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哲思想法

生态保护——目的or手段

2019-08-04  本文已影响0人  通尘子

        有意无意间看到了一则征文消息,其活动主题是有关于生态保护方面的,内容要求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等。当时心头一阵火热,想着是不是可以尝试参加一下,运气好还可以赚些稿费。于是大脑开始翻箱倒柜般找寻些素材,但结果多是些杂七杂八的陈词滥调,难以叫人满意。过会儿转念一想:此刻自己到底把生态保护当成什么,难道只是供自己赚取钱财的话题工具吗?想到这里大脑不禁一怔——关于生态保护,我们之中到底有多少人把它当作是真正追求的目的,还是仅仅作为一种实现其它目的的手段呢?

        咋一看这个问题好像在现实生活中是不足为道的,因为无论出于何种动机|以什么为目的去参与进生态环境保护事业中,并不会在实践过程中显现出太大的不同,对环保事业进展的影响可能微乎其微。然而,从长远来看,个人所持观念便会深刻作用于每个人的行为实践中,从而影响到我们生态保护的实效。如果是把生态保护当成目标的人,就会把一切心思花费在致力于提高环保工作的成效,衡量成绩与收益的指标与其密切相关,于是其它利益的考量都将处于次要地位。可以想见,这些人才是万物共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持有者,所梦想的生态自然是家园而不是市场。

        而如果只是把生态保护当幌子去谋取私人利益,例如蹭时代热点赚名气、跟风推出一些环保产品及迫于社会舆论和法律的阳奉阴违等,可以想象一旦有更好的谋利替代方式和规避风险的手段出现的话,他们中会有多少人还能言行一致、一丝不苟呢?另外,尤为值得我们警醒的是,现在仍有许多人还固守着人类中心主义的观念,眼下是忌惮于破坏环境所带来的人类生存危机才去争当着环境友好者。于他们而言,可能一直还期待着技术变革所迎来的全面控制自然的时代,而轻易间忽视了科技的黑暗面。尽管我们说“发展问题只能由发展解决”,但如果观念认知还滞后扭转的话,以此指导下所发展出来的技术估计很难让人接受,也许又是重蹈覆辙的后果。

        上述说得可能有些言过其实,但毕竟不得不提防和思索,宁愿头脑里想得悲观点,也别让悲剧发生在现实。当然,如本文所言,如何让生态保护工程更好的打造才是笔者的目的所在,因此我不想引起过多反感才好,这点相信会得到有心之人的宽容谅解。那么,其实真正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在观念上说服大家呢,请原谅我如今还有心无力,毕竟我们都是在带着眼镜看世界,哪怕供应商是同一家,型号问题也还是个难题?不过,我始终坚信,我们生存着的世界终归是唯一、一致的,诸多答案也应该在此中。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