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个扭曲思维及其应对策略
2024-05-30 本文已影响0人
砖家_2131
除了我们说的灾难化思维之外,我们再来认识一下其他的各种扭曲的方法。
比如说过滤。什么叫过滤?就跟咖啡那个过滤器一样,过滤是别人跟你说了一段话,你只听到了糟糕的部分,好的那部分完全没听到,这个叫过滤。把生活中美好的东西、很棒的东西、对生活有帮助的地方都过滤掉,这个是自动过滤的过程,这是第一种思维方式。
那要解决过滤的方式,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你需要迫使自己去关注反面,去关注那个糟糕问题的反面。你要提醒自己说:我又过滤了,所以我要看看有没有好的一面。
第二个就是极化思维,比如说一个妈妈,她特别想成为一个好妈妈。结果有一天早上,送孩子上学迟到了。她说:“完了,我不是一个好妈妈,我是一个非常糟糕的妈妈。我连送孩子上学我都做不到,我特别失败。”你看,把一个小事夸张变成了一个极化的思维。
这种情况之下,你需要学会使用百分率。使用百分率,我在80%的状况之下可能是个好妈妈,还有20%做得不够好,这就避免了极化思维的方式。所以在生活当中你要引入概率的这个概念,去用百分率来给自己做一个简单的界定。
第三个叫过度泛化。一个事发生了以后,你会觉得它一定会扩展到全部,整个生活都被毁掉了。这也是,这跟那个极化思维有点接近的过度泛化思维。这时候我们可以用数字来替代那些形容词,比如说,糟透了,我损失极其重大,对我是巨大的打击。你看,你用的都是形容词,当你用这些形容词的时候,你觉得自己压力特别大。
还有的人喜欢看透他人的心思,我们叫作推理。当一个人觉得自己能够推理别人,能够看透别人的心思的时候,这时候你需要提醒自己,别瞎猜。
生活中大量的烦恼都是自己瞎猜出来的,所以减少推理阶梯是非常重要的东西。不光是个人的生活,还包括管理公司、管理团队的时候,千万不要瞎猜。瞎猜是一个团队毁灭的开始。
接下来就是放大。放大就是我受不了了、我应付不了、我要垮掉了、我要逃掉,我要来个说走就走的旅行,这个叫作过度放大。
这时候你要告诉自己说,我可以应付,无论发生什么事我慢慢应付,我一件一件做,我总能应付。
还有一个叫个人化,个人化就是觉得周围的人都是针对自己的。他们无论干什么、说什么,都跟我有关系,都是冲着我来的。所以在这个个人化的部分,我们要学会不下结论,不为别人所做的事下结论。
还有一个就是应该化的陈述。我应该成为一个更好的人,我应该学会什么什么东西,我应该是一个情商更高的人。你知道每一句应该背后都带着巨大的压力,人们最不应该跟别人说的话,就是你应该怎么怎么样。
反过来很多人喜欢跟自己说“我应该”。那么,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去寻找一些例外,比如有的人不像我说的这样,人也过得挺好的,寻找一些例外,不要给自己设定这么强迫的目标和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