琪琪的只言片语
目前来说农村的留守儿童还是比较多的。就说我们村儿或者是我们县,都有好多人外出打工,所以留守儿童就很多。当然了,我的亲人家的孩子也有留守儿童。比如说我小妹家的女儿琪琪,今年上小学二年级。她的只言片语反映了留守儿童的心声。
我家宝宝现在九个月了,记得宝宝在负八个月的时候,也就是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假期在老家住了一段时间。这段时间接触最多的就是我的外甥女琪琪,有一天早上我两个去葡萄地的路上她问我:“二姨。你肚子里的宝宝是男宝宝还是女宝宝啊?”然后我就故意地反问她:“那你希望肚子里的是男宝宝还是女宝宝呀?”他很轻声的告诉我:“我希望是一个小妹妹”我说:“为什么你希望是一个小妹妹啊?”她说:“因为我的哥哥弟弟都很多,女孩儿只有我一个,所以说我想找个小妹妹陪我玩。”是的,这是孩子的心声,她太孤单啦,她想有个伴儿。
还有一次小妹告诉我说:“琪琪说想吃妈妈做的饭”。在普通人的家里,能吃上妈妈做的饭是在普通不过的事情了,但是对琪琪来说这只是一种奢望。因为每年小妹都会外出打工,过年才回家一次,有一次过年回家,小琪琪就搂着妈妈的脖子告诉小妹:“妈妈,我什么时候才可以吃一次你做的饭呀?”是的,妈妈和爸爸几乎都在外面打工,她和爷爷奶奶在一块儿,即使春节回家,那么爸爸是个大厨,一般都是爸爸做饭,很少吃到妈妈做的饭菜,所以说他很想吃妈妈做的饭。但是我觉得真正的原因她不只是想吃到妈妈做的饭,她想让妈妈的陪伴,需要妈妈的味道。这就是孩子的心声。
还记得四月中旬的时候,小妹打电话来咨询一下我家小宝宝的一些情况。然后又聊到了琪琪。我问小妹目前琪琪在家怎么样啊?因为疫情期间,所有的孩子都在上网课,因为琪琪和爷爷奶奶在家,爷爷奶奶对电子产品不太了解,所以说琪琪和弟弟几乎都在游荡,就没有上过网课。一方面爷爷奶奶不会智能手机,另外一方面,没有父母的监督,孩子的自控能力还不够,拿着手机只会玩游戏,所以说小妹也就没有给她买智能手机。在家呢,老人有老思想,爷爷奶奶还是比较重男轻女的,所以说会对弟弟稍微偏爱一点,但是孩子却很敏感,她能感受的到。小妹有一次告诉我,琪琪说:“妈妈你知道吗?爷爷对弟弟太好了,对我不好,你知道我心里有多苦吗?”这是一个几岁孩子所说的话。是的,这个孩子确实很苦,所有的流通儿童都很苦。这也可能是所有留守儿童的心声,我只是听到了琪琪的只言片语。
是的,目前的教育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要协同共同发展。家校配合才能使孩子更完善。知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但是在农村有多少人为了生活而外出打工,留孩子和老人在家里?孩子在各种敏感期的时候,谁会发觉爷爷奶奶都不懂,那么更不可能和孩子交流。孩子需要我们沟通才能成长,才能了解更多的知识,爷爷奶奶根本就不懂教育,能顾住孩子吃饱,穿暖就已经很不错了。这也是所有留守儿童的普遍现象。通过琪琪的只言片语,我们了解到好多的留守儿童其实也有同样的问题。我也反复给小妹讲,让她为了孩子,尽可能在家里面多陪陪孩子,一个人在外面挣钱就可以了,但是为了生活,没有办法,他们俩都在外面打工,所以说孩子在游荡,孩子没有安全感,孩子想要妈妈的味道,孩子需要妈妈的陪伴,孩子觉得心里苦,而没有办法去向别人表达。如果每个地方都有事情做就好了,都在离家近的地方上班,不离开孩子,让孩子幸福点再幸福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