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68岁老人给年轻人的成长建议
《全球概览》杂志前编辑和出版人、《连线》(Wired)杂志创始主编、《失控》作者,世界互联网教父凯文·凯利在其68岁生日上,向年轻朋友赠送了68条深邃而有价值的人生建议。
这些建议不仅因来自68岁长者而显得厚重,更是作者经过深度思考和提炼而形成的宝贵的人生经验。
本篇摘抄几条让笔者引发深思和启发的,并分享笔者的解读和思考,以飨读者。
1、避免追求完美,你必须追求与众不同,与众不同比完美更好。
很多时候,我们在追求完美、苛求细节中错失良机。这个时代是个快速变化的世界,机会已经无法给你充足的时间去打磨。就像手机的系统一样,需要不停地升级。
与其在别人擅长的领域里分一杯羹,不如另辟蹊径,走差异化路线。这个时代需要个性、也倡导个性。
在所处的轨道上,可能你再做怎么好,也没有足够的资源和积累超越已经出发的人。
循前人脚步而去,注定只能望尘莫及。追求与众不同,或许还有弯道超车的机会。就如抖音上各领域的网红大V,他们不一定风格一样,但一定各有各的特色。
2、不要借贷消费,唯一值得借贷只有一种情况,购买房产这种交换价值极有可能增加的东西。大多数东西的交换价值从你购买的那一刻就会开始减少或消失,不要因债致贫。
在抖音快手这些短视频媒体的鼓吹下,人们很容易陷入消费主义陷阱,尤其一些未经世事的小女生畅想过着伪小资生活,这正中资本家设的局。
作者这一思想与《穷爸爸富爸爸》作者思想高度一致。不是不消费,而是增加资产性消费,减少负债性消费。
所谓资产性消费,就是那些能给你带来正收益的东西;所谓负债性消费,就是一旦购入就开始折旧,或者需要持续投入资源进行维护的东西,比如车子。
并不是所有负债性消费坚决不能有,而是根据自己的资金情况,不要为了享受而借贷消费。
3、建立习惯的目的,是不用自我谈判,不在决定做一件事上花费精力,你直接就做了。
你知道为什么乔布斯一直保持穿同样颜色的衣服吗?是因为同一颜色的衣服,可以固定搭配,这样乔布斯就可以不用为明天早上起来穿什么衣服而纠结。
自律到极致的人,他穿什么衣服、上班走哪条路线,甚至进办公室第一、第二、第三要做什么,都已经形成了一种规律——习惯。
张一鸣说过,算法驱动一切。不仅在商业世界里,在生活中,无时无刻不能建立算法。那些自律、高效的人,正是因为建立起了个人的行为习惯的算法。
什么是习惯,习惯就是一套算法。习惯早晨5点就起床的人,他的算法就是一到早上5点自动触发起床程序。
很多好的习惯,就是帮助我们自己建立了一套算法,到什么时候该干什么事,不用过多纠结,开干就是,这样省心、省时间。
4、如何道歉:快速、具体、真诚。
这一条更像是对公关的一次经典提炼,而且吊打很多公关专业人士的公关处理案例。试想有多少明星等公众人物,犯错之后的处理都是那么笨拙和不真诚。其实既然已经犯了错,这时候能想的,就是如何将伤害降到最小。
如果公关经理们能真正践行这三点:快速、具体、真诚,那么就能最大程度上减轻公众的抵制态度。
当然不光是公众人物可以以这样的原则来道歉,我们普通人一样可以践行。当我们犯错后,给家人道歉时、给同事道歉时、给朋友道歉时,都可以应用这样的原则。
这样道歉,能避免让对方与我们站在对立面上,而快速拉近立场,共同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案。
5、保持在场,持续保持在场。成功人士说过:99%的成功就是因为保持在场赢得的。
很多人缺乏战略耐心,就在机会即将来临前选择了离场。就像在A股里,一年中大多数日子都是绿的,但屈指可数的那几天红的日子你只要在场,你的收益就能超过绝大多数人。
现实中往往是绝大多数人耐不住性子,持续的收绿让人们陆续离场,愤怒地骂道:“再也不进A股了。”离场的人总会发现,市场好像专门针对他似的,刚离场就上涨。
其实不是市场针对谁,而是物极必反、否极泰来,周期总会循环的,重要的是当周期走到下半场的时候,你还在不在牌桌上。
职场里我也发现了类似的规律。那些能做到企业管理层的,尤其是刚晋升到管理者的,都有个明显的特点。他们都是在同一部门里司龄相对更长的。很少有从个人贡献者跳槽到另一个单位成为管理者的。
我对其解释为:信任是需要积累的、需要周期的。上级在准备提拔一位下属成为管理者时,考虑最多的并不是能力,而是信任。
当同事们一个接一个离开的时候,你坚守下来了,你就给上级形成了信任感和依赖感,当有管理者岗位产生时,你就容易被委以重任。
这一条建议换一句更流行的话来说,就是长期主义。在选中的赛道上,要坚持,不要半途而废。
仅仅以上5条建议,就能让人得到如此之多的启发。如果您对凯文·凯利其他更多建议有兴趣的话,建议您在网上搜索学习,相信同样能给您带来新的、有价值的启发和思考。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