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心随笔

大数据领域的最大增量市场

2022-08-31  本文已影响0人  AlleSpace

8月30日,互联网数据中心发布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大数据市场IT投资总额为2176亿美元,预计未来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5.6%。其中,中国2021年大数据IT投资约为140亿美元,到2026年将增长至约360亿美元,预计年复合增长率为21.4%,位居全球第一,市场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也就是说,未来五年,中国将是全球大数据领域增长最快、增量最大的市场。

的确,大数据的应用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无处不在。出门查天气预报,开车导航班,上网看推荐的东西,背后都是大数据。与此同时,大数据带来的数据隐私、算法歧视和“大数据杀伤”等问题也成为重要的公共问题。

现在大数据及其背后的算法发展到了什么阶段,未来有多大的想象空间?如果拿物理学的发展来比,现在才刚刚达到伽利略的阶段,离牛顿还差得很远,更别说是上天的宇宙飞船了。换句话说,我们原以为无比聪明的大数据算法才刚刚起步。

在微信官方账号的“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中,举了两个例子:午饭时,你和同事拿出手机查看天气预报,你可能会惊讶地发现,你们同在一个屋檐下,但天气预报结果却不一样。这是怎么回事?天气预报会根据每个人的个人喜好推送吗?的确,大数据衡量天气的维度有很多,包括气象局给出的预报,你个人的运动轨迹,下雨的频率,你当时所处的位置等等。

重点是,在这种情景下,是你过去的个人行为和同事行为的区别更重要,还是此时此刻你们在同一屋檐下的事实更重要?这个问题对人类来说很简单,大数据却不知道。有可能是次要因素占的权重太大,你收到的是不同的天气预报。

比如午饭的时候,一个同事给你推荐了一个产品,告诉你只要打开某宝,搜索一个关键词,列表中的第一个产品就是。你严格按照说明做了,结果你的产品页面和她的完全不一样,她说的那个东西你刷了好几页都没刷到。

这种情况大数据这里至少有两组考虑:一是你和同事过去的购买记录,二是你和同事是在多个社交媒体上互相关注的朋友。前几天她用这个关键词买了东西,现在你又在搜索这个关键词。在这个场景中,哪个是应该考虑的主要因素,哪个是次要因素?这个问题对人类来说很简单,大数据却不知道。所以,你无论如何也刷不出你想买的东西。

对大数据来说,掌握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它还需要区分特定场景下哪些相关性比其他相关性更重要,主动调整权重,甚至找到相关性背后的因果关系,从而更进一步走向真正的智能。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