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静的叙述一部惊涛骇浪的历史
我特别喜欢非主流的历史书,讲述一些不被主流关注的历史,这篇文章我想说一下《海洋与文明》这本书。一开始这本书的封面和名称都很吸引我,但是读到一半的时候就发现,还挺累的读下来,如果它能更有条理和趣味性,我想会给人带来更多惊喜。它真的是一本特别详尽,近乎百科全书似的叙述,作者像一个经历过这段历史的旁观者一样,冷静的平铺直述着海洋国家的历史兴衰和那些跟海洋相关的事物。
《海洋与文明》这本书讲述了全球闻名的海洋国家跟各大海洋区域的历史渊源。这些海洋国家是如何通过对大海的探索,以及航海事业的发展,传播知识与文明,从而发展成为称霸一方的海上强国。
海洋的历史已经太过久远,人类已经忘了曾经对大海的敬畏之心,忘了曾经是大海把全世界各个大陆板块的人类联系起来,形成今天全球化的面貌,但是今天全世界的人类却都在残酷的榨取它的剩余价值。希望《海洋与文明》这本书,能让你从海洋的角度,重新了解人类的历史,了解到海洋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功臣。作者从造船技术、航海技术、海洋地理、季风环境、海战、国家人文历史等各个方面,讲述了一部非常全面的海洋历史。让人不得不被他百科全书式的视野、宏大的历史观和知识储备所折服。就像英国《每日电讯报》评价的那样,这是一部壮丽而全面的世界史,将我们从大洋洲的原始居民带入了集装箱时代。
这本书叙述内容特别详尽、全面、宽泛,以至于略显冗长和规律不明显,我尽量归纳总结了四个在书中篇幅占比比较大的部分,来给大家分享一下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地中海国家的兴衰历史
第二部分:追逐季风的印度洋国家
第三部分:东方国家独特的海洋史
第四部分:欧洲国家崛起的海洋史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部分,地中海国家的兴衰历史
地中海是整个海洋史中最重要且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里有曾经赫赫有名的文明古国埃及王朝、腓尼基和古希腊、古罗马帝国。
首先,古埃及在人们的印象里一直都是个沙漠国家,然而位于地中海东部、红海西部的埃及,却十分依赖尼罗河及地中海的海上的贸易。古埃及人通过尼罗河加强国内各地区的沟通管理,通过地中海东部进行远距离航海活动,维系着跟美索不达米亚地区主要国家之间的贸易,传播国家影响力。
同时,船只在古埃及也是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们认为船能在死后的世界里,载人前往重生的国度。当时的古埃及处于分裂的状态,分为上埃及和下埃及。上埃及凭借先进的帆船技术,征服了尼罗河,从而统治了下埃及,促进了国家统一。统一后的埃及在尼罗河的基础上,建立了完善的水路运输系统,使国内的南北贸易、人口流动、人民生活、区域交流都更加便利。统一后的埃及日益强盛,因为埃及对尼罗河和海外进口商品的依赖,所以对航海事业十分重视,这也促进了埃及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发展。
除此之外,埃及借助北临地中海的优越位置,建立起强大的海军,开辟了穿越黎凡特和东地中海地区的海上交通航线。在将近4000年的历史里,这条海上交通线一直是海上文化交流和商业贸易的重要中心。
公元前11世纪,伴随着埃及船队影响力的减弱,法老的威望在正在逐渐降低,地中海上的主动权已经由埃及,转移到腓尼基人和希腊人的手中。腓尼基人和希腊人创造了最早的海上殖民帝国,并且最早开展在地中海以外水域,有组织的探险活动。
在公元前7世纪到前5世纪之间,腓尼基人穿过直布罗陀海峡向东扩张,希腊人也向北扩张到黑海,少数希腊人迁徙至北非。古代腓尼基大约位于今天的黎巴嫩地区,当时属于一个区域而不是一个国家。提尔古城作为腓尼基地区重要的港口城市,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它的贸易网络,几乎覆盖了整个近东地区和地中海地区,被称为"地中海入口"。
由于对海上防御的重视,希腊人把战船的船体造得非常坚固,并给坚固的战船装上了最早的撞角,用于击穿敌船。坚固的战船搭配攻击敌船用的撞角,希腊在对抗波斯帝国入侵的希波战争中得以胜利。希波战争的胜利,让希腊扫除了当时海上贸易的最大障碍,确立了希腊文化在地中海的重要地位,此后希腊文化一直保持着深远的影响。
经历了两个世纪无间断的战争后,希腊已被战争拖得精疲力尽。到公元前5世纪末,罗马崛起,并在之后的5个世纪中,依靠对地中海航线的控制,不断成长为强大的海上帝国。
罗马帝国对海上贸易十分依赖,为了贸易目的的海上扩张,罗马人让自己的军事能力更适用于海上战争。在增强自身实力的同时,罗马也十分重视增强同盟国家的海上力量,使自己的统治范围得以顺利扩张。这一时期制造出来的"超级桨帆船"使战船真正进入了海上投石机的时代,“超级桨帆船”结合撞角,和大型五桨座战船,此时罗马的海上军事实力十分强大。
到克里特战争时期,海上活动的中心已经转移到了罗马占据优势地位的地中海西部。第二次布匿战争结束,罗马打败迦太基,消除了罗马在地中海贸易的最大威胁。直到罗马征服埃及,整个地中海都处于古罗马的唯一统治之下。此后罗马人将地中海自信的称为"我们的海",并快速改造旧港口建设新港口,促进地中海地区的贸易持续繁荣,对地中海沿岸文化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以上是第一部分,地中海国家的兴衰历史。重点讲述了发源于地中海地区的古埃及、腓尼基和古希腊、古罗马这几大地中海国家的兴衰历史,可见地中海在这些古代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第二部分,追逐季风的印度洋国家
全球的海洋都会受到季风和气候的影响,而印度洋因为独特的地理位置,受季风影响的特征最为明显。这一特征让印度洋国家,在蒸汽机发明之前的航海活动都特别依赖季风。公元前4世纪时,地中海的商人直接航行到红海和印度洋,自此印度洋的海洋历史进入人们的视野。
在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季风产生于亚洲大陆和印度洋之间的温差,这里盛行的是东北吹向西南的季风。夏季高压带季风所带来的暴风雨,猛烈的袭击印度次大陆的沿海地区,使船只无法航行。只有在季风有利于航行时,船只才能穿过亚丁湾与印度洋南部的沿海地区。直到亚历山大打通波斯湾和红海后,印度洋的贸易因为开辟新的航线,才得以迅速发展。
此后西印度洋的主要贸易区,扩展到包括红海南部、东非、阿拉伯半岛南部、波斯湾东部以及印度地区。出口货物种类繁多,包括食物、纺织品和服饰、日用品、原材料、宝石、香料和芳香剂、药物和染料、牲畜、以及奴隶。同时,宗教文化在印度贸易扩张的过程中,也起到了重要的催化作用。例如佛教的治疗手法中所需要的香料和药草,主要来自于印度洋东南亚国家,随着佛教的传播,刺激了这些物品的贸易需求。贸易中获取的暴利,鼓励了印度人跨越非印度种姓接触的障碍,跨越海上季风的障碍,积极拓展海外贸易。
以上是第二部分,追逐季风的印度洋国家。重点讲述了,在印度洋上虽然受季风的影响严重,对航海活动带来了一定阻力,但是并没有妨碍印度洋地区海上贸易的蓬勃发展,以及印度洋文明的传播。
第三部分,东方国家独特的海洋史
东方国家中,最先通过海洋接触到西方国家文化的就是中国。中国起源于大陆,并且深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对陌生的海洋和外来文化一开始是抵触的。在接触海洋这件事上,非常慎重,在开始接触外来事物时,以接受外国进贡为主。
所以在中国的航海历史中,一开始是以内陆的水路系统为主,这一点对后来的造船技术和航海观念都有深远的影响。而在中国的航海历史中,最独特的地方在于,中国的航海活动主要表现在内陆水路系统建设、贸易港口管理方面,而不像西方和印度洋国家那样,以海外活动为主。
中国的航海活动开始于内陆水路系统的建设,建造水利工程,管理国内纵横交错的众多河流。首先作为农业大国,水利工程建设的首要目的在于防洪灌溉,提高农业生产力;其次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开凿运河能够增强国内水路交通效率,便于各地区沟通管理,有利于维护国内统一。中国北方征服南部百越,便于管理南方重要港口和进出口贸易。
受儒家思想,以及国家体制政策的影响,中国一开始是反对与外界交流的,所以受内陆淡水航行的观念影响,在船只的设计上与其他海洋民族都明显不同。例如吃水线以下的船首是尖的,吃水线以上的船体通常是方形的;内陆淡水航行的船只依靠船桨、撑篙、拉纤和帆等动力前行,其中拉纤是中国内河航道上船只航行的常用方法,在此后远洋航行的船只设计上仍保留这些动力前行的方式。
隋朝时期修建的大运河,远征朝鲜半岛,为唐朝的空前开放与经济繁荣奠定了基础。唐朝作为古代中国最开放繁荣的时期,开始大开国门,频繁的外交活动、文化交流、商品贸易,积极接收外来文化,使唐朝时期的中国汇集了世界各国的珍奇异宝。社会达到空前繁荣,影响力远播海外,唐朝时期的中国成为整个东北亚的文化中心,深深影响了朝鲜、日本的文化发展。
到北宋时期,中国港口数量继续增多,在海外贸易管理方面也更为重视,重设市舶司,用于检查外国船只,确保官府对所有进口货物拥有优先购买权,征收关税,接待使团,为灾难幸存者提供食物。更规范的贸易活动管理,确保了税收收入,维护了贸易稳定和国家安全。
以上是第三部分,东方国家独特的海洋史。讲述了作为亚洲文化中心的中国,在传统思想影响下发展起来的航海活动,独特之处在于,中国的航海事业更偏向国内建设,而不是海外探索。
最后是第四部分,欧洲国家崛起的海洋史
我们都知道工业革命之后,蒸汽机的发明让英国成为世界闻名的强国,英国拥有当时最先进的蒸汽船,海上殖民地扩张所向披靡,在海上称霸一时。但是,其实欧洲的航海事业对世界的影响反而起步较晚。直到12世纪,北欧大部分地区仍然是非常落后的,位于欧亚大陆的偏僻角落,远离地中海和近东的文明发达地区。而直到17世纪,欧洲才作为大西洋上的海上强国,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
10世纪初,是斯堪的纳维亚人扩张的高峰期,这一时期北欧周边的航行,大多数都是沿着海岸边进行的。由于航海设备还十分有限,再加上北大西洋恶劣的气候条件,所以错误的航行也时常发生。在11世纪之前,北欧都没有大宗的商品贸易,农业产品也没有剩余以供出口贸易,当时的贸易几乎还不为人所知。
直到17世纪末,彼得大帝为俄国赢得了波罗的海和黑海的港口,推动了俄国横跨西伯利亚,向太平洋和北美扩张。在海上扩张期间,彼得大帝为了扩张的胜利,积极借鉴其他海上强国经验,学习造船技术及航海技术,组织海军,实行大规模的造船计划,并制定了"1720年海军法令"。此后彼得大帝率领俄国军队,攻占了涅瓦河畔临近圣彼得堡的要塞,以及瑞典人占据的多座城市,俄国一直被隔离在波罗的海之外的格局从此逆转,并成为欧洲主要势力之一。
17世纪是欧洲崛起成为海上强国的开端,大西洋沿岸的欧洲强国均致力于海洋贸易。16世纪末,英国商人虽然活跃在地中海东部,但是一直密切关注通往印度的海上航线,终于在17世纪中叶,在印度的港口得以建成。
英国商人在印度洋及亚洲传统的区域内部贸易中,更为依靠低价值、大批量的商品,比如印度的棉花、铅、银和胡椒,中国的丝绸、瓷器和漆器等。西方国家对东方丝绸、瓷器和漆器等奢侈品的巨大需求量,前来进口的西方商人,回国后便能把这些稀有的东方物品,以高昂的价格卖给西方贵族,从中获得巨大的利润。
贸易暴利的强大吸引力,促使欧洲各国大力发展海军装备、制定海上制度,疯狂进行海外殖民地的扩张,此后欧洲国家在美洲和亚洲商业飞地数量激增。欧洲国家在财富的积累中得以迅速发展,成为大西洋上的一方霸主,影响力随殖民地的扩张,远播至世界各地。
以上是最后一个部分,欧洲国家崛起的海洋史。主要讲述了北欧国家和欧洲国家通过发展海上贸易积累财富,从而不断扩张海外殖民地,后起成为大西洋上的海上强国,将自己的文化及影响力通过海洋,带到世界各地。
以上,是我总结的《海洋与文明》这本书的全部重点内容,文章很长,感谢你能读到这里。这是我在孕期打发时间读的一本书,它陪我度过了一段孤独的时光,希望你也能喜欢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