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炼身心,我们同行

2023-09-19  本文已影响0人  倚窗听雨_1ac2

        今天,一位朋友发出一连串的叩问:每次读历史,能够留下姓名的都是超级厉害之人。我们为什么知道他厉害,因为有他的传记或写他事迹的文字留存下来。试想,历史上应该也有没有留存下来的,同样非常厉害的人物吧?那人活一世,如果不为后代留下点儿什么,是不是就等于没活过呢?如果我们做了什么好事儿,不及时记录下来,谁又能知道我们做好事了呢?比如“雷锋”,如果没有《雷锋日记》的问世,又哪里有全民学雷锋的活动呢?就比如我们现在读书,是不是应该让周围的人知道呢?我们是不是要多多去宣传,影响周围的人呢?

        面对她的叩问,我感觉特别像年轻时的我,我以前也有过这样的想法。可是,随着我跟随王老师的步伐,不断的学习后,发现心态越来越平和了。我问自己——古之圣贤的所作所为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让后世的人铭记?这是他们的精神所需吗?

        当然,《左传》中曾经提到过人生之境界:“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这些圣哲先贤们的“不朽”,让我们觉得,他们名传千古,何其幸运,何其幸福!殊不知,能看到流传千古的传记篇章,是我们的幸运,我们的幸福!

        孔子,我们民族的圣哲,他的弟子在《论语》中记述了孔子的言行。如,在《乡党篇》中,记述了孔子如何跟乡里的人相处,如何在家里独处等的真实写照。他的仁德之行,并不在乎外人知道不知道,就像修炼之人常说“谨独”。所幸孔子的弟子整理记录了下来,这难道不是我们这些后世人之幸?是我们需要圣哲先贤们给我们指导,而非圣人需要这样去传扬自己的名声。

        做事情,发心很重要。很多人做善事时,往往想让更多的人知道,因为我们希望自己的善举能够被别人认可和赞赏。可是,如果我们的发心只是为了让别人知道,而去做善事,那么这种行为就难以被称为真正的善行了。有人又问了,那些感动中国人物,为什么他们的善行,他们的事迹,就被人发现了呢?是,他们确实名利双收了,可是在我们发现他们的善行之前,他们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去做时,又何曾想过有朝一日自己的善行要天下尽知呢?我们再往深了想,到底是他们需要我们知道,还是我们需要知道他们的善行,而去学习他们,提升自己的修养呢?

        林清玄在《心田上的百合花》中提到:“我是一株百合,我就要努力的开出花来,用开花证明自己的存在。”百合开花是她的本性,至于他是生长在偏僻遥远的山谷,还是数千尺的断崖,都不影响她坚定的信念——开花。面对小草野花嘲笑她,她的花没有因此而减少;后来无数游客称赞她,她的花也没有变得更绚烂。这不就跟那些默默无闻,做着他们认为该做的事情的人们一样吗——有没有人发现我的美丽,都不影响我开花。别人发现了,传播出去了,更多的人来看我了,受益的是那些看我的人,于我并无任何不同,我依然坚持做着自己该做的事情。

        就像稻盛和夫所说:人生不是一场物质的盛宴,而是一次灵魂的修炼,使它在谢幕之时比开幕之初更为高尚。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觉得应该每天学习,不断修炼。在日益变好的路上,一定会有人与你结伴同行!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