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节大餐
一年一次的感恩节又到了,往年此时,是我忙着包饺子的时刻,但今年,没有了聚会和美食,维吉尼亚州长近日宣布新规:室外聚会人数不得超过二十人,而且必须戴口罩,这里的天气进入冬天后,时而寒风,时而冷雨,也有不少日子寒风和冷雨交相呼应,使野外聚餐变得希望渺茫。
记得去年的感恩节大会餐,气氛之热烈,场面之壮观,可谓达到了顶峰,组织方规定:每人烹饪两样自己家乡的特色美食,摆放到事先布置好的长桌上,大家依次坐好,先致贺词,然后开吃。
当食物摆上来时,我惊呆了。印度的咖喱饭香味扑鼻,意大利的披萨色彩鲜艳,法国蒜香面包新鲜出炉,美国的炸土豆球里面包着奶酪赏心悦目,画风奇绝,令人莞尔。
还有烤肉,各类肉串成一串儿,鲜嫩无比。唯一的是牛肉不那么牛,羊肉没有膻味儿,曾几何时,它们都求大同存小异喽。
原来以为最辣的辣椒在中国,哪知墨西哥的一种辣椒,辣得人龇牙咧嘴,两眼喷火,静脉怒涨,有种不辣死你誓不为人的气势。
最抓眼球的是那盆麻婆豆腐,豆腐配了牛肉沫儿,一看就是用文火渐渐将汤汁收完,还有一层花椒末儿,色香味俱全。
这麻婆豆腐超越了所有美食,带着美好的记忆和情感的回味,散发着醉人的气息。那种久违的麻辣味道让我瞬间产生了微醺的感觉,唾液在口腔里迅速分泌,几乎奔腾。唉,没办法,谁让咱们生在”舌尖上的中国“。
围坐在长桌两侧的人们眼神急切,看着各类美食,禁不住垂涎欲滴,忍不住想要品尝。但台上的发言太啰嗦,看着诸多美食听人发言基本就是酷刑。
我包了猪肉芹菜和牛肉葱头两种馅的饺子,猪肉芹菜做成水饺,牛肉葱头做成锅贴,我用黄油将表皮煎得金黄,撒了芝麻和香葱,我撒的是白芝麻,很多老外见不得黑芝麻,他们会对此产生丰富的联想,你懂得。哪想到牛肉金黄锅贴瞬间被抢光,好在我烹调时为了确保质量提前偷吃了两个。
说起黑芝麻的禁忌,想起我刚来美时不懂规矩,在一次聚会时,带了韭菜馅饺子和蒜浸白萝卜,后来,老师私下里告诉我,在这种特殊的场合分享美食,最好不做刺激性太强的食物,比如生蒜拌的凉菜和蒜茄子,韭菜馅的饺子,油炸臭豆腐之类也不妥,松花蛋切记不可出现,它的昵称“千年蛋”让人想起埃及的木乃伊,怎么可以吃呢?
老师说这话时,看到我的眼睛因吃惊而变圆,耐心地解释说,大家在吃饭时要互相交流,喷出满嘴蒜味有失体面。最后,他又叮嘱道:鸡爪,鸭脖,动物内脏,鱼头都在黑名单里面。
因为提前答应了老师,上台演奏一段中国乐曲以表达对志愿者们的感谢,哪想到,很久没拉琴了,上台前竟然开始紧张,双腿哆嗦着站在台上,灯光太强,晃得我睁不开双眼。
就在我开始演奏后,下面的人们开吃了,他们狼吞虎咽大块朵颐的样子突然使我走神了,演奏的曲子是赛马,却被我拉成了遛马,听不到吉他的节奏,我便开始自由发挥,那天音响师也喝多了,没有开对音响的按钮,吉他的伴奏和我没在一个节拍上,我俩基本是鸡说鸡话,鸭说鸭话,我稀里糊涂地演奏完,下台后,发现好吃的菜都已见底。
我极度失望,眼睛快速扫向旁边的桌子,发现最爱的甜点仍在那里酣睡,冰激凌和水果拌在一起的模样煞是可爱,我赶紧装了一盘,开始饕餮,但没过几分钟,我的肚子就开始翻江倒海,一个箭步冲入洗手间,简直是一泻千里。
不得不服,老美就是生猛,他们不论多大年纪,都可以把生的冷的,海鲜和啤酒混着吃,绝对安然无恙。有人说你走过的路,成就了你今天的气质,我想说你从小吃过的食物,塑造了你今天的胃肠。
说完大餐聊一下私人厨房,整整一年,禁足在家,心情几度晴转多云,唯一让人觉得这世间唯一可爱的事情,就剩下做美食了。厨房成了最喜欢的地方,不仅养胃,还养心。
我的邻居玛丽,去年感恩节前,精心制做了传统的非洲菜,黑乎乎的样子,让我想起忆苦思甜这个久违的词。
咱们中国人讲究滴露之恩当涌泉相报,我回赠了一盘三鲜馅饺子,几天后,她又兴高采烈地端了一盘春卷过来。春卷皮很厚,里面有一个抱紧取暖的肉团,没放任何调料,原始的猪肉味直冲云霄,显然,她用力过猛地将春卷炸了很久,纸盘上浸出油呼呼一片。
想想自己总是把意面做成了烩面,玛丽把中餐移到了非洲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不能伤了她的一片好心,我愉快地接过春卷,夸她手艺高超,做得有模有样。但是,我只吃了一个,太油腻了,我已很久没吃油炸食品了,不习惯了。
想起老师的提醒,永远不要把自己喜欢的食物送给邻居,可能你一转身,人家就丢进垃圾桶了。
虽说世界正在变成一个村落,但是饮食差异仍顽固地存在着,它提醒着我,面对一个五彩缤纷,万花筒般的世界,不要睡在牛角尖里自以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