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守流年12】学习滋味长

2021-02-02  本文已影响0人  宁超群

1

昨天读完了武志红的《为何家会伤人》,计划今天之内,完成武志红的另一本书《和另一个自己谈谈心》,早上起来第一件事情就是读书。完成了《自恋》《孤独》《成长》,还剩下最后一小本《梦想》,明天接着读。

2上午听了李庆明老师关于“教师的八喻”讲座。

像知更鸟一样拥有神圣的信念,守望圣洁情怀,这是职业功德;像知更鸟一样博爱、慷慨、仁慈、宽厚、这是事业的美德;付出没有回报的劳动,热爱弱者,善待同事,分享经验,共赴困难 ,善待不好是一种积极道德,是个人美德。

像猪一样智慧,学会质疑,那是知识分子的天职;像海豚一样创新;像云雀一样做个歌者、舞者,有深厚的艺术修养;学习狐狸和刺猬,成为杂家+专家;学习猫头鹰的思想和气质: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哲学,要有一定的洞察力、思想力,不同学科有不同的哲学背景;学习蚂蚁的耕耘智慧。

3.下午见学生,面试新老师。

他们是我在泡天带出来的第一拨孩子,昨日看到他们在班级群里发出召集令,感觉表达自己的想念之情。这些家伙还是像当年一样善解人意。齐刷刷来了一大拨。

高一了,当年的小不点儿们,都长成了大人的样子。“宁老师,你猜猜我在谁?”哈哈,还用猜?六年的相处,眉眼熟悉至极,一看就知道谁是谁。

抱着我们当年的班名“行知屋”横幅和大家留影纪念。和他们聊了一会儿,赶紧去面试新老师。

半个小时的备课,十多分钟的模拟上课,十多分钟的沟通,本来一个小时能完成,今天用掉一个半小时。只想说,参加面试的老师,要注意以下几点,不要踩坑:(1)注重仪表,不要穿得太随意;(2)态度自然大方沉稳,说话的语速要适中,不要着急慌张;(3)模拟讲课也要关注课的整体性,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细节的处理;(4)回应面试官的话题,不抢话头,抓住问题的核心,简单明了地阐述。特别不要反问面试官,更不能给面试官提要求。

4.下午继续听李庆明老师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讲座。其中最感动我的是李老师带着那些实习生,反复磨课,达到苛刻的程度。磨课,确实是一个教师专业发展的不二路径。真要感谢当年磨过的那些课,更要感谢当年也像李庆明老师一样严厉的磨课伙伴们。

5.晚上的共读学习

(1)导师先说断后不乱,规矩走在前,我喜欢。

(2)讲座内容涉及到对讲师的尊重,笔记仅供自己参考。这里呈现一些相关联的书籍,如:弗洛姆的《爱的艺术》,那天在书店看到,只买了弗洛姆的《存在的艺术》,还没有来得及看,下一次进书店,要看一看《爱的艺术》。关于《幸福心理学》,我看过积极心理学创始人塞利格曼的五本书。《非暴力沟通》很久读过,印象已经很模糊。开始反省自己以前读书的方式:读了就过,没有任何印象,说明自己需要改变读书的方法。哪怕不是啃读,读书的时候,也要尽量和生活实际相关联,保证读过之后有一定的收获。

聚焦话题并分组讨论:核心观点是什么?案例的触动?意犹未尽的地方?自己的观点:良好的夫妻关系应该是什么样的?这样的方式挺好,跟我们学校的分享式教学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的回应:

1)核心观点:夫妻关系排在第一位,拥有第一发言权,家庭才会稳如磐石。

2)案例触动:读到《太愚孝,轻妻子》的案例,脑子里总会浮现我在乡下做老师的时候,教师宿舍经常听到夫妻吵架甚至打架的场景。这样的争吵打闹基本上是因为与老人的矛盾引发的。以至于我成家后,面对老人的过度侵入,一味回避退让,导致身体受不了,差一点积郁成疾。只有夫妻二人达成共识:夫妻关系第一位,家庭才能保证真正的和谐幸福。

3)意犹未尽的地方:夫妻关系失衡的家庭,到底对孩子会有哪些影响呢?我能想到的首先是孩子生活在一个吵闹或者压抑的家庭,当下的身心会受到很大的损伤。其次会影响孩子将来的择偶观,再次,不良的家庭系统可能会产生代际传递。

4)自己的观点:良好的夫妻关系应该是什么样的?第一、夫妻关系在家庭中排在第一位;第二、两个人亲密而独立;第三、会相互聆听,彼此尊重,理解,包容。

家,需要经营。爱,是一种能力。特别是做老师,不能把对学生的规则带回家。特别是对自己的伴侣和孩子,做回家庭角色就好。

为什么要读心理学?首先是了解自己,特别是自己的童年创伤;其次才是去处理面临的关系。但是,学了心理学,不要轻易地去指导他人,因为每一个人的家庭背景不一样,面临的问题也不同,你把他人的创伤挑出来,却没有专业能力帮助他人,反而会伤害到他人。

抛出自己的观点,思考他人的观点,实在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

今天一直处于忙碌中,忙而不乱,内心欢欣。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