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洞天科普系列:再次走近三亚自然博物馆

2018-11-13  本文已影响192人  土地之上

大小洞天科普系列:再次走近三亚自然博物馆

为了回复网友的提问,我再次走近三亚自然博物馆。

早晨的阳光还挂在椰子树的头顶,大小洞天景区刚刚开始一天的繁忙。我的猴宝宝们还在贪睡,我不想打搅它们的美梦,悄悄地走过它们的身旁。

一辆工具车运来了两盆大大的三角梅,放在博物馆的大门两旁。鲜艳夺目,异彩纷呈。花朵有白、粉、红、紫,好几种颜色,花盘也比一般的大很多。

我问搬运的工人师傅:这三角梅怎么这么漂亮?

师傅说:这是人工嫁接的,是新品种。

我又问:你们是从哪里弄来的?还有没有卖?

师傅头也不抬地回答:这是我们景区自己培育的,不卖。

这次我虽然爱不释手,站在旁边欣赏了好半天,不同角度地拍了图片,但决没有起什么抱回家的私念。也许是因为它们太重了吧。

进门的吧台后面,没有看到之前的那个小姑娘,一位黑西装的帅小伙子接待了我。他姓陈,说我们这个博物馆现在属于民办非企业博物馆。景区每年会给我们一些补贴。而馆里的展品,正如我在《走近三亚自然博物馆》一文中所说的,是李跃卓馆长30多年的私人收藏。

其实讨论博物馆的经费来源和运行机制是个很枯燥的问题,不是我们的一般员工和普通游客能够探讨的话题。于是,我们就聊起李跃卓馆长和他的化石。

交谈中,我得知李跃卓馆长是辽宁人,本来从事着矿产业。被誉为“二十世纪最惊人发现”的辽西(热河)古生物化石成为世界的焦点之后,他便抛下自己的生意,一发不可收地痴迷上了古化石的收藏和修复。为了收集化石标本,李跃卓不惜散去千金,把早年挣来的钱都换成了石头,他因此被业界称为“化石疯子”、“化石狂人”。   

由于常年与化石打交道,他吸入了过量粉尘,患上了鼻炎等各种疾病,于是来到三亚休养。三亚优越的自然环境和美丽风光不仅减轻了他的病痛,而且让他欣然心动。在当地政府和大小洞天景区的多方努力下,李跃卓毅然带着他的数千件珍贵的化石标本来到了三亚。

  2007年,以收藏珍贵古生物化石为特色的三亚自然博物馆在大小洞天景区内落成。李跃卓把自己30多年用心血收藏的所有化石宝贝展现在了海南人民和广大游客的面前。

  据说李跃卓建三亚自然博物馆,花费了2800万。曾经有人估算,他收藏的化石价值达130亿元,够专家们研究50年。但李跃卓说,古化石是国家的宝贵财富,不是我个人的私有财产,我一件也不会卖的,我只是希望能够与更多的人来分享我的宝贝。

  确实,20年后,三亚自然博物馆的藏品连同博物馆都将全部归于三亚所有。不仅如此,为了感谢三亚人民给了他心爱的化石一个安稳的家,李跃卓还将他被确认为新发现种属的剑齿龙化石,国际标本编号为SMNH001、在国际上属于孤品的国之瑰宝,命名为“三亚翼龙”。而这块化石是李跃然馆长费尽周折,用一辆崭新的名贵轿车和20万现金收藏到的稀世珍品,如今它是三亚自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大小洞天科普系列:再次走近三亚自然博物馆 大小洞天科普系列:再次走近三亚自然博物馆 大小洞天科普系列:再次走近三亚自然博物馆 大小洞天科普系列:再次走近三亚自然博物馆 大小洞天科普系列:再次走近三亚自然博物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