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看云起时《道德经》6-16
天才总是成群结对出现。疯子也一样。
但要了解这一切,还得自己真的有经历过。
看过《长安三万里》,东哥说李白到底还是个为了当官不惜丢弃底线的商人之子,倒不如一直踏实本分的高适,出世就是中年,直接越过中年危机,在人生的最后逆风翻盘,实现终极梦想。
比起李白,杜甫,东哥更喜欢王维。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没有一番肉身在红尘中经历,不可能有如此淡定,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一切不过是周而复始,水穷处就是云起时。
英雄所见略同,东方如此,西方自然也是。
一切都会过去。
出处已无从考证,犹太王大卫的戒指上刻着这句铭文,普希金的诗句里写着这一句,真的品出点味道,也是在不断经历累积之后才有所体悟。
熬不过去的时候,只要想想一切都会过去,再困难的也不过就是观其复。开心的时候也一样,一切都会过去,开心的此刻更加值得珍惜,稍纵即逝怎能不沉浸式体味珍惜。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道德经-第十六章
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注解】
让心灵保持虚空到极致,内心守住静谧平和控制到极点。万物各自生生不息,在自己的节律轨道上运作而互不干涉,用只是看着万物自由生长的心态面对世间万物的生长变化,只是观察万物生生不息,周而复始的状态。
世间万物共同蓬勃生长,从万物的发展和变化中,观察其必然循环往复,永不停歇的运动规律。这样的规律不外乎从生长到死亡的平静,再从死亡到重新生长,开始新的生命;从强到弱,再从弱到强,以此生生不息,在变化中生成一种发展变化的规律。
万物纷纷纭纭,各自循归其本源。回归本源称之为寂静,仿佛不再运动,而这种寂静就是回归本源的状态。回归本源的状态可能以一种常态出现,它就是一种永恒的规律。能够了解这种永恒的规律称得上明智,看得清。如果不能了解这种规律而妄想胡作非为的话,就会给自己带来重大的灾难。
认识永恒的规律之后,通常能变得大度,包容。只有拥有包容一切的广阔心胸的人才能做到大公无私,大公无私才能顾全大局,进而君临天下。君临天下的人才能合乎自然的规律,能够顺从合乎自然的人才算得上得道。真正晓得“道”的真意能终生不受危难的侵害。
无论是明白人生哲理,还是认识客观世界,最基本的态度是“致虚”“清静”“归根”“复命”。道的本体是一种虚无的状态,或者说是一种循环往复的运动规律,正因为其生生不息,运作起来才没有穷尽,而将这种规律运用得好,从个人到宇宙都会和谐地运作并长久地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