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2024-03-04 本文已影响0人
千尺冰
《庄子·秋水》有云:
“夏虫不可语冰,井蛙不可语海。”
夏生夏亡的虫子,无法跟它说清楚冰天雪地;
常年住在井里的青蛙,亦很难让它理解大海的广阔无垠。
人亦如此,遇什么人,说什么话,真的很重要。
有一次,孔子与子贡坐马车出行。
不料,半道休息时,马儿把路边的庄稼啃得一塌糊涂。
农夫很生气,就把马扣下了。
子贡前去交涉,一通之乎者也,还赔了不是。
可农夫却似乎什么也没听到,还是很生气。
子贡急得满头大汗。
孔子见状,就让马夫前去说和,结果几句话就搞定了。
其实,这就是“人以群分”。
以子贡的学问去对话农夫,难以交流,徒增烦扰;
而农夫与马夫,却是相得益彰。
马夫说的很简单:
“别跟畜生生气啊,它哪懂什么道理?
我和它如此熟悉,让它做事都还需要用鞭子抽,更何况它不认识你。
一匹马,它哪能判断你的庄稼能不能吃呢?”
农夫一听,哈哈大笑,就把马放了,还夸孔子是圣人,连手下的马夫都这么会说话。
《后汉书》中说: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身边的人是负能量的,自己也会牢骚满腹;
身边的人正能量的,自己也会积极阳光。
换言之,爱好相近,脾性相投之人,自是容易相互吸引。
乐观豁达的人,往往结交积极向上的人;
爱耍心计的人,多与居心叵测的人周旋。
爱艺术的人,喜欢扎堆美术、音乐、乐器圈;
爱运动的人,则与踢足球、打篮球、登山等人来往甚密。
道不同,不相为谋。
一个人交往的人群,往往反映了他的价值取向。
与雄鹰翱翔者,必是俊鸟;与虎豹合谋者,必为猛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