反观到现实,有些人在刚入职时,由于自身资源有限,分析形势后,便采取了“不恼不嗔”的态度。不是说本身便是如此,而是为了某些目的而采取的方式。
在形势逐渐好转后,地位上升,持续压制内心的想法也没有那么浓烈了,一些原先产生但没敢实施的念头也会持续滋生。
如果你忽然发现,身边有个人看上去“不恼不嗔”,忽然有一天“又恼又嗔”,不一定是那个人变了,人还是那个人,可能是人所处的环境形势发生了变化。
03
从“不恼不嗔”,到“又恼又嗔”,
再到“温柔天下去得,刚强寸步难移”
事物发展不会一成不变,很多时候都是在以一种螺旋式上升的方式在发展。
认知、性格、观念等等,都是在肯定、怀疑、肯定中发生着变化。
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再到看山还是山、看谁还是水。不是山和水发生了变化,而是看山、看水的那个人的视野、认知、胸怀、格局等等,发生了变化。
辛弃疾说,“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王阳明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西游记》第八十二回,八戒喊两个女妖精是妖怪,被两个女妖精打了三四杠子,回来后向孙悟空诉苦。
却被孙悟空教育了一番,“‘温柔天下去得,刚强寸步难移’。他们是此地之怪,我们是远来之僧,你一身都是手,也要略温存。你就去叫他做妖怪,他不打你,打我?人将礼乐为先。”
孙悟空的处事法则随着形势变化,在各个阶段展现着不同的形式,一直在发生着变化。
学艺前后有变化,取经前后也有变化。这种变化来源于经历,来源于对客观世界的不断深入认识。
虽有变化,但都是在最初形成的处事法则上变化,虽然看上去在外在形式上趋于相同,但是在核心理念上却有着显著区别。
“不恼不嗔”,是迫于形势,没办法的办法;
“又恼又嗔”,是误判形势,感觉该这么办,但是不该这么办的办法;
“温柔天下去得,刚强寸步难移”,是融入形势,该怎么办就怎么办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