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路思维

2023-05-01  本文已影响0人  zhuhuix

不是完全模仿照抄,而是应用套路思维:学会套路、总结套路、用好套路、再加上自己独特的打法,结合自身的情况进行思考,形成完整的逻辑。

01

我写文章,一般会采用这样一个套路:

用一个场景切入,然后打破常规认知,再列出论据,最后总结。

比如,在《小心自己的能量被吸走》一文中,我先用一个场景,描述遛狗的“辛苦”:

这一趟趟折腾下来,它倒玩得挺开心,我们算是“筋疲力尽”了。

然后打破这样一个预设认知:

有些人和事,如果自己不是心甘情愿,或者没有意识到对自己的束缚,那很有可能就会成为一种负担。

接着,我引用了职场上“PUA”的现象进行说明:

那些擅长于精神操控的,实际上他们只是想从你那里获取更多的能量。

最后,我总结到:

最重要的是,我们自己要想清楚,我们的人生中应该欢迎什么样的人,又该拒绝什么样的人,切勿只顾迎合别人,也要学会坚持自己的底线,防止能量被吸走。

有了这个固定的写作套路,我在创作时就不会感到很吃力,

写出来的文章结构能保持完整与清晰,读者读起文章来也会感到通畅而流利。

02

最近,跟ChatGPT“打交道”比较多,我发现给它提问题,也有套路。

比如,我会尽量使用简洁明了的句子提问。

 "请简述太阳是如何通过核聚变产生能量?”,会比 "太阳作为一个恒星,其能量是如何产生并以核聚变形式维持的?”,更容易获得清晰的回答。

其次,使问题更为具体。

比如,问 "糖尿病患者应该避免哪些刺激性的食物?”,就比问 "糖尿病患者应该注意饮食吗?”更能获取明确的答案。

再次,考虑在问题中限定答案的边界。

比如,在提问时加上数量限制:"请列举三个缓解压力的方法。”就比问 "如何缓解压力?”,更能让答案具有针对性。

最后,掌握好分步骤或分阶段提问的技巧。

如果问题内容较多,可以先询问问题的概要或者分步问答,然后逐步深入到细节。

比如,在时间管理方面,可以先问 "时间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再深入提问 "执行时间管理的三个有效技巧是什么?"

02

既然写文章和提问题都可以套路化,那么工作应该也可以。

这就要求我具备一定的套路思维:学会套路、总结套路、用好套路、再加上自己独特的打法。

比如,我需要把重复的、基础的活尽量都整理出来,做成标准或流程,安排给别人来做。

我也要把我的重要目标都进行OKR分解,并想办法与工作伙伴对齐,这样我就可以清晰地了解自己的目标,并通过具体的行动计划来实现目标。

我还要坚持复盘的套路,看看自己哪里有疏漏,想想哪里取得了进步,听听别人的反馈是什么,总结一下有怎样的经验教训,发现共性与规律。

我甚至要用上我自己的“问题解决方法”,去建立问题识别(有什么)的统计机制与形成问题澄清的(为什么)的沟通机制,然后再通过自己的思考与实践,不断地优化它们。

一旦有了这个正向回路,我就能更高效地解决问题,以提高自己的工作表现。

04

最后,总结一下:

我觉得,当我们启动一项工作的时候,如果我们对此领域不熟悉、不专业,也没有相应技术的积累。

这时候,我们不应该马上关起门来去钻研摸索,而是要看看外部有没有成熟的套路和成功的经验。

踏着套路与成功者的脚步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登高望远,这可能是最省时省力的办法。

当然,也不是完全模仿照抄,而是应用套路思维:学会套路、总结套路、用好套路、再加上自己独特的打法,结合自身的情况进行思考,形成完整的逻辑。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