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丽娅新角色遭辱骂:头顶一片绿光,你却告诉我幸福
佟丽娅官宣了新剧《三十而已》,本来喜事一桩却被各种议论。演员饰演人间百味各种角色是业务范畴,这无可厚非。但佟丽娅出演老公出轨还苦苦挽留的全职太太,难免让人联想到她的现实婚姻。
两年前陈思成实锤出轨,佟丽娅选择原谅,只是之后所有的采访陈思成变成了禁词。婚姻对每个人的功能不一样,有些人在里面找安全感,找陪伴,找爱情,找稳定的生活,走进婚姻的理由不同,对另一方出轨的处理方式也是个人选择。佟丽娅打开大门欢迎陈思成回家,外人没有权限指手画脚。
“每逢你想要批评任何人的时候,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
这一次佟丽娅新角色激起“民愤”,只是正好踩中了社会痛点。现实生活中,老婆原谅男人出轨的事大有存在,但请不要向公众传递这样的选择是正确的,这样的隐忍是值得宣扬的。
1
女人可以给犯错的男人机会回归家庭,但这种原谅不能是因为骨子里来自性别的卑微。
《失恋33天》里病危的老太太讲述自己孕期的时,老公出轨小姑娘的故事。她知道老公在她眼皮底下干的龌龊事,只是能要求他一辈子不出问题吗?出了问题能修就修。她对老公说:
“你心里要是放不下那个女人,你就去找她好了。反正我现在孩子都有了,怕什么?我就把你当成是一根盲肠。我说割掉就割掉。可你要是觉得为那么个人没有必要,那我就把这件事情,当成是为了给我助产,以后都没有必要再提。”
有些人不相信修补好了的东西能和之前完全一样,总觉得破碎了就是破碎了,宁愿记住它最好的模样,也不想把它修补好,然后终生看着那些碎了的地方。
无论是包容还是勇敢止损只是多元婚姻观的一角,谁也不比谁高贵,不因特立独行而故意反叛,也不因周围声音而委曲求全,最后的答案问自己就好。
2
那大家到底在反对什么?是男人在婚姻中的忠贞、还是大环境对男人和女人的忠贞,家庭责任,婚姻地位的不同要求?
反应现实婚姻状况的电视剧当然要拍,但问题是什么角度,要告诉观众什么样的价值观,是在巩固腐朽还是推动进步。
有一部日剧《坡道途中的家》,全职主妇在家里被丈夫吆来喝去被当成理所当然,周围所有的声音都在告诉女人,男人在外打拼养家多么辛苦。
男人回到家是有权利当二级残废被无微不至照顾的,没手没脚,就算妻子永远在拿着铲子小跑着帮丈夫拿啤酒也被当成应该的,慢一点就是妻子的错。
男人不断在告诉妻子,你不是一个合格的母亲,实在不行就找我妈来帮忙。这本来是你的责任,但由于你的“失职”才要麻烦长辈。
邻居,婆婆,对“顾家”的丈夫超高赞美,但对于全部时间都用来照顾家庭,照顾孩子的妻子却多有苛责。
“男人是不会来帮你,遇到什么要自己加油,这样的日子很快就熬过去了,之后就轻松了。”
“别人都这么过来的,你也能。”
“孩子和工作,你没办法兼顾,别勉强。”
需要工作和孩子兼顾的女法官觉得,丈夫和未生孩子之前商量的行为不一样。
“那是因为你说不这样的话,你就不生孩子。反正我不介意自己一个人工作。”
“一般身为人母,不都是这样做的吗?说实话,我以为你生孩子之后会改变想法。”
有些人生活在这样的婚姻里习惯了,很多女性的钝性太高,根本感觉不到这样的压抑和不正常,甚至觉得现在有女人反对这样的“安稳”婚姻是不安分的。
这个世界贬低女人的不只有要维护既得利益的部分男人,还有抱着男尊女卑当荣耀的部分女人。
3
别再强化“公序良俗”了,这个世界给女人的框架还少吗?
《三十而已》的剧情介绍里,钟晓芹因为爱好写作卖出高额版权,婚姻一下子从男强女弱到女强男弱,婚姻失去平衡,然后钟晓芹就要面临抉择了,为什么?
Papi酱刚毕业的时候靠老胡养,现在Papi酱的收入远远高于老公,老胡并不在意Papi酱在公开场合说自己比老婆挣钱少。
“他挣钱多,他养你,他不会看轻你;他赚得少,你养他,他也不会看轻自己。”
在婚姻里男人和女人都有独立的人格和自我,安全感和尊严都来于自己,为什么男人对尊严的敏感来源于妻子的优秀和发达?
《三十而立》佟丽娅饰演的顾佳本来是金字塔上层,把老公打造成体面的“许总”,自己成为里外一把手的全职太太,丈夫有小三了,她想到的是让丈夫回归家庭。
电视剧里的人设不是个人选择,面向公众的艺术创造是需要有一定的社会反馈。
《三十而立》是三个女人为主角的作品,为什么女人为主角就一定只能在家庭的泥沼里挣扎?
《欢乐颂》里的安迪,《前半生》里的唐晶,韩剧《迷雾》里霸道“独裁”,冷漠又势利,会用“阴暗”的手段打压后辈,也会用威胁的方式来挑衅上司的新闻主播高慧兰。
比起《三十而已》,更多人期待《淑女的品格》,四个不婚主义女人在职场上的拼杀和自由。
女人可以选择结婚也可以不婚,三四十岁的女人不应该生活重心就一定是婚姻,为原则坚守,为理想打拼,苦一点,酷一点,会哭会笑,不只因男人哭笑。
女人不再希望在“公序良俗”的框架里活着,给与人类的多元,女人也会拥有。
小七的微信公众号简七七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