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的人都在谈的事:创新方法论
一:两种创新 为什么要创新?作为企业最核心的目标就是盈利,也就说企业要增长。 驱动增长的方式有三种,1、红利:人口红利,政策红利;2、管理:企业管理;3、创新:模式创新,技术创新等; 在当前大环境下,红利耗尽,管理已达到极致,那么只有创新才能达到增长的目标了。 创新有两种:1、连续性创新-沿着原有路线迭代;2、非连续性创新-从当前业务线转换到另一条业务线上; 基于这两种创新,有一个S曲线模型:无论你是做技术,产品,业务,公司,产业,都可以用该模型进行分析; 连续性创新的例子很多,如:Windows系统的升级更新,苹果手机的升级换代等; 在什么情况下要做连续性创新呢?
image在竞争基础稳固,相对稳定且可预测的市场环境中,企业应当采取连续性创新策略。 但是有个弊端:会遇到极限点; 福斯特在《创新:进攻者的优势》中说到“如果你处于极限点,无论你多么努力,也不能取得进步” 非连续性创新就出现了 创新理论之父熊彼特认为:只有非连续性创新才是真正的创新;他有个很形象的比喻:你不管把多少马车连续相加,也绝不能得到一辆火车; 连续性创新,可以增长10%,非连续性创新可以增长10倍;非连续性创新通常比连续性创新规模大100倍,回报也多100倍; 二:极限点 为什么会有极限点?两个因素:复杂和规模; 阿瑟在《技术的本质》中提到:技术越发展越复杂,变成了重重叠叠的复合体,从而遭遇硬壳化,直至崩溃; 杰弗里,韦斯特在《规模》中提到:所有生命体都存在规模极限,包括体重,高度,寿命等; 很多企业和组织都是遭遇了极限点,然后被非连续性创新取代;比如:诺基亚功能手机在连续领先14年,被苹果的智能机取代; 企业的宿命 1、规模越大,时间越久,增长速度越慢; 2、无论规模多大,企业最终一定会死亡;
三:创造性破坏
创造性破坏主要源于企业思维和市场思维这两种思维碰撞导致,企业思维基础假设是连续性,其焦点在于运行和管理,市场思维的基础假设是不连续性,其重点是创造与破坏。市场的秘密就是用创新企业去杀死老旧企业,老旧企业的为了让自己永久经营,会保护自己的当前业务,个人进步和团队进步难以满足市场的速度。熊彼特认为:创造性破坏是资本主义的本质。市场和企业,企业和业务,都是是子系统的关系。如若想让市场有活力,那就要多个企业来激活,如若让公司有竞争力,那就要多个业务来支撑企业发展。企业如此,生命亦然。
image知道了上述知识点,那如何才让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呢?那就要引入第二曲线理论了。第二曲线指的是在企业原有业务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发展符合市场的第二条业务。如:腾讯的微信之于QQ,阿里的淘宝之于阿里巴巴。
image这里还有一个重要知识点,就是企业在什么时候来进行第二曲线的发展,这里有个数字,就是关键要素出现十倍速变坏,也就是判断极限点的方法。福斯特在创造性破坏书中写到,识别极限点的能力,价值千金。
四:分行创新
作为小公司如何做到非连续性创新呢?第一曲线还没完成,怎么在人力物力资源匮乏的情况下去做第二曲线呢?
image这里有句话说的很好,缩小尺度进去,当大尺度出来。物种不是从一个物种突变成另一个新物种的,达尔文有句名言,不是物种和物种之间的竞争,而是同一种物种中不同个体之间的竞争更激烈。所以不是让你放弃主营业务,去开辟新业务,而是在主营业务中微创新,生出来新业务。方法,将第一条曲线用N个次级S曲线组成。再将某个次级S曲线发展成第二曲线。
image非连续创新的核心算法:Z=Z²+C,也就是说第二曲线不是布局规划出来的,而是从第一曲线中长出来的。
image举个大家最熟悉的例子,支付宝,支付宝并不是阿里规划出来的,而是在运营淘宝的过程中发现支付是个大问题,当时的市场支付没有一家满足淘宝的这个需求,银行也没有做相关业务,所以只能团队自己研发,让阿里的业务在金融领域又开了花。
image此文章为CallMe小凯原创,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