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5 | 我不懂如何回应夸赞

2020-12-02  本文已影响0人  2郎神

第三季:一日乱叨(2020.12.1)

我一直不太会回应别人的夸赞。

且据我观察,大家似乎都不太擅长。

别人的夸赞越是猛烈和真诚,我们越是局促不安,不知该如何回应。

为什么会这样?

想了下,至少(不限于)有以下两个原因,都与社会进阶有关:

1、对比以往,“夸赞”在日常社交中的比例,是指数级增长的。以前是重度熟人社会,日常沟通中,客套是不缺,但有的是回应的套路和模板。走的是个礼度和形式。“哪里哪里”、“没有没有”、“见笑”……这些没有实际意义的套话一接,就过去了。

现在社会结构日渐过渡到重度陌生人环境,尤其城市里,除了家人和核心同事朋友圈,最多的人际链接是从陌生关系发生到弱关系的过程,现代社会的务实性,以及社交效率和质量的提升,促使大家对夸赞越来越走心(不再是以前熟人社会那种没话找话的形式套路),比如,“你这PPT的视觉呈现确实棒,可能是我见过的提报里最优秀的”、“X老师您这堂课的xx内容,解开了我多年悬置的一大疑惑”……面对这种夸赞,你还用“哪里哪里”、“没有没有”、“见笑”这类应激性套话,不仅别人觉得乏味不真诚,你自己都会觉得尴尬。递过来的话演化了,回过去的话仍在酝酿。

2、以往传统社会是等级社会,高阶层人少,都是读书人和知识分子等精英,词汇量巨大且丰富,文绉绉来,文绉绉回,没有问题。

不同阶层之间的夸赞呢?并不需要等量态度的回应。

主子夸赞仆人,仆人会诚惶诚恐地接着,“奴才、卑职、小的不敢”,各种夸张反馈能用都用上,不定还有“扑通”一个下跪;仆人夸赞主人呢,主子微微一笑,算给面了。

现代社会扁平化了,明确的阶层消失了,或者说阶层内隐,一众外显的礼仪法度自然也用不上了。

平等地位的夸赞,是我们并不熟悉的情景,我们的语言、文化、和习俗可能都没有建构好应对方式。只有少数聪明人,在敏锐的察觉后,通过一定的设计和刻意练习逐步掌握了游刃有余的应对策略。

胡诌一下,略微释怀。

虽然我仍不懂得回应夸赞。

(图片来自动画剧《瑞克和莫蒂》)

【小溯】

1-100篇:101 | 不啻微芒100斩

102-200篇:201 | 无宇无宙200斩

200-300篇:301 | 干枯遥拜300斩

​300-400篇:401 | 莽莽苍苍400斩

400-500篇:501 | 焚膏继晷500斩

500-600篇:601 | 凌空蹈虚600斩

604 | 近期看片,《一秒钟》等

602-603 | 不是不想动,是动起来刹不住

————————

无法随心所欲

毕竟世界不是我创造的

除了在这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