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漳州文友圈和闽南文化照片故事读书想法

生活、读书与写字

2022-10-13  本文已影响0人  思无邪盛唐气象

这个主题都与人有关,生活是内心的外化,写书是生活态度和三观的总结。

观形思意,中华民族先祖发明的象形汉字居功至伟,在世界文明史上,更是独一无二独步古今的。

看到“书”字,就会让人联想起摞在一起的书籍,向上攀登的阶级,那一竖,则代表了一个人是否能一以贯之以书为伴的已知和未来。

由此看来,有人说:“一个人永远都赚不到他认知以外的钱”还是非常客观,很有道理的。若人们在自己的生活周围的某一天突然发现,有一处思想的空白之地,有天降的富贵,在突然间骤然凸兀了起来,我想那主要是天意,更在于认为,那就如同上天的富贵突然砸中了雄安霸州一个道理。天若让人富贵,你想挣脱都不行,那是违法。

再说那个寓意丰富更为神奇的“人”字。这“人”字,正面以观,是个有左右相交彼此加持而形成的一个受力均衡非常稳定的力学支撑结构。正面看它,象一个古代或是见面致礼,或是与人共事,表达感谢作揖的一个手型。更像一个人此生均要由此而过的通道。

一个人与他人无碍,是自守。人数一多,则为从,成众。便会同心相近,同气相求,成为朋友,心事便会有人倾听,思想便不会孤独。一旦人多成众,便会分出高下,出现阶级,便会呈现高低错落,高下之分,这时,孔子所言的“三人之行必有我师”的局面便出现了。

人想上进,需要读书。人想上进,随着喜好,成就自我,需要读书。人想通透,活得洒脱,活得明白,更需要读书。天不生仲尼,漫漫如长夜。说的就是这。所谓师之所存,道之所宗也。

人之呈形,俯观俯视,行如雁阵。既似孤雁之两翼,又如雁阵之阵形。

每个人,都有思想与行为之两翼。活得疲累,日久,则渐失其觉,还孤陋寡闻,自以为是,浑浑噩噩,终其一生了事。

曾有人说“独行快,众行远”,也有人说,“行由不得,反求诸己”。如今还有人说,如今打着各种噱头的朋比社群实在太多,一不留神,就会误入歧途,赔了夫人又折兵,慎入慎入。

对于读书和生活,我向来持开放态度,尽量保持既不孤陋寡闻、自以为是、偏听偏信。又不排斥时代新知,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刷新自我。

此,正如我目前之对书法的困顿。中书邪有人通过书画的线条,把书与画不分。追求拙趣,不知是文化返古,还是基因突变。还把是所书的射书丑书,在国展大谈创新,视为神人。

还有人其言,所宗欧楷,其形远观,方正近似,其中险峻,却荡然无存,不知所踪,空有其形,呆头呆脑,了然无趣。

如果把把读书看做是与先贤智者思想交汇的过程。那么能够胜任为师者,除去合理收费束脩之外。更应该是一位在黑夜之中,能够确有其能,在一个人处于认知盲区的彷徨时刻,成为一个为人在困顿与希望之间指引方向点亮心灯的领航者和拨火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