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鱼翅于花椒》民以食为天
这本书是2022年完成阅读的最后一本,也是师父2019年8月来成都旅行时带的,师傅还约了另外一位朋友,也是在成都的姐姐,我们三个人在五块石龙湖吃饭,散场时,师父从包里拿出了几本书,那位姐姐没有要,于是我把它们提走了,一共好几本。
姐姐开车先走了,我跟师傅在五块石的公交车站台上又多说了会话,我要乘坐的公车先到,我上车先走,师傅说他打算步行回去,再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
这是师傅十多年来仅有的一次会面,或许以后会有机会再碰面,那几本书是那几本好像除了《鱼刺与花椒》还有《贾想1》《贾想2》其它的我都不记得是什么了。
三年多过去了,当我开始翻开《鱼翅与花椒》阅读后,才知道师傅为何会带着它来成都,前半部分几乎都在说成都。
名字跟美食相关, 内容属于散文体裁,作者扶霞90年代初来到成都留学,从川菜开始研究,老成都巷子里的小店,还有去彭专学川菜的诸多故事,其中也讲到她为了探索当时未开发区域的风景,被各种拦截的趣事。
提到成都的川大、老城墙、宽窄巷子、岷山饭店、锦江宾馆,赖汤圆等等,大概是2022年秋天发现自己未曾记录过关于成都的一些故事和细节,像是羞于提起我生活在此似的。
对于做菜和部分章节后面附的菜谱,都很符合我的爱好,我是2013年开始学做饭的,虽然在更早之前也做,在那时跟着下厨房的菜谱有所提升,再之后便是2014-2015年做饭也有所提升,家常吃吃还是可以的,但我在有限的规则下,很难掌握川菜的精髓,麻辣。
爸爸在因为房东家爱吃辣,先后有男主人去世和小主人白血病,以及我小时候胃病作为大前提,许多时候都要求不能做太辣,以及肠胃不适蔬菜不能8~9分熟,必须全熟的情况,所做的饭菜都只能是充饥,而缺少“香”“味”灵魂。
在关于菜的切法时特地讲到腰花的切法,我太久没切都忘的差不多了,书中内容重温一遍又略想起些。
其实在整个内容中最重要的还是扶霞认识了许多朋友,这些朋友对她探索美食的旅行有莫大帮助,从第一章还是20来岁的小姑娘来当学者,到最后一章已是研究了中国菜20多年的大家。
这里面主要的还是她热衷交朋友,甚至虚心请教有关,于是我发现我最大的问题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少开口去请教和求助些什么,这是我需要攻克的题目。
其中有一章提到扶霞有一位男同学老家是甘肃的,他们关系友好同事扶霞跟去这位同学家过年,西北的沙漠以及她作为一个外国人在当地被稀奇的对待,带着奥林巴斯给村里的留守儿童和妇人拍照,甚至连女孩子都不配拥有一张照片这个我让我匪夷所思。
或许过了20年当地有所改善,但不排除部分家庭对这传统的延续,然后是当地的一些传统的习俗,就是男丁过年串门都有磕头的传统,于是使我想到了临近的省份陕西,脑子里浮过了十多年在当地发生的一些,只有当地才特有的习俗,新婚夫妻去拜年,每家都会用托盘端出十几样小食,串门的人得吃一些再走,这些小食没有固定的菜谱,每家端出的都有所不同,仿佛跟家庭和经济条件相关似的,一个外乡人不知道这个习俗的前因后果,但更像是是百家饭。
这本书从12月10日开始阅读,中间生病的几天想看却始终无法定下新来,下旬的时候想要赶进度最后就在通勤的时间认真阅读,赶在28日完成了阅读。
除了川菜,还提到了湘菜,鲁菜,粤菜,淮扬菜。
淮扬菜提到了一句诗:“烟花三月下扬州”,这让我想起自己曾经的一个想法也就是烟花三月下扬州,书中所提到的时代和现在大概会有所变化,烟花三月下扬州的种子早在我心里埋下,只是现在又突然被唤醒罢了。
早些年到过一些城市,在阅读的过程中想起了这些地方美食,或者说让我惦记的也总有那么几个,武汉的热干面、米皮、焦圈,北京的卤煮,肉饼,甜豆腐脑,上海的汤包、南昌的瓦罐汤,广州的炒河粉。
曾是一名流浪者,这些普通的街头小吃都是人生组成的一部分,也明白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道理,这些食物在成都几乎是吃不到,当我在外地总想念成都的肥肠粉,于是这几年我会时不时的吃一碗肥肠粉来解馋。
原本2022年也开始了对一些“面”店对记录,阅读过程中我更是产生了另外一个想法,就是记录下曾经吃过的饭店,或许不像美食或探店达人那样有更多的美图衬托,但我也可以在美食这个板块尝试记录,突然写作又有了新的方向,那就是记录和分享美食,为了记录本身,尝试以后就会有更多的素材做为依靠了罢。
只要去做、去思考,就会迸发出新的想法。
于是对美食的一些新的想法,其中一个是:“在2023年吃10家不同的餐厅”,第二件事是:“列一个川菜菜单在家里都做一遍。”这两件事都分别列在了2023年的规划大纲,我需要先敲定清单,再一个菜一个菜的去尝试。
那么当我记录更多的美食店时,我可以分享给外地来蓉店朋友们作为美食地图,甚至可以在有朋友来蓉时,知道哪家可以去,地址在哪,推荐给外地朋友。
那么2023年,
就要开启我的美食探索之旅啦。
2022年1月3日 星期二 晴
壬寅年壬子月辛酉日 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