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老师讲述文章儒释道传统文化佛、儒、道专题

【南怀瑾老师】这样管束自己才够得上法器,够得上一个学佛法的人

2019-09-15  本文已影响0人  传承网

这样管束自己才够得上法器,够得上一个学佛法的人

本文摘录自 《大圆满禅定休息简说》

【初学自利为首修,静地守心离散闹,对治调染去恶缘,见修不违虔修法,五毒自性所生者,刹那正念而能获,不散而依于对治,能知三业不放逸,知羞有惭调自心。】

这个还是讲初修的人,当然以大圆满的修法,初学不注重利他,应该注重自修自利,专修去,只怕不成佛,不怕没有众生度。有的人,自己也修不成功,跟人家多谈一下又血压高、头昏了,然后叫作菩萨道,少吹了!你菩个什么萨呢?先要把自己修好了再来。所以初学以自利为首要,万事不管,在清净的地方随时守心,防禁自己的心起心动念,也就是禅宗所谓的观心、守心,离开一切散乱、愦闹。

首先修行要“对治调染去恶缘”。我们在世间滚久了,尤其年纪大了,世间的经验越多,染污越厉害,调染就很难。我们所有的修行的方法,念佛也好,拜佛也好,做气功也好,听呼吸也好,白骨观也好,种种等等,都是对治的法门,都是药方。吃药是为了治病,就是调染,都是为了调治染污,都是清洁剂,把我们的身心染污洗干净,恢复它的白净,去掉一切的恶缘,为善去恶。

见道、修道不违背虔诚、诚恳,“见修不违虔修法”,就是儒家所谓的“诚敬”。对佛法恭敬,对自己随时不能松懈,这是我经常在打七的时候讲的,我想起每次打七就气,香板一拍,有人就转过身来听热闹,好像听瞎子说书一样,我也不是说书的。我常常讲,当年我学佛的时候,是在军校,事情也忙,因为后门溜出来,就是文殊院这个大庙子,我早晚就溜到文殊院,在泥巴地上拜佛,有时候拜两三百拜。你们在家人这一批同学们做不到的,哎呀,不是给人家笑吗;再不然给人家笑迷信了。我不管,大丈夫要这么做就这么做,一心诚恳地拜。现在这里还有地毯呢!可是我从来没有看到有人在这里拜佛,包括几位出家同学,因为我每天来这里看,有人拜佛没有。我这个眼睛雪亮,拜过了有印子的,但没有印子,说明没有人拜,恐怕要佛下来拜你才行。总有一天,佛要下来拜你,求你。所以,见道、修道不违,都要虔诚修法,一念虔诚恭敬,什么法门都到达了。真正的正信很难,的确有这样的事,我一生当中的经验很多,坚信、诚信、虔诚就到达。

与生命俱来的五毒——贪嗔痴慢疑,其实也是自性变起来的。“五毒自性所生者”,五毒是无明面,属于阴面,不是光明的阳面。我们大家说心散乱,坐不下去,定不下去;你当然定不下去,因为你心中无正念。如果有正念,或者是你一念信佛,观佛,或者是一念“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就切断了。所以《华严经》告诉我们,“初发心时,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五毒自性真的不能断吗?真的要三大阿僧祇劫去修吗?因为我们不能正念,“刹那正念而能获”,刹那之间正念,立刻获证菩提,就进入那个境界了,有什么难?

所以我们修习佛道的人,随时要虔敬,“不散而依于对治”,妄念来,一提正念,就归到正念位上了,也就是孟子所讲“有诸己之谓信”,马上回转来,这个时候不散乱。定就是不散乱、不昏沉,对治一切法门。所以我们真正修行的人,在身、口、意三业的起心动念,决不放逸,不放逸就是决不原谅自己,决不马虎,而且决不躲避。原谅了自己,这也是魔障。在我的经验上,假定正念一提,测验一下自己,精神就来了。真的,要讲戒律,平常不敢讲,因为你们不会信,放逸的罪过是堕畜生道,那个畜生多放逸啊!你看那个猪、老虎、狮子,只要吃饱了,趴在那里就不动了。

要注意啊!这是今天讲到佛法,提到佛法真正的庄严性,给诸位稍稍了解一下,因为很多年来我不大讲这些。老实讲,很多年来,我是在“骗”,也就是诱导诸位向佛法路上走,所以你们怎么样都可以将就。我一直说:真讲佛法还不是这样,那会一进来就把你吓掉一条命。非要严肃到这个程度才叫作坛场、道场,才能够把心行严谨起来。所以人要知道,身口意三业不放逸,就是要精勤。放逸是有一点马虎,原谅自己;精勤是积极再去努力,所以我们修持,自己要知道羞耻。儒家讲“知耻近乎勇”,要拿出勇气来,有惭愧心,要调和自心。大丈夫学佛,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今天没有进步,自己打自己两个耳光,“该死!为什么没有进步!”就要这样精勤,这样管束自己,才够得上法器,够得上一个学佛法的人。这一段是讲法器的条件。再看下面的解释:

“初入解脱道等,修真实义为首故,间接或自心欲思利他,而无有力。”不要说学佛,我们大家都想帮助人,但是事实上,帮人自己没有能力,所以先求自修,求得能力,把智慧、功行,变成力量,才可以利他。

“盖自心为烦恼性故,去恶缘及依寂静地,对治烦恼,见道与行道不违误而行持,当烦恼所生,于彼即以正念执持。”为什么我们不能利他?因为自心不能清净,所以不能起作用。这段和我刚才讲的道理一样,都说过了。

“一二刹那而不令住于自心故,于身口意三,以正知、正念、不放逸三者不忘,乃殊胜紧要也。”随时随地注意自己身、口、意三业,尤其出家的同学们要注意。

“《入行论》云:诸欲防心者,正知及正念,虽舍命犹守。”《入行论》这本经典上讲,一切修行的人,要想防止自己心性不起恶业,不被欲望污染,宁可把生命抛弃,也不离开道业的清净进修,不离“正知及正念”。这个精神,这几句话,就是佛,就是我的老师,我们还拜什么佛呢?

“我即礼此语。”修行人就应该顶礼,崇拜,依止,学习。也就是说“正知及正念,虽舍命犹守”,自己没有正知,失去了正念的境界,自己要起忏悔。

“特于凡夫之心,随缘而转故。”我们一般平凡的人,没有成就的人,外境界一来影响你,就跟着转陀螺一样转走了,如果不随境转,已经是有相当的功力了,已经是一半的圣人。我们没有办法不随环境转,常听到同参的道友说:“哎呀!我的环境没有办法。”该打屁股!是道业重要还是环境重要?换句话说,你对环境没有办法,你已经在随境转,嘴里讲不随境转,还谈什么修道?用不着修了。所以凡夫之心,随缘而转,这是自然的,换句话说,你仍是一个地道凡夫,不谈了。

“今教诫于缘显及自显之法者。”现在要教诫大家,“缘显”是因修法的因缘而呈现;“自显”是自己如何明心见性这个方法。所以我们这个楼上,几位在这里修道,环境当然还是不够理想,不是个道场;但是说起来,在这个都市芸芸众生中,此楼我觉得已经是圣地,如果还有境不能转的话,那赶快按电梯下去走吧。在这个都市中,能够找这么一个小地方,并不多。所以像我,前两年要闭关时,看了多少地方啊!阳明山、桃园啦,还有新竹有人送地,我跑了三次,真是自打耳光,哪里都可以闭关啊,我就在楼上把门一关就好了嘛,心转了就是境转了,哪个地方不是道场?随便哪里,蒲团一摆就是了。

像我当年在四川看到那个疯师爷,他几十年就在厕所那里,不是我们现在的厕所,是“坑深粪落迟”那种厕所,臭得不得了,他睡也在那里,打坐也在那里,那不是道场吗?我们大家福报太好了,自己不要把福报享完了。你想,我们是中国人,中国的灾难多大啊!而我们这一条命幸而存在,今天在台湾这个富强康乐、衣食无缺的地方,种种物质的享受,半个天人一样的境界,还有修道的环境和时间,如果还说事情没有完,环境不好,这叫作自甘堕落。这是以修道的立场来讲,只好补充这一句,好给大家转个弯。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