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历中的错别字”写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误区

2018-12-29  本文已影响0人  桑榆小明

“400字的简历24个错别字”,这条新闻引发了大众的热议。无独有偶,此前笔者就曾听到一位朋友无奈地谈到:收到一张请假条,其中有2个错别字,1个病句。

这里笔者无意批评这位写了错别字的同学。朋友间聊起此事,抱怨的情绪更多地指向了课程设置,教育理念等方面。笔者一直在高校里担任《大学语文》的教学。近年来,在与同行交流的过程中,我们越来越发现,这门公共基础课正在走向日益尴尬的境地。在为数不少的高校中,《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仅仅保留了应用文写作,应用文写作部分几乎成为《大学语文》这门课程在很多高校唯一的“生命支柱”。

但令人遗憾的是,这种活着甚至还活得并不“健康”。笔者在了解了很多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后发现,哪怕是应用文写作的教学,讲授的内容也仅仅停留在应用文的格式这一层面上。写作所需要的遣词造句、修辞运用等方面的能力则毫不涉及。

近年来,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日渐突出,这也要求高等教育在贴近社会需求,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提升职业素养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如日中天,这样的教育模式本无可非议,同时也是大势所趋。

然而,我们发现,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在空前的热度下似乎有些“跑偏”了。人才培养的过程越来越深地走进急功近利的误区。武断地省略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基础理论部分,把所有的教育资源全部倾注于单纯的应用强化中。稍好一点的也仅仅是提取基础学科中看似很实用的部门加以教学。然而,学科与学科之间,以及同一学科的各组成部分之间,谁实用,谁“无用”,真的可以那么明确的来鉴定吗?

在应用型教育风起云涌之际,我们经常会听到一种声音。部分新型院校总是有意无意地表现出对传统高校的某种不屑,认为传统高校的教学更多停留于书本理论,与市场需求脱节,与实践应用脱节等等。然而,结果却我们看到,至少在目前,各学科领域建树较大的,往往都是出自于传统大学。

针对此现象,笔者曾经做过深入地思考。结论,只能用一个较为形象例子来阐述:传统高校讲授的是一加一等于二,而目前部分新型高校讲授的是一块钱加一块钱等于两块钱。前者的理论基础教学,在面对任何单位换算时只要稍作点拨,便可有质的提升;后者则面临着一旦换了单位就彻底无解。

近期笔者看到一篇文章,讲述某知名大学学生四年的学习生涯。且不论文章所述事实的真伪,里面的案例倒很有启发意义。教师在讲授了一些基础理论后,要求学生一个星期之内设计出作品,否则考试将视为不及格。学生一开始抱怨自己并没有学过该软件,如何设计!但抱怨归抱怨,结果是:学生们纷纷前往图书馆找来书籍,学习该软件的使用教程,一个星期之后,大家都拿出了不错的作品。

相反的案例是:某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同学在整个大学过程中,面对的一直是各种软件的使用教程,如反反复复,四年下来,闭上眼睛也能想起某个功能的按键在哪个位置。一看操作很吓人,再看作品却很雷人,因为他们连《美学》课都没有开设。

另外一个案例:同样是艺术设计专业,某高校在毕业考核时,采用的方式不是我们所熟知的交设计作品,而是采用类似文科的写论文。在与该校老师交流过程中,他们给出的回答是,我们不仅需要看到学生在毕业时交出一个不错的设计作品,更需要看到学生通过四年的学习之后,对艺术设计的理解。

再看前面谈到的《大学语文》,我们认为,常用的应用文文体达数十种,格式各异。在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任何文体都能找到参照的格式。所以就个人来说,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笔者始终坚持把有限的课堂时间用来讲授“机器教不了的东西”。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