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励志火星人有共鸣

我更现实了,但却更接近梦想了

2018-06-23  本文已影响12人  77a49b207cca

-1-

我更现实了,但却更接近梦想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现实”从一个中性词语变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贬义词。

一个靠情怀写文的自媒体人,开始接收商业广告,下面开始有粉丝评论,你怎么这样了,不喜欢你了;

当你和青春一起做过梦的好朋友,开始张口闭口谈存款和房子,他们会说你变了。

当你看着满大街的乞讨者,却丝毫没了年少时的悲悯同情,你竟然也开始自嘲起来。

人们会说,你越来越现实了,带着一种略显鄙夷,又带着一点惋惜的神色。

然而,现实只不过是被人们魔化了的替罪羊,它本就是必然的客观存在。

每个人的面前,都有一趟现实的浑水,没有人能逃得过。

可能只是,人们害怕这样仓皇地没头没脑地长大;

又或者,只是想谈一场永不分手的恋爱,没有任何现实的牵绊;

又或者,人们怕承担责任,现实太痛,做一个巨婴有时候也挺幸福。

白岩松曾经在郑州大学的一个演讲中谈到:

青春回忆的时候很美好浪漫,但经历的时候很残酷。青春就是残酷,人生的很多次第一次都在青春期,你要抉择,不要以为每一代人都说青春好,你便产生了幻觉。”

青春何其好,少有完美的结局,但又有必然要直面的现实。

戛然而止的爱情,突如其来的变故……

昨日的甜蜜总是让人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但没有人,是靠着一边指责现实,一边成长为自己喜欢的样子的。

-2-

我更现实了,但却更接近梦想了

曾经,我梦想成为一个作家,成为一个自由职业者,拥有数不清的诗和远方;

沉湎于这种幻想,却从来不会着手于眼前,从来不曾想我该如何一步一步努力;

似乎它就真的只是一个梦,可以让人傻乐很多年的那种空无一物的梦。

曾经,我以为自己喜欢上一个人;

甚至都没有认真了解过对方,就在脑海里幻想着过完了一生;

但从来不曾走近,却发现以为的喜欢只是个假想物,就像美丽的泡泡,一碰就碎。

有时候,现实意味着真实。

当你脱实向虚,围堵在了一个叫做想象的围墙内,出不去,别人也进不来的时候,没有现实的养分,你甚至都不知道,你可以利用哪些资源,哪些途径,去实现你的那些幻想。

尽管,很可能,最后发现那根本就不是你真正想要的。

曾经,朋友说,打死都不会走相亲这条路,感觉就像一笔赤裸裸的交易,让人恶心。

但是,真实的世界是,她所能接触的圈子,只有方圆几百米的小格子间。

一半已经为人父,还有一部分已经为人夫,剩下的一些用她的话说是歪瓜裂枣。

随着年岁增长,三十岁近在咫尺,守株待兔,被动等待,反而显得可笑。

至少,相亲是一种可以增加几率的渠道。

也许,在这个真实博弈的市场中,你发现自己不够美,不够自信。

这就是现实,你必然真切的感知到自己的真实处境,才能给生活最精准的反击

你开始学化妆,学穿搭,开始学习各种新技能。

总之,你开始更加认清自己,也更加有方向地努力。

这个世界是现实的,只有你用努力和自我,令它柔软。

更现实,意味着可以精准衡量现实与理想的距离,然后去努力;

而无视现实,只会让人一直局限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3-

我更现实了,但却更接近梦想了

著名电台主播青音,曾经在夜色温柔中,慰藉了多少个孤寂的灵魂。

于每一个粉丝而言,她就像一个心灵天使,用干净纯粹的声音驱走世间每一份寒气逼人。

出于时代浪潮和发展的考虑,她慢慢转型,开始拥抱新媒体,并走上了创业道路,但初心不变,希望可以继续传播爱,让世界更美好。

但是,只要开始做企业,就免不了商业化,有些粉丝接受不了,没头没尾的指责。

好像,你就应该像特蕾莎修女一样无私奉献,就应该不食人间烟火。

这只能说明他们还在自欺欺人,活在一个自己假想的世界里。

如果有一日,逃离了自己坚硬的壳,探出头来,就会知道:

一个成熟理智的人,首先得先活着,才能谈理想。

人如此,企业更是如此。

任何一家创业公司在成立之初,首要任务都是活着,商业化是企业的天性。

没有资金来铺路,拿什么养活团队,又拿什么去传播正能量。

当企业负债累累,无人问津的时候,你难道可以靠着贩卖情怀起死回生吗?

青音说:自己只会做内容,不会赚钱,但现在成为知识平台创业者,必须需要对团队和投资方负责。

商业有商业的规则,不是别人现实,而是你太无知。

她创立的better学院,只要顺利结业就能学费全免。即便在市场规则下,这无利可图,但她仍在做,靠的正是因为可以解决现实存活的问题,才能得以维持。

更现实,意味着在权衡利弊后勇敢抉择;

是肩挑万斤责任的底气,是离理想更近的一步捷径。

-4-

我更现实了,但却更接近梦想了

《十三邀》许知远对话马东那一期,两种截然不同的时代观点在碰撞,人们看到更多的是冲突。

许知远问马东,喜欢这个时代吗?

马东毫不犹豫连续点头三下,喜欢。

许知远一脸费解,娱乐至死、思考变浅的时代,有什么可喜欢的呢。

他一直都是这个时代的受益者,他承认,但他更多的是不满。

马东说:“只有5%的人愿意积累知识,了解过去,剩下95%的人都只是活着。”

他们都明白这个时代的问题,但选择了不同的参与方式。

马东选择拥抱新事物,新形式,在用大众媒体的内核,保有自己的观点,同时,也迎合这个时代最前沿的娱乐形式。

创办节目《奇葩说》、《饭局的诱惑》,融入九零后,打王者荣耀,一副在卖萌不可耻的路上越来越远的样子。

他说:“人生的底色就是悲凉,无从反抗,但新鲜的边界,会让你有些幸福感。”

而许知远,他不满真实的世界,但愿意带着一种偏见的声音,一种自我怀疑的声音,去一层一层拨开迷雾,去探究真相。

时刻保持思考,我们究竟应该坚持什么。

他创立单向空间,希望带来更多思考,更多清醒的表达和认知。

这种坚持,并不强势,但只要可以微微震慑一下时代的肤浅,就够了

不论是选择何种方式,他们不约而同的在真实社会的基础上,填补自己的好奇心,用行动来建立一种归属。

越来越能接受现实,而不是越来越现实。

更现实,意味着更接近真相,意味着可以在规则之下创造;

即便时代底色悲凉,仍要努力去创造新的系统。

现实,不是让你尔虞我诈,而是看懂规则,创造规则;
现实,不是让你趋炎附势,而是保持清醒,全力冲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