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没做到这几点之前,就别谈为什么还实现不了自己的梦想
你是否总觉得梦想离现实的差距很大?
别人投资得当直接成了亿万富翁,
别人写文章厉害成了公众号大V,
别人画画细腻被无数人追捧,
连10后都因为广场舞跳得太神被媒体围住追访
......
而你,却还是在追逐梦想的这条路上,烦恼焦躁。

稻盛和夫的这本《活法》很清晰地告诉我们,要达成梦想得先努力做好一些事情。我最近在参与朋友组织的“Dream Tour”活动,所做的一些事正好符合这本书的某些观点,更深刻认识到作者所说的实现梦想的几个方法。
知易得难,真能做到的人很少。
1 抱有持续强烈的愿望
普通的不够强烈的愿望是远远不够的。你的愿望,必须强烈到你24小时不间断地在思考才行。这种思考,当然不是漫无目的,是得集中你的意识,去反复透彻地想实现梦想的具体方法,是在你的头脑里像过一遍电影一样,事情发展的每一个细节都考虑进去。
按稻盛和夫的话,闭上眼睛想象成功的景象,如果它在你头脑里能形成清晰的、符合逻辑的印象,那么你的愿望就一定能成功,你的愿望就一定能实现。
朋友在活动上提到的一个例子,也恰好印证了这个说法。
有个女孩她很想暑假不花钱到意大利工作学习,于是她每天都沉浸在她的想象当中,甚至用意大利语去思考她未来的这个暑假会在意大利看见什么样的人,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去什么地方,在头脑里想象体验这些事物带给自己的感觉,似乎她真的已经在意大利生活一般。
你看到这个时是怎样的感觉?
不花钱,怎么可能!
但是女孩确实达成了梦想。她在图书馆遇到了学校的艺术史老师,两人交流时不知不觉就说起了意大利语。老师惊喜于女孩流利的意大利语,就推荐给了女孩一个实习职位,实习的内容就是去意大利教一些去游学的美国学生意大利语。女孩不仅有收入,还能随行一起到意大利的几个城市游玩。
2 缜密的计划和精心的准备
稻盛和夫认为“乐观构想、悲观计划、乐观实行是变梦想为现实必须有的态度。
乐观构想:管他最后能否成功,你得先去大胆勇敢地展开想象呀。假如没有“苹果教父”乔布斯当年脑洞大开的触屏智能手机,说不定我们今天还在使用物理键盘的手机呢。
悲观计划:但要想把新想法、新点子付诸实施却离不开缜密的计划,不然只能说是“蛮勇”而已。在中国流于形式的项目计划和风控管理,我本科时候的Strategic Management的印度老师是很强调的。每一个风险应对手段,必须是项目计划中一项具体的、可以落实的工作项。更多时候保证你安全完成项目、达到既定目标的不是由于你的聪明才智,更不是你的经验,而是一个看似刻板,但是实实在在,能够很好落实的风险管控计划。
乐观实行:当付诸实践的时候,你不妨再次抱着“乐观论”,坚定地采取行动。当年乔布斯首次展示初代iPhone的时候,它还存在很多的缺陷,测试次数远远不足。不过,他还是坚决提前发布iPhone。结果,iPhone艳惊四座。
3 拥有积极的心态
书里面我很喜欢的一段话:
人生中遭遇的一切事情都是由自己内心的磁石吸引而来,疾病也不例外,一切都只不过是自己的“心相”在现实中原封不动的投影而已。
一颗企图逃避的心,一颗厌恶疾病的、脆弱的心最终唤来了灾难。正因为恐惧,结果将恐惧的事引到了我的身上。
其实,一切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归根到底是由我们的心制造出来的。改变自己的心态,努力去想好事,我们自然会进入良性循环的道路上。当你有消极恐惧的想法时,不妨试试《一念之转》作者提出的四句保有积极心态的法宝:
1、那是真的吗?
2、你敢肯定那是真的吗?
3、当你持有那个想法时,你会如何反应呢?
4、没有那个想法时,你会如何反应呢?
相信自己,我们的心是唯一能改变命运的法宝,人生是由自己去创造的。
4 专注热情,持续努力
每一天都极度认真地过。与其焦虑“每天重复这些琐碎的工作,什么时候才能实现梦想?” 倒不如脚踏实地、全力以赴、有激情地过好今天。
前几天看到一篇关于大赚了22亿的投资家徐新的采访,她很肯定地说,她所创立的今日资本之所以成功主导了网易、中华英才网、京东商城、大众点评网、赶集网等公司的投资,离不开她对本职工作的热情,因为热爱,她每天都在学习,每天都在进步。
很多人是活了一天而重复了一生,她却是专注了很多年。每个成功人士在自己的行业中都积累了至少一万个小时,徐新说她每天工作14个小时,做了20年,早已达到了30000小时的积累。
“如果说我的投资有些小小成就的话,那是因为我积累了三万个小时。”
5 亲身体验
体验重于知识。作者强调不在现场流汗,哪能学到什么经营,其实就是告诉我们要成功,必须亲自去尝试。
很多人都觉得自己零基础,做这些不行,做那些没有天赋。我也曾经一度认为我在画画上一点天赋都没有,怎么也学不好的。但是当认真开始学习的时候才知道,自己的造型能力还蛮不错的。是呀,假如你不曾用心灵去贴近这件事情,你又怎么知道自己无法成功呢?
尝试下这几个建议,相信你会找到内心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