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道难,行己道
周末共读《论语·公冶长》第六篇,此间意味种种,略述之。
有言,读文言文,可读注,绝不读白话翻译。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是嚼饭喂人,读的人饭没吃着,倒吃了人家不少口水。因为受译读者的眼界学识和立场(有时是某种偏见)所限,后来的读者极容易因为依赖作为中介的所谓大家的译读而被误导,有时反不如只略读其注、通晓整体概貌大意的人解得跳脱有趣,可会其意一二。
这一篇的共读和交流学习就是例子。
原文:“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首先大概了解此语境里的两个人。先说子路。作为“孔门十哲”之一的子路(仲由,即文中的“由”),只小孔子九岁,是跟随孔子最久的弟子,其以刚勇正直和政事见长著称(文武兼备,治政善决,也是被认为可以治理一个千乘之国军赋的大才,后来也确实做到一国重臣的家宰),他是闻义则喜、敢于任事和想到做到的这样一个人,也是唯二(另一个是颜回)的被孔子公开赞誉在某些方面(好勇过于我)超过自己的门人。如果只断章取义和读篇章译文,不了解的真以为子路不过是会逞匹夫之勇、一腔热情而其他无所可取,实际上子路整体性格色彩是以“好勇”(不是粗浅的“勇”,而是包含了无论在野、还是在政的敢于为民请命,伸张正义,还有求道之路上很重要的“信、愿、行”)最为突出,是这样一个位列“孔门十哲”的人的一个记忆标签,而非孔子意在臧否讥刺,要更完整来看。
再了解孔子脉络一二。春秋时代,作为天下共主的周天子暗弱,而诸侯仅勉强维持以表面的礼仪,进行弱肉强食,争霸兼并的战争,大国、小国其间“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的事情屡见不鲜…就是在这样一个社会问题纷杂,整体生态较为恶劣的大时代背景下,孔子曾经周游列国,尝试推行自己的治世匡世的理想主张,终而未能得以实现,唯得收颜回、曾参、子路这样为代表的“七十二贤人”,资质和器具不一的三千门人弟子化而育之,做自己能做到的小范围但缓慢而坚实的弥足可贵的努力。这里面既有一直灼灼不息的未曾更移的理想(得一大国施政而实行其“道”于天下),也有耿耿于怀的屡番的现实挫败和隐微激愤(或者可以看做一种认清和自我调侃)。
一、其旨深微,其心灼灼
这样大的背景下,再理解大略文义和其中意味。
第一句,可以看做孔子的一个比方,有他更深微、宏远的意思。“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这中央之国还未曾凝聚形成的列国并立的广袤大地、化内之土上,虽然车毂交错,看似道路万千条,可以择取去走的路好像也很多,但在这彼此强取豪夺,上下相克,争相趋逐,为政者往往罔顾民之所生所安纵意侵凌,整体社会道德风气崩坏一片乌烟瘴气的情况下,所谓的条条道路此时也变得梗阻难行,拥堵不堪(既有自己的施政主张很难被当时各国为政者接受和推行的原因,也有对这一污浊现实的认清和倦弃,以至无径可寻,无路可通),所以,不如跳出这有限视野,另辟新路,结一木筏(即“桴”)浮海,乘将出去以寻他方?(在孔子其他的论述里有前往今天的朝鲜半岛这样古称“九夷”的化外之地的意思)。不过回归常理,在一千多年后相对昌盛发达的唐朝,日本的遣唐使船队往来、鉴真大师东渡的经行记载里,乘坐适合渡海的大船官船,尚且是九死一生,常有沉覆危难,可以想见,在孔子这样的时代,结一个小小的木筏漂浮前行在茫茫无际、风波难测的大海上,它的实际可行性和难度。
无论是面对现实困境阻遏的真实的一时念起,还是调侃作比,这里面的寻寻觅觅,反而可以见出孔子“虽百折犹未悔”的那一份对理想、心念的执着与坚守的心境。那灼灼燃烧的一腔求索不隳之“勇”,说孤勇也罢,说大智大勇也罢,虽或有认清后的失望,却是并无半点退避、消极和绝望之意。
孔老夫子,依然是弟子眼中那个“虽千万人而吾往矣”、“虽九死犹未悔”的可交托、信仰,作为明灯指引而携手并行的师尊、友伴,是最坚定的那个理想主义者和毅行不辍的践行者。(虽然他只在鲁国为政很短的一个时间,虽然他的修为、行事更符合自己的中道原则,缺乏锐意和急进)这样一位怀耿耿之诚、灼灼抱负的前行者,又可得几人真正相知,或者说,谁人又能坚定不渝与之偕往?
二、孔子的“大”道与子路的“小”道
这样一个同行者,孔子不假思索首先想到的就是子路。“从我者其由与?”,之所以想到即说出,点到子路,即是出于对子路脾气秉性的了解,也是对他行事作风的熟知。这样一个几乎同岁,拜入门下前曾以武力凌暴自己,不屑于自己,却能够闻义则喜,有其根器的学友,一旦被自己的学识修为和人格魅力所折服,立即喷薄而出火一般的热情和崇信不疑。也因此,子路是老师孔子主张最坚定的捍卫者,是其思想的践行派。所以,孔子念起处,即会想到子路,肯定他会坚定不移马上来跟随自己。
听到尊师如此看重和评价自己,子路心底许是微微得意,或者由衷喜悦。这种发生在两师徒和道友间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会意,因为子路的并无作答,不能忖度更多。但可以肯定的是,两个人对各自心中确切所指和思量的真义,这一所处所立的境界,还是有所差异的。
孔子心中那个“理想国”,那一始终未能如愿,但驱策他前后努力种种的那一簇生命的火焰,只是在当下一瞬的此情此境,藉由“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这样一个意象一个比方表达出来。子路闻听到,感受到这份心志的坚韧之余,因自己被懂得、肯定而喜悦,因可以马上第一个跟从老师遂行其志而作出行动面的跃跃欲试。(虽未言语,但被孔子看在眼里)但毫无疑问的是,两个人所思和意趣,是没有完全印鉴重合,只有部分叠加交会的。这叠加交会最大的一部分,甚至犹胜于孔子的部分,是子路的“勇”,是子路的敢于行,虽然有所“过”之。这里两相对照,是存有孔子更“大”的道和子路相对较“小”的道的分异的。(比较完整、深切理解并可阐发孔子之道的仅寥寥数人,颜回算一个,子路不在其列。)
三、师之心:若有望焉
接下来是打光最多,也是歧义和误会最多的一幕。孔子正色缓言,不无鼓励和提点他这个喜爱的弟子之意,说,“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再次肯定和赞誉了子路的闻义(当然大道)则喜、闻义遂行的不俗品质,这个“过”既是褒扬、赞赏,也暗含作为老师的一丝隐忧和关怀。
由啊,你在行道这一方面无所犹疑,只要认同了就马上想去做成,这份毅勇、魄力和坚信纯一,为师也不能及,实在是芸芸其众的同行人中难能可贵的,还在哪里可以找到像你这样的友伴呢?(这里的这个“材”,解为“材质、禀赋”、或“裁度取舍”,都是可以的。)
要到哪里去寻找、收集做这样的一个可用于渡“海”的“木筏”的材料?除了如你子路这般的“勇”,是不是还需要更多?还有需要筹备的时间、出“海”的时机…
跳出就比方论比方,孔子的言外之意,子路未必尽然了解。孔子的“道”是微言大义的“道”,子路有子路的属于他个体经验、体会的那部分的夫子之“道”。就不妨品味其中的一丝丝温度,老师对弟子的那份脉脉温情、善意点醒吧。
由啊,你能够闻义则喜、闻义遂行,固然可嘉,为师赞叹,但这样的好勇过直,你要是能够再融合,再精进,完善一点就更好了。(未说之言,但其后孔子论及子路时说过“不知其死”,是有大隐忧的。子路也确实在后来卫国的一次内乱中挺身赴难而被砍为肉酱,惨遭横死。)
但,通篇的要旨,不管是孔子之“道”,还是子路领会到的那一部分“道”,落脚点仍然在如何“行道”上面。
四、当行之道及其障碍
你信守的是什么样的“道”,你有多强大的愿力想实现它,你又如何为之付出绵绵不绝的坚韧超卓努力?是中途罢手,黯然退场,仓皇弃逃,进退失据,改弦更张?还是虽百折不挠甚至殒身不恤也要拼尽全力达成?
最重要的是如何来“行”,以及能否坚持去行心中奉守之道。虽然可能无法追及孔老师和那些先贤大哲的大道理想以及经行事迹,也无法与身边那些眼中的出类拔萃者做横向对比,但每个人都有属于他的、灼灼发光的这辈子的“当行之道”,只是在实行的力度和进度上存在很大差异罢了。
那么,困住我们,使我们不能如最初信愿捧出的一团火热的那样行自己的“道”的障碍是什么?
是颠倒妄想和无时无刻窜出的千百个其他的“心”。
商业丛林社会的训诫,传染的风气,让人常常处在一种不竞逐无以得安生的焦虑之中。正如一句歌词所唱,“给我更多,给我更多…”,所以总感觉有很多未足的欲求在驱使自己不得不左奔右突。填满的少,焦灼和匮乏感如一头野马在心内左冲右撞没有停息;填满的多,心灵仍然空洞,了无生趣。竟不知何时,那一闪而过的属于自己的生命亮光,那曾激荡于心的少年英气和当然此道,划拉一下子已堙灭无踪,成为一个现在空有外壳、了无趣味的令曾经的自己也讨厌的那个人。
叩问自己何时迷失了本道,不如回归源初和根本,从简简单单的一件自己可行之事着手。比如纯心一意,做好一道菜,吃好一口饭,泡好一壶茶,劈好一捆柴,走好一步路…在一件事里,清心志于一事,做好一事,虽然表面上看,这样做与所谓的一心多用、充分利用时间,忙七忙八比较起来好像慢了很多,效率太低,但其中实现的精深与品质,还有体会到过程趣味,那种抵达,反而是一种实质的“快”,可以在不自觉中触抵自己心中本道,品尝喜悦和自在。
五、行道难,行己道
即使是平凡日常一天、一物,仍然有指向超越性的可能。若是全然一心践行自己心中热望之事、当行之事、欣悦之事呢?那一定是走在属于自己的生命亮光之中,愈发可以活出自己的宏阔和精彩!而这个过程之中,间或萃取、偶得的一二快落和意义,即是品味到的、已证现了的属于自己的“道”。
行道难,不过是自己“拧巴”了自己,这确实需要时时给到自己勇气和智慧,把这副肉身和心灵做澄清,拨回到属于自己的道之上。
行道难,更行己道。
每一趟人生之行“道”,在本质意义上都是孤行之道,他人无可替代去走,若能找到它,并矢志如一,坚持下来,不说什么乘风破浪或有时,什么大成就大富贵,但那种力行自己悦奉之“道”过程中的丰足、喜悦,那一次一次多了些许的自在无碍,将会更多地降临,赐福自己,丰盛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