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 好的情绪最终受益的还是自己
今天天气还不错,乌云遮蔽了部分夏日的烈阳,小风吹着还有些许凉爽。加了一小时班,最近一直焦头烂额的工作也有了些许进展,所以出单位门那一刻,因为这种种幸事就觉得想慢慢欣赏我一个人的慢时光。因为家离公司也就四五公里的样子,所以就一时兴起准备走回家。
不再像前段时间那种百事缠身的状态,连走路回家的脚步都变得轻盈了很多。路上的年轻男女们朝气蓬勃,昭示着疫情过后的城市的活力。十字路口的交警帅哥在批评教育着一个用电动车载着孩子闯红灯的大哥。大哥一副不好意思的样子。但事关生命以及对于下一代的教育,这种不好意思是值得的,希望他能记住这一刻的不好意思吧,也希望孩子能引以为戒。
红灯转绿灯了,右转的车辆礼貌的让行人先行通过。一切的一切都很美好,这才像一个大国国民们该有的素质。遵纪守法,礼让谦恭。但在我感慨一切的美好还不足十分钟的时候,前面的路上就让我听到了一段让我极度厌恶的声音。
“哎~ 老公,你看那个女孩,还穿的露脐装,那么胖,人家竟然还敢穿。”
男生默不作声······
“快看,前面那个走过去的男生,看着像个矮子,竟然还比我高!还是我自己身材比例好。”
男生还是不说话····· (因为他们在我前面,所以我看到男生的头向那个被自己爱人形容成矮子的男生那边转了一下,但一直未做任何评论。)
之后又说了这个行人的装束,那个行人奇怪的走路姿势。由于实在听不下去了,就加快步速赶紧赶到了他们前面。因为继续在他们身边,我怕我忍不住我爱说教的性格。
我不知道那个男生心中作何感想,因为他始终似乎不知道该说什么。但那个女生的负面情绪,似乎并不能影响那些被他远远地背后议论的人,我也不知道她这样说话她到底能获得什么满足感。难道是就为了用刻薄尖酸来练练她的中文?反正我这个行人,与她无关的人对她的评价就是:下等人。我不喜欢用等级来分类任何人。日常情况下对任何人都保持足够客气与尊重,但除了这种人,我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形容,只能用“下等人”这么一个带有几分不合适的贬损意义的词语来形容自己的不满了。
一直我觉得,人为什么需要好情绪?难道是为了外人对自己评价好一点吗?那外人不再的时候,自己就不用装作时刻都要成为一个好情绪的人了吧?但通过我的独处经验发现,并不是这样。
我独自一人身处愤怒这种不美好的情绪的时候,我会通过运动或者大吃来抒发掉,因为我感受到了我身体内包括肾上腺激素在内的很多激素在调动我的攻击性,所以我必须用某种方式让它消耗掉才能重获平静。
在不是独自一人的时候,我愤怒了,如果是别人惹到的,非需要对方为我的愤怒负责的,那我便会直接讲出来,让他理解,我接受不了什么,他那么做是冒犯到我的,希望他下次注意。但我真不能理解,用一个负面的情绪评价一个无缘无故没招惹到自己的路人,心中是在抒发什么呢?
难道真应了那一句:嘴那么臭,心里一定很苦吧? 但这种苦是谁造成的?还不是她自己,大把的精力与关注度都用在怎么去埋汰别人上了,哪有时间关注提高自己。也不知道在这样一个老婆身边的男生怎么想,我是半点也接受不了的。
所以与其在费尽心机做一个路人评价者,不如多用点精力关注一下自己该怎么去改变。刻薄并不能使你的生活变得更好,反倒会使你的情绪变得很糟。觉得谁都是威胁的人,才会用攻击性的眼光去看待世界。真正的智者,懂得什么叫做中庸之道,闷声提高自己,蓄势抓住机会才是正道。
文章原创首发于简书,未经同意禁止转载。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是一群人可以走得很远,欢迎大家加入专题:岁月拾遗我们一起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