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散文简友广场

读书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2023-04-21  本文已影响0人  知枝同学

1

说起读书,首先要感谢我妈。

感谢有三。

其一,感谢她让我接触书的方式那么自然。

其实就当时的情况来说,是一种无奈之举,一个年轻的教师不敢不兢兢业业地备课,但又要带小孩,所以只好丢一本书给小孩,让她自己在一边玩。于是歪打正着,我学着我妈的样子,有模有样地翻起书来。

其二,感谢她从来不把读书和玩对立起来。

小时候我是一个标准的疯丫头,放学后赶快写完作业跑出去找小伙伴玩,常常玩到天都黑了,我妈来喊我回家吃饭。但有时候我也会在完成作业后,继续看感兴趣的书,入迷到连呼吸都变得很轻很轻。

等到了饭点,我妈半只脚刚踏出家门,瞥到我仍一动不动地坐在书桌前,惊呼:“你在家啊?一点动静没有,还以为又出去玩了!”读书,玩,都是顺其自然的事情。

其三,感谢她从未干涉我的阅读,在精神上和物质上都很支持。

小学时我特别喜欢看花花绿绿的杂志,我妈从没有强行把名著推到我面前。从通镇转学到市里的那段过渡期,尽管担心我的学习,她还是给我买了喜欢的哈利·波特系列小说。整个中学阶段,当时流行的文学杂志和小说,我都照看不误。

因为我妈的不干涉,某个时间点我自然对名著产生了兴趣,一气呵成地读完,就连悲壮严肃的俄罗斯文学,小小年纪也读得十分投入。我也懂得要安排好时间,在不耽误学习的情况下,再开展课外阅读。

就是因为以上三点,读书于我而言,渐渐变成了和吃饭睡觉一样平常的事。最关键的是,我了解了读书的趣味,这趣味深深吸引着我,让我渴望过有书为伴的生活。


2

一个人没能养成阅读习惯,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成长时期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

家长不读书,家里没有一点书香气,却要求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在书本上,孩子很难做到。

“就知道玩,不知道看看书?”这样的训斥,无形中把玩和读书对立了起来,孩子知道玩很轻松快乐,便默认了读书是件苦差事。

而“少看点没用的,多看点正经书!”这类的干涉,让原本有阅读兴致的小孩,慢慢消磨了积极性,因为家长的话语里,暗藏着“读书不能有趣,读书就是件枯燥的事”这样的意思。

但一个人只有捕捉到读书的趣味,才会真正地爱上阅读。


3

即便像我现在这样,读书和工作紧紧地绑在了一起,我未曾觉得读书是一项任务,是机械性行为,也是因为读书的趣味。

为了提高写作效率,我曾专门把阅读积累的素材存成各个电子文档,但说实话,这些文档打开的次数却不多。

普遍的情况是,当我想写某个主题,我会想起某本书里的某个人物的事例可以作为佐证,虽然不能完全记清楚,但总归有迹可循。

这是因为我记忆力好吗?也许算吧。主要还是因为,彼时我读到那本书的那个段落,我完全沉浸其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情绪有了波动,因此就存留了印象。

他日,看到相关的关键词,便触碰了记忆的开关。

正如我此刻吃着香蕉写到这里,我觉得我在遥相致敬朱自清先生,因为他也喜欢吃香蕉,喜欢吃甜食,喜欢和我一样恶狠狠地发誓“余近来食糖、购书之无节制,大宜注意”,也一样做不到。


4

互联网时代,读书被妖魔化成各种样子。

在直播间里,一本书仅因为字数多,主播就大喊大叫“好划算!赶紧拍!”

在某些读书会里,有的老师告诉你,读完这些书,你的认知就会远超同龄人,并赚到他们赚不到的钱。

在一些营销博主的笔下,他告诉你哪些是人生必读,哪些不读不是中国人,你要读多少才算自律并过上更好的生活。

但其实,读书是一件简单的事,承载不了太多复杂和功利性的目的。

读书能带给我们的,仅仅是愉悦的心灵,开放的态度,乐观的精神,驰骋的想象力,以及一种不轻易满腹嘲讽的性格。

仅仅而已。

某天,你突然在人群中兀自笑了,旁人或疑惑或惊异,但你满不在乎,因你想起了书中的某个情节,越想越觉得有趣。

那时,你的身体虽然和周围人处在一个时空,灵魂却拥有另外的时空。这就是读书能带给我们的,最宝贵的东西。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