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病理生理学

2023-01-19  本文已影响0人  弘玥

(一)各种病因严重损害肝脏细胞,使其代谢、分泌、合成、解毒与免疫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机体往往出现黄疸、出血、继发性感染,肾功能障碍及肝性脑病等一系列临床综合征,称为肝功能不全。

肝衰竭一般是指肝功能不全的晚期阶段。

1、肝脏疾病的常见病因和发生机制

(1)生物性因素

(2)理化性因素

(3)遗传性因素

(4)免疫性因素

(5)营养性因素

2、肝脏细胞损害与肝功能障碍

(1)肝细胞损害与肝功能障碍

【1】代谢障碍

糖代谢障碍

蛋白质代谢障碍

【2】水、电解质代谢紊乱:肝性腹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

【3】胆汁分泌和排泄障碍

【4】凝血功能障碍

【5】生物转化功能障碍

药物代谢障碍

解毒功能障碍

激素灭活功能减弱

(二)肝性脑病

继发于严重肝病的神经精神综合症。

肝性脑病按神经精神症状的轻重可分为4期:

一期有轻微的神经精神症状;

二期以精神错乱、睡眠障碍、行为异常为主;

三期有明显的精神错乱、昏睡等症状;

四期患者完全丧失神志,不能唤醒,即进入昏迷阶段。

(三)肝肾综合征

1、肝硬化失代偿期或急性重症肝炎时,继发于肝衰竭基础上的功能性肾衰竭,又称肝性功能性肾衰竭。

2、肝肾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主要与肾血管收缩导致的肾血流动力学异常有关。

肝肾综合征时肾血管的收缩与以下因素有关:

(1)有效循环血量减少,使肾交感神经张力增高。

(2)肾血流量减少使肾素释放减少,肝衰竭使肾素灭活减少,导致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

(3)激态系统活动抑制

(4)肾脏产生的PGs值和TXA2失平衡,白三烯生成增加。

(5)内皮素-1生成增多。

(6)内毒素血症

(7)假性神经递质引起血流重分布,使肾血流减少。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