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大概念教学的思维去教学

2023-02-24  本文已影响0人  丽江hou

——一年级下第一单元口语交际《听故事,讲故事》

教学实录及反思

本周,因学校一半以上教师要外出监考、批阅试卷,考虑到一年级孩子较小,如果整天只上一门课,只面对一位老师,孩子容易疲劳,学习效果不佳;再加上一年级数学老师兼任两个班教学,工作量太大,就自告奋勇为一(4)班王老师代星期五语文课。

星期四下午,王老师把代课内容告诉我,说是上第一单元口语交际《听故事,讲故事》。原本想着王老师可能会让我上课文新课教学,或是布置好作业,让我带着孩子们完成,想不到是口语交际课。可能是担心新课教学会留尾巴,布置作业掌握不到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吧?一节课的口语交际,就不用担心所有问题啦。如果真是这样,就反应出当下语文教师的两个现状:一是舍不得浪费任何时间;二是对口语交际重视不够,总认为口语交际考试占比不大,且不太会丢分。两个现状出表现出教师高度的责任心的同时,也反应出当下以分数论英雄评价机制带来的弊端——只见分数不见人。

口语交际能力是学生必备的能力之一,特别是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关键能力、必备品格、正确价值观”的提出,口语交际的作用更是提到更高的地位;而语文核心素养“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训练、审美创造”四个要素都涉及学生的口语交际素养。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重视口语交际教学,要将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作为自己的语文教学的使命之一,要全力培养学生交际素养。2022版新课程标准第一学段“表达与交流”的第1、2条,明确提出交际要求:“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有表达交流的自信心;能认真听他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听故事、看影视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能交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与他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两条要求,分别从“说”与“听”提出要求,给出教学的“标准”。本次口语交际“听故事,讲故事”更是从课题上直接体现了口语交际的课型特点,是对课标落实的有效载体。

按照学校集体备课要求,教师上课前必须对经过集体过课的第二稿进行批注后才能进教室授课。星期四,安排落实创文工作、开会、上课、做课后服务系列材料……当所有工作忙完后,已经是晚上十点。我拿出打印好的第二稿进行批注,在批注时发现虽然经过集体过课,但教学设计还有很多问题:一是流程不完整,没有对课堂教学进行小结;二是任务不清楚,虽然按理想课堂有效教学框架设计,也写出每个板块的任务,其实细读就发现,教师并没有真正清楚板块要落实的任务,板块与板块之间的梯度不明显,更不清楚达成目标要采取的具体措施;三是不清楚童话故事“反复”及“故事在前,人物在后”的文体特点,对网络下载故事不做任何处理,直接运用,不符合一年级孩子的认知特点;四是知识没有结构化,教学设计中学生学到的是口语交际零碎的知识点和技能,没有引导学生将知识结构化。教学设计有这么多问题,与之匹配的课件情况也不会好到哪里。做完批注,我没有打开课件,而是打开课本,重新分析教材,研读教师用书。

本次口语交际《听故事,讲故事》是一年级第五次口语交际。在一年级上册,学生已经进行了四次口语交际学习,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基本的交际能力训练:《我说你做》,训练了学生的倾听能力;《我们做朋友》,进行了说话要看着对方的交际礼仪训练;《用多大的声音》,知道不同场合要用不同的声音进行交流;《小兔运南瓜》,则对学生训练了要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四次口语交际之间是相互联系,互为梯子的,帮助学生逐步养成基本的交际能力。本次口语交际目的就是在一年级口语交际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会看图听故事,快速记住故事;看图讲故事,在讲故事时声音要大,让同学听清楚。确定目标后,受以终为始的大概念教学UbD模型启示,确定了如下教学流程:激趣谈话引出主题;阅读提示明确任务:有序看图听故事;根据提示讲故事;课堂小结谈收获,层层搭梯,步步深入,让学生在大量的交际实践中学会看图听故事,看图讲故事,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交际兴趣和交际信心。因为对教材非常熟悉,整个备课时间只用了半个小时,而课件只用了不到五分钟时间——下载电子课本图片,复制到希沃白板上,裁剪,移动,放大,完成!

上课前三分钟,徒弟说要来听我上课。此前徒弟多次说要来听我上语文课,我也做了承诺,只不过自己没有承担语文教学,加上一星期八节道德与法治课、每星期半天集体备课、至少2次听评课和数不尽的杂事与会议,实在是没有时间。现在她要来听课,由于没有精心设计,觉得有点对不住她。

上课了,我按设计流程展开教学。在我的层层引导下,学生在大量的交际实践中有效达成目标。整堂课,学生参与面广,课堂常规好,虽然教学语言不是那么精炼,但总体应该还是算一堂不错的口语交际课吧。徒弟一直在教室后面认真观察记录,并参与了学生小组内讲故事的活动。下课后,我请徒弟分析一下我的课堂和她的课堂最大的不同在哪里?并谈谈听课的想法和教学建议。徒弟分析了我的课堂和她课堂的两个不同:首先我的课堂,就像数学课那样,目标明确,流程清楚,每个板块之间都相互搭梯;其次是我的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面广。其实,这两点虽是我和她的不同之处,但她并没有发现不同的根源是因为我一是舍得把时间给学生,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中学会学习;二是不讲抽象的理论,只是用具体的语文事实引导学生归纳出抽象的概念;三是在实践中,引导学生反复回扣任务,让学生知识结构化。没有的“发现”正是老师们,包括我在内存在的最大问题——教育教学理论基础薄弱,没有建构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在教学中只关注现象,却不能抵达本质。

分析完,她还非常诚恳地自我反思,说她的班学生死板,活跃不起来的原因是她太严肃,管的太严。还是没有抓住本质问题。她的最大的问题是老师“一言堂”现象突出,课堂上教师说得太多,学生动得太少,总想把知识一股脑塞进学生的大脑。这样的课堂学生没有经历“具体—抽象—具体”的协同思维,没有经历知识的发现的惊喜与成功,当然累,当然活跃不起来。虽然多次跟她提出存在问题,也有部分改变,但她个人其实内心还是没有意识到,现在是让她认识自己问题的最好契机。我跟她说,下一节课我就来给你们班上这一节口语交际课,你看看你们班学生会不会“死板”。

我利用下课几分钟时间快速“放电影”回顾了上节课,再次厘清教学流程,复盘出现的问题及采取措施。同时请徒弟把主备这节口语交际课的张老师请来,听我上课,任务也是请她分析我的课与她主备的课最大区别在哪里。现将第二次上课实录如下:

(教师提前将课题板书,将课件处于播放状态。然后强化道德与法治第二课《我们有精神》的习惯培养:姿势优美—坐姿端正,眼睛有神—专心听讲,漂亮整洁—准备到位,声音响亮……做完课前准备后,铃声响,全班起立,师生问好!)

一、激趣谈话,引出主题

师:同学们,知道小猫最爱吃什么吗?

生:(大声齐说)小鱼!

师:今天我们的口语交际《听故事,讲故事》的内容就是《小猫种鱼》,想听吗?

生:(大声齐说)想!

二、阅读提示明确任务

师:在听故事前,我们得知道这节口语交际课要完成的任务。请同学们轻声快速打开课本,翻到第10叶,找到交际提示,然后左手压书,右手指字,一边听老师读交际提示,一边想我们要完成的任务是什么?

教师念两遍交际提示,学生认真听。

师:谁能说说我们要完成的任务是什么?

生;我们要专心听。

师:这是好习惯。但不是本次口语交际的任务,我们要从提示里面找。

生:听故事。

师:找到一点了,再看看提示,完整地说出来。

生:一边看图,一边听老师讲《小猫种鱼》的故事。

师:说得很完整!简单说就是“看图听故事”。老师板书—(生:我书空)板书:看图听故事。

师:看图听故事是第一个任务,还有一个任务,谁找到了?

生:然后讲讲这个故事。

师:对!板书:听故事。学生跟老师书空。

师:想想,“听故事”前,老师为什么要空着两格?

生:(大声齐说)不知道!

师:(出示“小贴士”),同学们听老师师读“小贴士”,边听边想老师为什么要空两格?

生:我知道要填什么了,要填“大声”。

师:为什么要填“大声”?

生:这样大家才听得到。

师:你很了不起!红笔写上“大声”。

师;还有其他想法吗?(对这个问题,很多同学都很茫然。)

生:(有点不确定)填“看图”。

师:说说理由。

生:因为看图才记得故事。

师:太棒了!对啊,看着图才能记得故事,才能讲得更好。红笔板书:看图。

师:(指着板书)这就是我们这节口语交际课要完成的任务,大家齐读一遍,牢牢记在心上。

生齐读:看图听故事,看图大声讲故事。

三、有序看图听故事

师:(出示《小猫种鱼》的组图)这是一组图片,我们先一起数一数,一共有几幅图?(师生一起数)

师:小猫种鱼的故事一共有6幅图。我们已经知道要按顺序看图,那,同学们你怎么确定写6幅图的顺序呢?

生:看每幅图右下角的点点,有几点就是几幅图。

师:讲得特别清楚。我们按这种方法标出图的顺序吧。

师生一起数点点,教师在课件上标出序号。

师:要快速记住故事内容,首先得记住主角。谁能告诉我们主角是谁?

生:(大多数)小猫!

师:你们太了不起了,没听故事就知道主角了。你们是根据什么知道的?

生:每幅图都有小猫。

师:对啊,每幅图都有小猫,这就是确定主角的方法之一。明确了看图顺序、主角,我们就开始听故事了。注意:左手压书,右手指图,老师讲到哪里,就指到哪里。

师讲故事,学生边指图,边听故事。

师:故事讲完了,好听吗?

生:(兴奋)好听!

四、根据提示讲故事

师:那我们先来捋捋故事的过程。春天,农民伯伯干什么?(学生看图回答,老师板书:种玉米)到了秋天?(学生看图回答,老师板书:收玉米)夏天,农民阿姨干什么?(学生看图回答,老师板书:种花生)到了秋天?(学生看图回答,老师板书:收花生)看着农民伯伯春天种玉米,秋天收了很多玉米;农民阿姨夏天种花生,秋天收了很多花生,小猫的想法是什么?(学生看图回答,老师板书:种小鱼)小猫做梦,梦见什么?(学生看图回答,老师板书:收小鱼)现在我们已经清楚故事的过程,请同学们自己看着图练习讲故事。注意,要把故事讲完整。

学生看图讲故事。

师:现在请同学们同桌讲故事。你讲我听,我讲你听。要保证听到同桌的故事,并给同桌提建议,要怎么做?

教师指导学生同桌靠近斜向对方而坐,讲故事、听故事都要指图。做好准备后才开始同桌互讲互听。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同桌讲故事的情况,并给予个别指导。

师:现在哪位同学给我们讲一讲故事?(十多位同学举手)请跑上讲台来讲。(点到名的同学快速跑到讲台)

师:听故事时,要一边看图,一边听故事,一边想:同学的故事完整吗?哪里讲得特别好?讲故事的同学,要一边看图,一边讲故事,声音要大,要让全班听得到。故事马上开始了,同学们,姿势要—(生:优美)眼睛要—(生:有神)。

生1:春天,小猫和农民爷爷(与老师的“伯伯”不同,没关系。)一起去种玉米,到了秋天,玉米结出了很多玉米。小猫和农民爷爷去收玉米。夏天,小猫和农民奶奶去种花生,秋天花生结出了很多花生,小猫和农民奶奶收了很多花生。小猫想吃鱼,就把小鱼种在坑里。晚上,它做了一个好梦,梦见它收获了很多小鱼。我的故事讲完了,谢谢大家!

师:讲的特别好!我们来看看,她声音大吗?(大)故事完整吗?(完整)还有哪位来讲?(举手的有六七个,看来是被第一个学生良好状态压制了信心了。其中有三位同学手举得特别高,眼睛特别期待。)

生2:大家好!我叫xxx。我给大家讲《小猫种鱼》的故事。春天,万物复苏,小猫和农民伯伯去地里,农民伯伯挖了很多小坑,把玉米种进地里。到了秋天,小猫和农民伯伯到地里收货了很多玉米。夏天,雨水充沛,小猫和农民阿姨去地里种花生,到了秋天,小猫和农民阿姨收获了很多花生。小猫就想,农民伯伯春天种玉米,秋天就可以收获花生。农民阿姨夏天种花生,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花生。我种小鱼也能收获小鱼。它就把小鱼种在坑里。晚上做了个美梦,梦见它收获了很多小鱼。我的故事讲完了,谢谢!(同学们的掌声特别热烈,用崇拜的眼光看着讲故事同学。看来这个孩子特别认真,基本把老师的故事完整地复述了一遍,太了不起了!)

师:大家觉得这两位同学讲得怎么样?(大声齐说:好!)他们都做到了声音—(生齐说:大!)故事—(生齐说:完整!)看来他们两都是我们班的故事大王!那他们哪个讲得更好一点?为什么?

生:第二位同学讲得好!因为他说了自己叫什么名字。

师:对啊,讲故事前可以先介绍自己。

生:xx同学(第二位同学)讲得更好,因为他还讲出了小猫的想法。(师在第5幅图上标注:想法。)

师:对啊,讲出小猫的想法,能让故事更好听。现在同桌再讲一讲故事,注意:要讲出小猫的想法。

学生同桌互讲故事,老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现在,我们再请第一位同学讲讲故事,看看这次她有没有讲出小猫的想法。

生1:大家好!我叫xxx,我给大家讲《小猫种鱼》的故事。春天,万物复苏……小猫想,春天农民爷爷种玉米,秋天就能收玉米。夏天农民奶奶种玉米,秋天就能收花生,我也要种小鱼……(看来小家伙把同学们的建议全采纳了。)

师:大家说说,和第一次相比,刚才她的故事讲得怎样?为什么?

生;比第一次好,因为她讲出了小猫的想法。

师:对啊。小猫的想法图画上没有,需要同学们去想才能讲出来,让听的人觉得更好听。现在还有一个讲故事的机会,谁来?(请一个举了几次手的小女生最后讲故事。)

生:大家好!我叫xxx,我给大家讲《小猫种鱼》的故事。春天,万物复苏………(内容和前面同学差不多)碧绿柔软的草地,让种鱼劳累的小鱼很快甜甜的睡着了。它做了一个美美的梦,梦见自己收获了很多很多的小鱼,笑得嘴都合不拢了。(太了不起了,能关注到图画的细节,这是今天最精彩的生成,是孩子给我的又一个惊喜。)全班掌声雷动。

师:刚才这位同学讲得怎么样啊?

生:(大声齐说)好!

师:谁来说说,对比前面几位同学好在哪里?

生:好在她说出的草地的柔软。

生:好在她说出了草地的颜色。

生:好在她说了小猫的表情。

师:对啊,她能关注到图画的细节。这个非常重要,今后在阅读故事时,要学习刚才这位同学关注细节。

五、课堂小结谈收获

师:(指着板书)同学们,今天我们的任务完成没有?

生:(齐声)完成了!

师:你在这节口语交际课学到了什么?

生:看图听故事,能记得快!

生:看图讲故事,能讲得好。

生:还要讲出想法。

生:要关注细节。

师:看来同学们收获真不小,今后多读多听多讲,个个都能成为故事大王。老师要布置一个作业,今天回去第一件事就把《小猫种鱼》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好吗?

生:(高兴地齐声)好!

师: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课间,我先请徒弟谈谈听这节课的感受。她说,此刻她才真正认识到课堂学生的出现问题根都在她自己上。课上总是担心学生学不懂,总是把着在讲,讲的越多,学生学得越少,而且整个课堂死气沉沉。今后要努力尝试把课堂还给学生。

我又请主备这个内容的张老师谈谈她的设计跟我的不同之处在哪里。张老师刚刚在上节课结束这个口语交际的教学。她很有感触地说,虽然她的课堂上学生对故事很感兴趣,但学生课堂上讲故事环节并没有呈现有梯度的变化,结束并没有清楚地获得听故事、讲故事的方法和技能。原因在于她没有对故事进行再加工,没有对教学板块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没有给学生搭建听故事、讲故事的“支架”,而是死板地生硬地把故事讲给学生,让学生死板地生硬地复述故事。

在经过与两位老师的交流后,我认为要落实素养目标的培养,必须用大概念教学的理念去教学,让学生经历“具体-抽象-具体”的协同思维,去经历知识的发现过程,去享受知识发现过程豁然开朗的惊喜与幸福。在此过程中唤醒学生,让学生发现学习的价值,发现自己的价值,从而为了学习去克服困难。这就需要要教师具备以下素养:

[if !supportLists]一、[endif]要能准确提取教学大概念,以大概念去统领教学设计。

本次口语交际的任务是“一边看图,一边听老师讲《小猫种鱼》的故事。然后自己讲讲这故事”。“小贴士”则提示了交际的两个要求:听故事的时候,可以借助图画记住故事内容;讲故事的时候,声音要大一些,让别人听清楚。通过对两个任务和要求的分析,我尝试提取本次口语交际的大概念:通过看图听故事、讲故事,加深学生对故事的记忆与处理,从而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和交际兴趣。并以此来统领整节课的教学。

[if !supportLists]二、[endif]要具备相应的文学素养,以文学体裁的角度去分析教材。

在教材分析时,教师一定要有文体意识,根据文体特点去分析教材,去设计教学,体现“这一课”的教学,习得“这一类”文本学习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小猫种鱼》是一篇童话故事。按照朱自强老师的观点,儿童故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事件具体而完整、事件能引起并满足好奇心、类型化的性格。《小猫种鱼》故事具体完整,种鱼事件满足了儿童的好奇心,小猫对小鱼的喜爱这种“扁平化”性格,完全符合朱自强老师的观点。同时,《小猫种鱼》的情节、语言都采用了反复的特点,图画直接描述故事内容,特别是在第5幅图设置了想象的空间,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能帮助学生记住故事,培养儿童的想象力,是很好的帮助学生看图讲故事、看图听故事的载体。在教学中,都是要充分认识《小猫种鱼》的文体特点,根据文学特点,巧妙运用反复特点和图画,引导学生看图听故事,看图讲故事,由此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交际兴趣,培养学生交际素养。

[if !supportLists]三、[endif]要能根据学情与目标,为学生搭建学习实践的“支架”。

怀特海说:“学习伊始,孩子就应该感受到发现世界的喜悦,他会发现,他所学到的东西,能够帮助他理解他在生命中所发生的一系列的事情。”教学就是用旧知去获取新知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搭建“支架”,引导学生利用旧知去获取新知。在本次口语交际中,我搭建了以下“支架”:

“支架”1:看图听故事、讲故事。图画是孩子记住故事内容最好的支架,在讲故事之间就引导学生弄清国画的顺序、故事的主角,帮助学生按顺序听故事、讲故事;在听故事时,要求学生老师讲到哪里,手要指到哪里,帮助学生将图画与内容匹配起来,进一步帮助学生借助图画记住故事;在讲故事时,一边看图,一边讲故事,帮助学生将看到的图画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进行“输出”,帮助学生完整表达,增强自信;在学生交流后,仍然利用图画这个“支架”引导学生关注细节,不断完善故事。正是有效运用了图画这个“支架”,让学生从故事框架、完整故事、发挥想象说出想法到关注细节的级级攀升。

“支架”2:梳理故事的过程。在讲完故事后,我并没有立刻让学生讲故事,而引导学生看图回顾故事,将故事的经过梳理出来,形成板书:春天→种玉米秋天→玉米 夏天→花生 秋天→花生 小猫→小鱼 收获→小鱼。这样的是梳理,能有效帮助学生记住故事的框架。

“支架”3:标记重点。学生在交流后,通过对比让学生发现要将故事讲得好听,要把小猫的想法说出来。然后让学生再在同桌间讲故事,提醒学生注意要将小猫的想法说出来。

[if !supportLists]四、[endif]要将学生学习的权力还给学生,在实践中形成专家思维。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必须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在教学中,我把学习的权力还给学生,通过听老师讲,个人练习讲,同桌互听互讲,指名讲,全班评议发现问题,再同桌讲,再指名讲,再评议。如此大量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看图听故事,看图讲故事。同时,在每次实践后都要引导学生回扣任务和要求,根据任务和要求不断调整听故事和讲故事,不断将听故事、讲故事的知识结构化,当进行课堂小结时,本节课的知识水到渠成地就结构化了,就形成学生的知识和技能。

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门缺憾的艺术。大概念教学是一个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在本次口语交际中,结束时除了布置学生回去讲故事外,还应给学生一些相关文本,如本学年删去的《老鼠嫁女》,对学生进行听故事、讲故事的巩固训练,以此提升学生听故事、讲故事的能力。但,学习的结束是新的学习的开始,正是有缺憾,才焕发无限的生机,激发着教育人不断地去追逐。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