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如何投资烤肉店Ⅰ——邀约
这是我投资经历中颇为重要的转折点,从纯财务型转向战略型,在极短的时间进行了爆发式学习,一年过后,有必要进行梳理总结,于是有此系列;再因行业特殊,影响因素着实过多,如无意中阅读至此,望以审慎的态度看待,切勿照搬模仿。更基础的关于创业、投资、工作内容我会同步分享出来。
因由
一切故事的开端都要说到我的好友,因为体型和性格脾气的原因,我们都叫他仓鼠,他是我很多投资灵感的来源。可惜的是,每当我以为新的项目可以一起合伙的时候,他都在关键时刻神隐,又在稳定回报期冒出来给我吐槽悔过。虽然我很哭笑不得,但我能怎么办,有时候我也很绝望。
2016年1月,这家伙照例在朋友圈撒狗粮,还call我说“最近发现家新的吃店,一定要叫上你拔草”,基于对前回投资的些许情感(下个系列来讲述),即使知道会落个电灯泡的下场,这个局我肯定是要去的;不出意外,我果然只能坐旁边默默吃饭,玩儿手机。
这是家日料店,烤肉为主,位于多个中学、大学交叉的美食街上,也是因为才开张不久,所以店内外都很热闹。我终于找到了另一件可以做的事情,和店老板摆龙门阵。老板王浩然非常健谈,一边帮我烤肉,一边介绍了他们家的食材,从进口澳洲牛肉的各个部位,M1--M12的油花应该如何区分、如何测量肋骨的皮下脂肪厚度,到新鲜的三文鱼如果打捞再漂洋过海;我了解到,老板本人并不是大厨,但对吃执着真的很深,每样食材都是亲自挑选。
聚餐结束得很平淡,按照我以往的做法,无非是拍几张图拼个九宫格,发博发大众点评,在各个社群推荐点赞等等。巧妙的事情发生在随后,另一场聚会中,有朋友给我吐槽他的亲弟弟最近想学日料,因为近两年本地兴起了很多体验不均的日料店,网络上,各类相关的视频热度越来越高,似乎正在预示某个市场正在加速孕育;不管是为赶潮流还是被孤独的美食家情怀感染,这些关键信息我都记录下来。
店名是【蘭】,我们往后就这么称呼它。
市场感知
3月,我盘点前年手上资金的使用,大致做法是参考现金流量表形式,对资产结构和收入开支情况进行细致划分;分析后我做出了尽快寻找到新实体投资机会的决定。恰逢此时,国家统计局发布了餐饮业市场规模数据,2015年环比增长16%,很自然地,我将前述体验感不错的【蘭】所处的日料类也加入了预期清单。
清单中的大部分我已经做了基本的行业信息收集,有的展开初期的市场调查,甚至个别已经进入核算期。
实体投资清单从时间线上看,我理应先完成青年旅社的核算工作,尽快决定是否正式投入,毕竟前有运营团队翘首以盼,后有投资合伙人拭目以待。不过由于核算成本太拖,而且去找房源的团队还遇到了不小的难题,先暂时放下不表。其余处于市调阶段的倒是可以随时调换时间,有三个项目都是属于餐饮的大类,完全可以合并进行研究。
事情的进展往往超出计划,我第六次踏进【蘭】的大门。前几次,我还新认识了店里另一个老板张帅,总厨李sir,他们三人是合伙关系;这回大约是真的和大家聊嗨了,我还没来得及细细考量,脱口而出“你们有没有考虑开分店,或者开放加盟?我很感兴趣。”,当时我自己心里也愣了一下;口头形式的邀约虽还带有半调侃的态度,但听话和说话的是两个人,我这边才开始做行业调查的准备工作,万一人家当真了,这就略尴尬。他们认为在经营初期,首先要做到把控好品牌,不应当盲目扩店,而需要深入挖掘品牌主张和价值定位。听到他的回答后我果断做出了行动调整。
在整理资料时,百度搜索指数首先跃入眼底。
日料百度指数 火锅百度指数总的来说,火锅不仅存在淡旺季非常分明的特点,还可以很清晰地看到,热度的增量在逐步放缓,整个行业的成熟度已经相当高;相比之下,日料很明显地呈现出培育期的状态,一个持续上升,从缓慢温和即将过度到快速增长的时期。投资成熟期的市场,很大的优势是产业链基本透明,从业人员也很容易招聘,财务更容易掌控,缺点在于要精准差异化,以及如何穿越周期;我回忆了一下本地火锅市场过去十几二十年的热点变化,用“凌乱”来形容也不为过,我还需要有充分的数据来支撑它的可投资性,做更多的财务数据分析。
目前来看,无论如何也要先开始进行市场调查。
邀约
我向【蘭】发出了一个初步意向的邀约,希望他们能够同意我在不影响生意的情况下做蹲点性质的市调,最后具体的合作模式可以再议。
邀约对做市场调查和核算的意义非常大:首先最大程度避免了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时间误差,如果你“偷偷”地或者“暗中”地(很多人印象中的市调就是如此)展开这些工作,收集第一线的数据会变得迟缓和不准确;
第二,给你的意向团队发出信号,增加好感和信任感的同时,也可以获得额外的环境变化反馈,如某新出现的外部投资人想进行投入,团队会优先考虑到你提前发出了邀约而至少会告知你出现了此事,再有,如果发生此事团队没有告知,那么在团队评估上你也可以做个标记;
第三,如果意向团队拒绝邀约,那么在行动上可以适时地调整策略,如改变定期观察点或及时走转腾挪寻求其他帮助,这样节省了时间成本;
第四,加强主观能动性,侧面提升自己的行动力,很多朋友问为什么有时候行动力强的人可以果断出击,而其他人却总是踟蹰不前,其实有时候行动力不是一直在那儿的,就缺那一股劲,迈出一步,后面自觉地也就开始行动了,发出邀约,就是第一步。
我的实体投资模型:
我的实体投资模型总结:
时不我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