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喇嘛性醜聞」談起(轉)
從「喇嘛性醜聞」談起 (宗薩欽哲仁波切)
2008年05月06日蘋果日報
台灣最近發生一件關於某位藏傳佛教住持的事,希望這聲明稿能釐清某些由此事件而引發的疑惑,或至少幫助大家不只從一兩個觀點,而從多個角度來看事情。
首先,堪布貝瑪千貝仁波切所涉及的事件非常不幸,也應受譴責。佛教很民主,負面行為的結果由個人以業果的形式承擔,沒有佛教法庭討論這些事。這點相當幸運,因為若真有佛教法庭,它會墮落,如同發生在每一個民主系統裡的情況,這反而會在佛教徒當中產生不和諧。
道德價值產生期盼
此事件鮮明地暴露在媒體上,特別讓藏傳佛教的追隨者感到萬分尷尬,但其實是正面的發展。佛陀在2500年前明白說過,「依法不依人」。但這教誨不容易做到,因為人是實體,看得見且時常很具吸引力;而教誨或佛法卻不可見,有時還枯燥難解。所以我們容易被老師這個可察覺到的實體吸引是有原因的。
當人們評論佛教或佛教徒時,常存在含混不清。一個也許行為不端的新近出家僧或在家修行人經常被指責:「他怎麼會做出那種事?他不是佛教徒嗎?」這類言論顯示問這問題的人似乎不懂人心或人的習慣。不只佛教徒,身為人都有許多事是該做或不該做的。但多數時候,我們並未做該做的,反倒做了不該做的。「應該」或「不應該」,這類道德價值會升高希望和恐懼,並且產生期盼。重點是,不要認為某人應該如何而被這種期盼所誤導。
想像我們今天披上袈裟,這不表示我們明天就會變得完美。如果那麼簡單,世界和平就不是問題。當佛陀建議穿著袈裟或這類的修行,目的是要人們保持專注與自覺。我了解,涉及此事的人並非剛出家的新手,相反的,他還是受尊敬的住持,這更讓人難以接受,因為身分、地位、名聲愈高,我們的期望愈大。
這種事並非頭一遭,社會許多不同領域都曾發生類似過錯,包括政治圈、宗教界。在儒家社會,我們往往掩飾長輩或領袖的惡行,但我們要仔細思考,當偽善被掩飾起來那就更危險。或許這也讓我們了解,那些看來端莊,或那些穿著袈裟看似沒有惡行的人,常是最偽善的人。
另外,我們過度關注性醜聞,卻不太重視金錢議題。社會全然接受供養捐獻,這習慣在宗教界產生物質主義心態。內鬥、忌妒、推銷自我的人,儘管不是明目張膽,卻造成傷害。若有人被逮著跟別人老婆在一起,是非分明;但若有人被發現把應該用在佛法上的錢拿去買名貴轎車,卻辯稱這是為了利益眾生,我們對他的感覺就模糊的多。
惡人行善應被寬恕
台灣人尤其要好好思量這問題。我本身擁有寺廟和佛學院,因此可以了解,20多年來,因為贊助者的慷慨捐獻,寺廟外觀改善甚多,但靈性修持的品質卻大幅降低。僧侶到台灣或其他國家募款,卻未將善款交給寺廟,這已不是罕見的事。
縱使捐款真的交給寺廟,因為沒有透明機制,永遠不知道究竟多少款項送達寺廟。這個似乎慷慨地供養了寺廟的僧人被尊為大施主,沒多久他就不再參加法會,也不再遵守寺廟規條。這些是寺廟領導人和施主雙方必須思考的問題。
社會也應當承受一些責難。我常看到,西藏社會及華人社會不太尊重那些公開表露自己個性的行者或靈性人士。我家附近有個修行人叫勾弟喇嘛,因為他賭博,大部分人鄙視他,但在我心中,他是一位偉大的修行人。
總之,我認為很難正確地評論這種事。若你堅持要評斷,就應盡可能徹底考量所有狀況。重要的是這位住持做過許多好事,帶給許多人快樂,所有那些不能因為此事件而盡毀;那是不公平的。
若你習慣只因一件壞事而抹煞一個人所有善行,世界和平就永不可能實現。反過來,一個人終其一生所作的惡行,應該因他的一件善行而被遺忘、被寬恕。
作者為藏傳佛教喇嘛、作家、《高山上的足球盃》的導演
--------------
YUAN按:2008年,堪布貝瑪千貝仁波切和女弟子被女夫抓姦的醜聞暴露之後,到現在,將近十年,貝瑪千貝仁波切似乎消失了,不再有任何訊息披露。我非常喜歡貝瑪千貝仁波切的歌聲。對此事覺得遺憾。感覺那是貝瑪千貝仁波切修行路上的魔考。其實不宜斷然評斷是與非。
宗薩這段話說了兩件事:無論如何,一個被揭發的錯誤,比被掩蓋的偽善要好。另外,在評價一個人的錯誤時,請加上他曾經做到過的善舉一起評價。我也覺得貝瑪千貝仁波切至少應該受到這樣的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