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摘抄18

2023-12-05  本文已影响0人  三升春酒

事实上,我们所有人都会一次次地欺骗自己,以便做出选择后,坚信自己做的没错。

行为是确定一个人自身信仰、价值观和态度的主要信息源。(不要看一个人说了什么,看做了什么。还有一句话:有心行善不赏,无心作恶不罚。)

人们会按照他人对自己的感知和评价来调整形象。(以人为镜)

为一个承诺付出的努力越多,它对承诺者的影响越大。

费劲周折猜得到某样东西的人,比轻轻松松得到的人,对这件东西往往更为珍视。(有时却不是这样,人们珍视的只是过程,出了结果反而没有那么欣喜。)

只有当我们认为外界不存在强大的压力时,我们才会为自己的行为发自内心的负责。(没有压力时,人在舒适环境下更容易承认错误。)

社会认同原理:在判断何为正确时,我们会根据别人的意见行事。

认为一种想法正确的人越多,持有这种想法的人就越觉得它正确。(从众)

一般来说,在我们自己不确定,情况不明或者含糊不清,意外性太大的时候,我们最有可能觉得别人的行为是正确的。(内心不强大,知识经验不足,不愿担责任,往往愿意听别人指挥)

光环效应:一个人的某个正面特征就能主导别人看待此人的眼光。

对失去某种东西的恐惧,似乎要比对获得同种东西的渴望,更能激发人的行动力。(恐惧更能激发行动力,严师出高徒。)

人类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有选择处世态度的自由和选择自己行为方式的自由。(我们往往会放弃这中自由,为了一时的安逸。)

或许不确定性才能更好发挥我们的潜力。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