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贾平凹先生早期短篇小说《火纸》的感动与启迪
平凹先生多奇思妙想,深得造文之法与精髓,篇篇皆精品,非奇才、天才、鬼才所不能构制也。
平凹先生,出生于山区,少年吃尽凡间千般苦,面目和善、性格怯懦,木讷寡言,不好流说白道、不争口舌之快,却有活跃而深邃的大脑,著作立言,下笔如有神助,出手无不精品,牵思动念,撼魄摄魂,由浅入深,情感丰富,联想驰骋,不受局限。
《火纸》一文,是先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中叶写就,首发《上海文学》期刊,属先生早期小说作品。
《火纸》再现了一段凄美而哀伤的爱情故事。让人读了心颤不己,落泪不止。哀主人翁之哀,悲主人翁之悲,掩卷良久,内心也不能平静,可见先生作品的感召力、震撼力及艺术魅力是何等地强大,又是何等地不同凡响。
火纸,古老传统下的产物,民间祭拜、祈祷与祝愿所必不可少的载体。由此可以猜测,《火纸》一文注重反映的就是一出情感悲剧、可歌可泣可惋惜的一部民间爱情史。
《火纸》大致梗概与脉络:①地域之线条:由一村(堡)至一镇,呈现了汉江沿岸山乡朴素的风土人情。②人物:主写砍竹少年季子和造纸作坊打竹浆少女丑丑之间萌生的纯真初恋,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影响和女方家长思想观念陈旧、家教严控管教的不良干涉,导致两人之爱化为泡影、遂成一则情殇哀曲、爱之挽歌。字里行间展示丑丑不丑、内心极美的善良少女。副线儿,写季子与开茶坊的孙二娘、砍竹同伴、造纸坊主及卦师、众多船工之间的交往,构成一幅民间山水人物风情画。③事件:主写季子等少年砍竹→交卖与收购→丑丑打浆→造纸→出售等。通篇反映男女少年初生情愫→相互爱慕→初涉爱河、禁不住逾越鸿沟、吃了禁果→被迫劳燕分飞→不意间酿成爱情悲剧的故事。
全文用词古朴、语句乡土,民族地域风情浓厚(民歌三弄,荤素皆具),日月苦着劳苦大众的体魂,却阻不了底层百姓寻欢作乐的口,宛若黄连树下弹琴…怎么着也要找些乐子出来,以酥润那颗愁闷苦逼的心。
先生在《火纸》一文中,选事准确、构思巧妙,叙述简炼、用词精当,要言不繁,描景灵动,富含诗情画意,绘心入理、直击神经中枢…架构紧实,片段分布合理,语句腾挪自然…传神的人物语言,蕴意丰富,读之极有嚼头儿,爱不释手,百品不厌。
先生《火纸》成文功底深厚,极附合语言、故事、架构作文三原则(莫言对创作的精准观点)。
《火纸》一文,写的尽是民间事、民间情。民间事儿多半皆细碎,细碎中却不乏浓浓的情意。有血有肉的人情事故跃然纸上,栩栩如生,仿佛就在读者的眼前浮现、在身边发生,让读者如同亲临其境、感同亲受,特别信以为真,达到了臻纯臻真臻美的境界与艺术效果。
掩卷静思,弄小说就应该如此,不必有宏大叙事和记述震天动天、轰轰烈烈的大事件,而应反其道,从小处、细微处着墨动笔…众人都知的事与道理就少写或不写,把守自己的手与心要惜字如金;别人不知的,要多写细写和重点写。写身边熟知的人和事儿,用朴素的语言表达出世间真情实感而反对浮浮漂漂的学生腔那种浅显的表白。
写小说,要从自己熟悉的人和事下手写起,万事万物都可入素材…叮叮当当诸多小事体皆是小说肌体构成的有益小部件…把这些小东小西写准写活了,理顺关系了,便形成了小说令人信服的东西,等同真实发生,不感人、不打动心灵都难。
要写熟悉的人和事儿从哪里找寻…不妨让写者的人或心灵重回到生妳养里的故乡,那片故土上有妳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那才是妳创作的根和文学艺术的发祥地。这也符合莫言小说创作的经验之谈。
12月16日下午五点冷风于苏州玉出昆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