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vOps 5.0版本的150天历程
转载本文需注明出处:微信公众号EAWorld,违者必究。
做DevOps产品差不多三年了,中间经历了诸多架构变迁、团队变动、业务目标调整,终于在七月下旬,正式发布了DevOps产品的 5.0 LA版本。这个版本从三月到七月,历经大概150天,每个阶段都面临着一些痛点,在此与大家简单分享。
目录:
1. 写在前面:不满意随处可见
2. 三/四月:集成模型之痛
3. 五/六月:MVP带来的变化
4. 七月:规模驱动工程优化
5. 后续:长期规划、短期见效
先简单介绍下此版本的主要特性:
此版本覆盖了产品管理、项目管理、持续集成、自动部署、交付流水线、精益度量6个领域能力:
-
平台对外提供全面的开发运维一体化方案,已经受过大规模生产验证。
-
平台不强调全自动,更倾向于在企业流程体系下,通过持续运营,提升生产效率。
-
平台与微服务、容器无缝融合,兼容不同基础设施,为开发、部署等能力要求提供支撑。
写在前面:不满意随处可见
每一次版本研发,看着前序版本,都特别不是滋味(一般开发同时会很通俗的讲:“每次看到以前自己写的代码都想抽自己”)。
比如,之前的版本中太强调项目管理的敏捷,却完全没有考虑企业版本火车式的敏捷,记得去某个银行时,客户上来就问版本火车在DevOps平台怎么支持?我承认,真的没细想过。
再比如,之前的版本太注重基础能力的建设,没有太考虑DevOps要千人千面,把概念模型简单粗暴的映射到界面设计中,是个很严重的错误。
诸如此类的错误还是很多,暂且先不自我批评了,回到现在这个版本,我们在研发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挑战,是如何面对的。
三/四月:集成模型之痛
对于DevOps平台来说,核心价值在于将不同阶段、不同工具有机串联,数据打通(所谓横向打通部门墙,纵向打通工具链),所以势必要集成常用的一些工具链。
做集成类项目的同学都会比较清楚,集成类项目常常面临以下三个难点:
-
集成类项目最大的难点是模型适配,比如禅道和jira,都是项目管理工具,但底层模型区别很大,这就要求在集成时能够抽象出通用模型,甚至要做一定的能力取舍,形成标准模型。
-
从技术来看,大部分三方工具都提供了rest接口或对应客户端,但对于一些长任务调用,需要考虑异步或者CQRS模式。比如Jenkins集成,通过api调用得到key,后续通过任务key获取pipeline状态,也可以通过pipeline对DevOps进行hook回调。
-
从数据流来看,DevOps平台现阶段的比较现实的目标,是支撑80%的日常工作,很多专业工作还是要到原有专业工具上进行,所以在集成时,需要分清数据流向(哪些以查询为主,哪些以操作变更为主等)。
举个例子,对Jira的集成,DevOps模型是这样映射的:
可以看出,DevOps做了不少取舍,同时引入了jira没有的产品概念,来统一管理需求。而对于数据流,DevOps在项目管理中更注重看板与项目报表(进度、效率、质量),日常工作还是建议在jira上去做,毕竟jira的工作流等能力非常强,不是某个新的项目管理平台能够覆盖到的。
通过不断的抽象和调整,最终在这个版本里,集成了如下工具链:
五/六月:MVP带来的变化
这个版本属于实施带动研发,客户要求月迭代上线,这对我们的计划安排、研发质量等要求都很高,遵循MVP的交付尤为重要。
先说说何为MVP,如下图,要让每个阶段都能有可用的产品,全称“最小可行性产品”。
但顺着上图不难看出来,其实从可重复利用的角度来看,MVP的方式反而有一定浪费。毕竟造出的滑板车,在汽车产品上是完全没用的。所以,如果是低质量的MVP,后续耗费在迭代改进上的精力反而要更加恐怖(毕竟不是每个版本都是一刀切的)。
而对于大型产品来说,使用MVP交付最重要的一点在于故事的合理分配(大小、优先级等),回归产品经理的本质,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中,会告诉大家如何找到最有价值故事,优先交付:
-
从意愿角度来看,要做的故事往往是非常多的,在有限的时间里都完成是不现实的。
-
从竞争角度来看,业界都不易做的,往往价值更高。
-
从自身能力来看,不要一味的盯着那些还没有太好方案的需求,快速完成能做的。
当然,永远不能离开MVP的本质,要保证每个冲刺后交付的版本都是可用的,让大部分角色能参与进来。还有一句话,我觉得也很适合现在的大型产品研发模式:“think big, start small, do smart.”
结合上面的思路,在迭代过程中,我们对故事进行严格甄选,有机会大家看到我们产品时,会发现有些特性,在上面明显花了不少精力,而一些比较普遍的特性,可能反而没有做的很完善:
一种是我们认为理解较好的,我们会优先并花更多精力去做,比如自动化部署:参考了oneops设计,将逻辑部署与物理部署架构分离,通过在线部署架构的设计,再将其与目标环境或资源、以及具体部署策略等关联。
拿标准的三层架构举例,nginx+tomcat+mysql,开发环境中tomact部署单点,生产环境中tomcat部署集群,其实就可以做到一套设计,多次转换形成最终的可执行脚本,完成整体应用的多环境部署。设计思路如下:
另一种是我们自认为有技术优势的,比如交付流水线:因为我们有流程引擎组件,使得面向不同的企业交付流程,可以做到动态可配。比如某个企业流水线上,是有预发这一步的,又或者上生产前是需要人工干预和多级审批的,对我们来说会比较容易实现,最终参考界面如下:
正是在这么一个个“有取舍“的迭代中,我们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了近30W行代码的版本交付,并在每个月完成从测试环境到生产环境的发布。
七月:规模驱动工程优化
一直有客户在问,你们的DevOps有没有使用微服务架构?业务和技术上究竟是怎么拆分的?
我的回答是:早在1.0版本我们采用过微服务架构,将其拆成了十多个领域系统,但在这个版本我们合了。
做事要有激情,但切勿激进。同样是造车梦,马斯克和贾跃亭,至少从现阶段来看,结果是不一样的。
对于我们这么一家以产品为核心的公司来讲,如果产品线和产品线之间采用太多不同技术栈,产品部门与事业部(服务部门)不能一起往前演进的话,即使某个产品技术栈很先进,缺无法让公司所有人短期接受并掌控,就永远做不到全面推广。
话说回来也许有人觉得我们还是太保守,但事实确实如此,这没法和互联网或创业公司去比,传统企业在技术演进路上肯定是相对慢一些的,更追求工程化和稳定性。
在7月,随着外部项目的增多,DevOps的实施面临着更多工程化管理的压力。如何从单一团队负责交付,发展到多团队配合?如何从孤立产品迭代,发展到企业版本火车交付?这些都是工程化要解决的问题。
我们的思路一直是,从BAPO角度来解决问题:
业务角度:多产品形态,往往不同客户的需求从大块上来看就是不一样的,有客户要CI,有客户要CD,有客户要项目管理,所以面向不同的业务目标,产品需形成对外多形态、插件化。
架构角度:微服务、容器等生态逐渐完善,前端技术也变成了react与vue等少数之争,这个时候我们对架构逐步升级,面临的风险会更小。
流程角度:DevOps强调持续迭代、持续交付,面对不同企业,细节流程虽有不同,但开发流水线,测试流水线,发布流水线这些却都是必需品,所以可以通过流程梳理,形成落地实施规范。
组织角度:团队加强配合和学习,比如与事业部部门的代码共享,我们推荐使用fork模式,事业部逐步掌控,并能将一些实施过程中的优秀特性pull request过来,反向帮助提升产品。
后续:长期规划、短期见效
如何让DevOps平台保持生命力,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以下四点:
易扩展,平台作为企业产线的一部分,需要与大量的工具、平台交互,像拦截机制、hook机制都必不可少,尽可能让平台与更多能力串接,才能形成一条全周期的生产线。
可度量,MVP强调快速推出,通过有效的反馈机制,为后续优化方向提供参考。DevOps面向的部门和角色较多,千人千面的需求更为明显,所以快速收集反馈,持续度量尤为重要。
连通性,这里更强调数据的连通性,是否知道jira上的某个task,花费了多少行代码?是否知道jira上的某个story,现在运行在哪台server上?这些都是数据联通的例子,也是DevOps设计中最重要的一环。
标准化,或者我们也可称为”最佳实践“,也许现在还很难标准化客户流程与规范,但在某些细分行业里,总会有一些榜样企业或标准,平台更应该将这些标准作为规范落地,通过模板配置、流程配置,帮助客户形成最佳实践。
目前我们的DevOps还无法覆盖全能力,比如测试管理与自动化,比如监控预警,都还需要逐步建立完善,从产品发展角度,我们更希望业务目标要大而全,但实现要快速见效(实现大而全,说实话确实也投入不起)。
最后分享下这个版本的主要功能矩阵,望大家对我们的一些经验和产品能力给予建议或指正:
作者介绍
顾伟
现任普元信息主任架构师。长期致力于IT技术研究、产品设计与开发、架构咨询等工作,擅长Web、OSGI、CI/CD、服务治理、云计算等领域技术。对DevOps、自动化运维、微服务架构有着浓厚的兴趣。
关于EAWorld
微服务,DevOps,元数据,企业架构原创技术分享,EAii(Enterprise Architecture Innovation Institute)企业架构创新研究院旗下官方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eaworld,长按二维码关注
8月-9月,PWorld系列技术趴还将继续上演。目前,8月27日将在北京举行PWorld MeetUP“微服务&DevOps专场”已启动报名,戳“阅读原文”可直达报名页面,并了解更多详情~
阅读原文:http://mp.weixin.qq.com/s?timestamp=1503651493&src=3&ver=1&signature=*1dZ9W6NdO7gFELFaB5VVmcfz7I6ODsOp6wlDFX-1Pwa9ArFj8dp9U6iSGYRLmivyd-qY54rQMft4-Qs7PyleQppprxfp2MzJhm7Ezllz9p7xQN4*5Nb2RUGX9d0t37hgI0IFejvkIurkpv0C5NqnStRZP9CRGrBS8GnyzwRZJg=&devicetype=Windows-QQBrowser&version=61030004&pass_ticket=qMx7ntinAtmqhVn+C23mCuwc9ZRyUp20kIusGgbFLi0=&uin=MTc1MDA1NjU1&ascen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